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抑制半刚性和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常采用抗裂贴对基层裂缝进行处治.本文选择4种抗裂贴进行室内试验研究,通过行车荷载型疲劳试验和温度荷载型疲劳试验,评价抗裂贴对防治2种基层反射裂缝的效果,分析了抗裂贴自身性能对防治反射裂缝的影响,明确了抗裂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抗裂贴对于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扩展具有明显的延...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类病害是路面最常见的病害,目前经常采用的有开槽灌缝、抗裂贴、玻纤格栅、聚酯玻纤布、条形挖补五种裂缝处治措施。原有路面的裂缝在进行处治后,何时反射至加铺罩面层,发展的速度如何,均没有明确的定义,而只是靠管理者的经验来判定。详细介绍了几种路面裂缝处治措施,对不同处治措施的实际处治效果进行评价,从裂缝出现、裂缝发展进行全过程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处治措施对于裂缝抑制的效果、裂缝发展的速度以及发展趋势,推测出不同处治措施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山区沥青路面结构剪应力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山区沥青路面上坡路段严重的车辙破坏,通过对上坡路段车辆行驶特性的分析,计算车辆对路面结构的水平和垂直荷载。通过建立道路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山区沥青路面车辆荷载对结构剪应力的影响,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纵坡技术指标,提高山区沥青路面抗剪切性能。  相似文献   

4.
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超载、水平荷载和路面坡度三个因素对下坡路段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因素对沥青路面结构层层底的剪应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车辆超载影响最为明显,水平力次之。当超载、水平力和坡度三个因素联合作用时,会使得破坏极为严重。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下坡路段沥青路面的滑移破坏,应当严格限制车辆的超载、纵坡的坡度和减少紧急制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成因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竖直荷载、水平荷载、层间粘结程度、面层模量以及基层模量等参数对裂缝尖端应力的影响,并讨论了土工格栅材料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对沥青路面寿命评估以及反射裂缝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探究了由于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导致的路表横向裂缝的时空发展规律,建立了裂缝与车辆荷载、材料断裂能和通车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沥青路面横向裂缝主要由半刚性基层开裂反射引起,受车辆荷载影响较大;横向裂缝数量在通车6~8年内快速增加,随后增速趋于稳定;横向裂缝间距与累计当量轴次间存在幂函数相关性,与材料性能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地处沙漠中冻区国家高速路网包茂高速陕西榆林~内蒙古省界段为研究载体,研究该区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裂缝成因及处治对策。现场调查认为早期裂缝主要表现为基层反射裂缝和沥青混凝土温缩裂缝2种横向裂缝;室内试验分析表明,影响早期裂缝成因主要有沥青面层材料、交通荷载、环境及施工因素等,并以此确定了早期裂缝预防对策;试验路铺筑进一步验证了处治方案的合理性,建议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惠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综合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根据惠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调查数据和对全路段路面的发展趋势预测,结合公路等级、交通量和路面管理系统的分项路况评价与分析结果,对惠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与维修进行了系统、全面、综合的方案设计,采用新型预防性养护和维修技术进行处治实施,并经检测,方案效果相当明显,后评较为成功。  相似文献   

9.
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反复损坏严重地影响了高速公路营运状况。对上三高速公路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上坡路段路面病害处治方法的反复试验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养护效果,节约了养护成本,提高了营运质量。  相似文献   

10.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对道路的危害作用极大。利用乳化沥青处治沥青路面裂缝,不受气候、气温等因素的限制,而且修补效果好,不易出现遗留问题及产生新的病害,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多轴重载货车对路面的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多轴移动荷载作用下的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动力学模型,深入分析了四轴车作用下长大上坡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多轴车作用下,各动力响应参数存在明显的干涉现象;水平力对面层底部纵向弯拉应变和纵向剪应变有明显的削弱作用;面层底部横向剪应变对路面的剪切流动变形作用较大,建议将其作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大纵坡上坡路段沥青路面易产生车辙破坏的现象,以粘弹性沥青混合料本构模型为基础,选取了5种不同的纵向坡度,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标准轴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面层内最大剪应力和竖向应变的分布规律,并对有坡和无坡状态下荷载与车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最大剪应力和竖向应变随坡度和荷载的增大而增大,随车速的增大而减小,且有坡路段受荷载和车速的影响更大;位于路表下4~10 cm深度处中面层的最大剪应力和竖向应变平均值都大于其他结构层,是最容易产生车辙的结构层位,因此,提高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中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介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综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变化规律。影响反射裂缝的因素可分为路面结构材料特性、路面结构温度场特性、路面结构荷载特性、路面结构层之间结合状态和反射裂缝长度等。  相似文献   

14.
朱兴龙  卢洪  李军 《交通标准化》2006,(10):121-123
通过对江平公路靖江段早期裂缝的调查及钻芯取样,结合江平公路靖江段的施工,分析沥青路面两类早期非荷载型疲劳裂缝的产生原因和开展方式,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可为同类病害的处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面层裂缝是二、三级公路的主要病害形式,尤其是半刚性基层温缩度干缩引起的反射裂缝。通过对沥青薄层沥青面层下加铺级配碎石、低剂量水稳碎石以度玻纤格栅三种防治反射裂缝方案修筑试验路段,并进行定期跟踪观测和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经济可行的薄层沥青路面防治反射裂缝措施,对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沈阳地区农村公路路面裂缝状况、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沥青路面养护管理的经验,对农村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处治的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适合沈阳地区农村公路沥青路面裂缝修补的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解决接缝处的反射裂缝是公路路面“白加黑”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建立路面结构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沥青加铺层厚度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变化对沥青层底荷载应力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聚酯玻纤布、应力吸收层以及两者组合的三种抗裂缝处治措施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沥青加铺层的厚度可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考虑经济效果,沥青加铺层厚度存在最优值10cm;旧混凝土路面厚度对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影响较小;聚酯玻纤布和应力吸收层均可削弱沥青层底的应力集中。抗裂缝效果从小到大为:直接加铺沥青层<聚酯玻纤布<应力吸收层<聚酯玻纤布+应力吸收层。  相似文献   

18.
对于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可以在裂缝未出现前就采取预防措施,推迟裂缝的产生,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主要介绍预防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正>3抗冻少裂半刚性基层材料与结构组合的研究3.1吉林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开裂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的路段都是新建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从竣工后的第一个冬季开始进行跟踪调查。因为竣工初期的高等级公路,都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一般荷载裂缝较少,其次所调查的路段出现的裂缝均为横缝,这是温度裂缝的一大特点。而且三年来变沉测定结果证明,各路段都具有足够的总体强度。因此,可以说本次调查的裂缝是以非荷载型的温度裂  相似文献   

20.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砼路面上沥青罩面和半刚性路面的常见病害,对道路的危害极大.笔者通过多个方面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温度型反射裂缝和荷载型反射裂缝;并从断裂力学的角度综述了反射裂缝在纵向、横向扩展的模式及其对路面的破坏.提出了多种防治措施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