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年来,减速标线在我国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在我国现有的规范中没有统一的减速标线设计应用标准,致使在高速公路上设置减速标线难以达到速度管理和保障安全的目的。从驾驶员调查问卷和实测车速两方面,研究减速标线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以给交通管理者和工程设计人员设置减速标线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干线公路无控交叉口处驾驶员超速行驶产生的交通事故,在交叉口处进行振动减速标线设计,并探讨了振动减速标线的参数设计方法.采用改进加权加速度均方根与K值系数法相结合,建立振动频率、振动幅度和车速变化因子的综合舒适性评价模型.针对不同振动减速标线组数和车辆减速度,进行振动减速标线设计,分析不同减速效果下驾驶员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在我国现有规范中没有统一的减速标线设计应用标准,导致在高速公路上设置减速标线难以达到管理控制及保障安全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使用实用性高、针对性强的设计方案,并使之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更好地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减速标线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在我国现有规范中没有统一的减速标线设计应用标准,导致在高速公路上设置减速标线难以达到管理控制及保障安全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使用实用性高、针对性强的设计方案,并使之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更好地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如何解决好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的重视。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除了采取完善安全标志,设置强制减速停车区、防撞墙、避险车道等方案以外,利用彩色振动标线进行强制减速也是其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通过运城至三门峡高速公路利用彩色振动标线进行强制减速实施情况,详细介绍了利用彩色振动标线进行振动标线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规范中振动标线设置原理的不足,分析了各种轮胎在一定胎压下的接地面积和接地长度,分别得到了对于大型车和小型车的合理设置间隔;同时从工程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驾驶员对于振动的接受程度,并得到了标线的最佳重复条数。该研究结论将有助于减速振动标线的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非强制性限速设施包括彩色铺装、振动标线、减速标线三种。通过使用测速雷达对车辆通过测速断面时不同车速状况进行测量,统计小型客车通过其前后两端的运行速度差等数据,分析得出不同限速设施的车辆减速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减速设施的减速效果,本文选取四种规格的减速丘和减速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设计和现场调研获取数据,对比农村公路上这四种典型的减速设施的85%位车辆速度;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得出,较宽型的减速丘在农村公路上的减速效果最佳。同时,为了研究标志牌设置的最优位置,本文采用驾驶模拟器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设置前置25m、30m、35m、40m、45m、50m、55m、60m八种实验场景,获取车辆速度值,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限制速度为40km/h、车道宽度为3.5m,车流为自由流的农村公路上,减速标志牌设置在减速丘前50m位置处最优,速度下降率最大且车辆在减速丘处车速最平稳。  相似文献   

9.
根据驾驶人的视觉特性,设计4种不同颜色组合的平面立体视觉减速图案。利用3Ds max软件将"一"字形平面立体视觉减速图案做成三维立体效果,录制车辆以40、60、80、100 km/h等不同车速在室外空旷道路上行驶时的视频,利用Premiere Pro软件将减速图案的三维立体效果加载到录制的车辆实际行驶视频中,得出不同车速下较准确的减速带参数取值范围,从而得出不同车速下最佳视觉效果对应的平面立体减速图案。试验表明:该平面立体减速图案在改善行驶平顺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减速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公路视错觉减速标线的横向宽度对驾驶人瞳孔变化的影响,以梳齿形减速标线为例,横向宽度选择20~50cm,通过对15名驾驶人进行室内仿真试验,采用瞳孔面积变化率作为评价公路视错觉减速标线的横向宽度安全舒适性的指标,建立了两者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运行速度为80 km/h的路段,随着标线横向宽度增大,驾驶人紧张程度愈加严重,瞳孔面积变化率绝对值越大。以瞳孔面积变化率20%作为表征驾驶人驾驶紧张程度和安全舒适性的阈值,将其代入逻辑回归模型进行计算,得出减速标线横向宽度以44 cm为宜。在此条件下,以40~120km/h的速度行驶进行第2组试验,随着运行速度增加,驾驶员视野变窄且视力下降,此时驾驶人的紧张感变强,瞳孔面积变化率增大。  相似文献   

11.
为定量评价山区公路纵坡路段驾驶舒适度,本文以云南省文都二级公路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车试验开展驾驶负荷研究.首先,分析上、下坡路段坡度、坡长、加(减)速度指标对驾驶负荷影响程度,运用多元回归建立驾驶负荷模型;其次,利用心率增长率的第50、85分位值划分驾驶舒适度,结合所建模型对驾驶舒适度进行阈值分析,确定不同驾驶舒适程度对应坡度、加(减)速度区间范围;最后,对模型及阈值划分合理性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坡度、加 (减)速度对纵坡路段驾驶负荷皆为显著变量,而坡长与驾驶负荷仅存在弱相关性.本文模型有效,阈值划分合理,可为低等级公路驾驶负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评价山区公路纵坡路段驾驶舒适度,本文以云南省文都二级公路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车试验开展驾驶负荷研究.首先,分析上、下坡路段坡度、坡长、加(减)速度指标对驾驶负荷影响程度,运用多元回归建立驾驶负荷模型;其次,利用心率增长率的第50、85分位值划分驾驶舒适度,结合所建模型对驾驶舒适度进行阈值分析,确定不同驾驶舒适程度对应坡度、加(减)速度区间范围;最后,对模型及阈值划分合理性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坡度、加 (减)速度对纵坡路段驾驶负荷皆为显著变量,而坡长与驾驶负荷仅存在弱相关性.本文模型有效,阈值划分合理,可为低等级公路驾驶负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对各种标线产品性能特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通车路段标线养护施工的特点,对比国内外标线施工方式的优缺点,提出快速通车路段标线产品的选择和施工方式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每年对标线涂料的需求量超过32万t,其质量优劣是保障交通标线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因此需要研究建立一种判断标线涂料的功能与成本相匹配的评价方法。通过比选,采用价值工程法,对标线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研究选择4种具有代表性的标线涂料作为价值工程对象,并对选择对象进行功能分析。从功能现实成本、寿命周期成本进行成本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功能重要度系数与成本系数,并计算价值系数,进行功能评价,选择功能与成本匹配性最佳的道路标线涂料。  相似文献   

15.
为定量化得出高速公路同一车道中前后相邻车辆的碰撞概率,从制动减速度的角度出发, 提出一种新的前后相邻车辆碰撞概率计算方法。分别考虑前后车发生碰撞的3种不同情况,推导出如果发生碰撞前车需要的最小制动减速度。基于路侧毫米波雷达获取海量车辆运行状态真实数据,包括轨迹、速度以及制动减速度的变化规律,采用广义帕累托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GPD)建立制动减速度分布模型,进一步基于GPD模型计算出在不同场景下如果发 生碰撞所需最小制动减速度的发生概率,将该概率值确定为碰撞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路段,约99.10%的加速度在[-1, 1] m·s-2 的区间范围内波动,车辆制动减速度的分布具有“长尾” 特征,较大的制动减速度占比非常小。内侧1车道、2车道加速分布比3车道的分布更为集中,大型货车的加速度分布比小客车的加速度分布更集中。最后,基于真实的危险场景数据以及模拟的典型危险场景数据进行验证,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连续,且可迅速、准确地识别各类危险场景。  相似文献   

16.
影响标线夜间可视性的因素很多,针对玻璃珠的成圆率、粒径范围、撒布时间与玻璃珠比重的配合问题、撒布量、折射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实际数据论证了标线种类造成的亮度因数及成膜物对玻璃珠的黏结能力差异对标线的初始逆反射系数及持久反光能力的影响,并针对玻璃珠镀膜与标线种类的匹配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姜燕  胡新民  蒋宏 《交通标准化》2011,(22):108-111
为解决分流影响区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以分析分流区的交通流特性和密度为出发点,根据HCM2000道路通行能力数据和服务水平数据来标定模型的参数,建立分流流量和减速段长度仿真模型探讨匝道分流影响区的交通流特性,以四车道和六车道为例分析匝道分流流量、减速段长度与分流影响区密度的关系,可为快速路分流区的交通规划和设计,以及交通组织和管理的改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高速公路安全设施收益空间的影响因素,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设施收益空间的各组成部分的权重,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安全设施各部分收益空间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波形梁护栏、混凝土护栏、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隔离栅。该研究可为项目建设管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