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路运输与国民经济的适应性已经成为当今交通发展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区域空间经济分析方法以山东省为例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空间的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区域经济与道路运输的特性,从而为交通运输的适应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如何系统谋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使经济、土地/空间及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统筹考虑经济、 土地/空间及交通和环境要素的动态交互关系,提出大区域综合货运整体规划模型的设计与开发方法。利用PECAS(Production, Exchange and Consumption Allocation System)理论框架分析生产者、消费者、交换商品、土地(空间)和运输方式之间的交互关系,并通过PECAS的集计经济流表设计模型结构,构建相应的宏观经济预测、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配、空间开发以及交通运输需求预测这4个模块,模拟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增长及其空间分布与土地/空间开发及综合交通需求时变等特征之间的互动耦合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土地空间和环境等约束条件下,通过构建空间经济模型和综合交通一体化网络分配模型,实现面向多货品和多方式的综合货运整体规划建模方法,以辅助区域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与综合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案例,基于相关数据构建相应的大区域综合货运整体规划模型,分析评估2012—2035年模型预测结果。结果显示,预测得到的综合交通年平均日货运量拟合优度超过85%,分担率误差低于1%, 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我国目前的交通运输状况、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与分析,进一步就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增长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相应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结果定量确定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价值,并以此指导实践,采取相应的方法措施,制定有效合理的交通运输机制,促进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互赢互利。  相似文献   

4.
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性预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化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需要。以此为目的,首次提出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性预警的概念,设计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性预警体系结构,并根据预警需求选择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协调性预警模型;以福建省为背景,对其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预警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将社会发展指数纳入综合交通运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BM(Slacks-Based Measure) 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等分析方法,以中国30个省区为研究对象,测度综合交通运输绿色效率,并研究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综合交通运输绿色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综合交通运输绿色效率空间非均衡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前期区域差异逐渐扩大,后期呈缩小态势;中国综合交通运输绿色效率总体差异较大,区域内差异东部最小,中部次之,西部最大,东-中区域间差异与东-西区域间差异相差不大,但演化趋势此消彼长,中-西区域间差异始终居于最低位,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区域差异的根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性分析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交通运输与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两者协同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交通运输与产业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在协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区域间交通均衡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与区域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交通运输技术和智能化水平及完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建设等对策,以促进交通运输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从需求规模和供给规模2个层面,探究涵盖公路、铁路和航空3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指标,结合经济系统的社会规模和经济规模指标,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模型,引入交通贡献率参数,得到改进耦合协调测度模型,通过计算耦合协调发展指数,揭...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社会基础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区域投资环境的主要构成主体。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强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对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以河北为例辅以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柳州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构建描述指标体系,选择柳州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关指标数据,通过综合发展指数、静态协调度、动态协调度计算进行相应的评价,得出结论:柳州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动态协调发展一直在缓慢下降,反映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进一步增大,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因此必须对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进行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10.
交通经济带是一种区域经济活动沿着交通基础设施聚集分布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原料地、加工地和消费地三者之间的地域联系,经由交通运输的连接而逐步变为向沿线更广阔的区域扩散,形成了交通经济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路带经济的科学概念.论坛的主题是路带经济中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着重研讨构成经济带的综合交通运输的体系、理论和方法,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分析了连云港在路带经济中的地位,铁路通道的作用和国家战略,以及路带物流体系的构建与业务创新.为推动经济带与综合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促使区域公路网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相适应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从区域公路网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的改进的灰色欧几里德加权平均关联度模型,经不同发展水平市(县)区域的经济和交通发展水平的验证,发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Ӧ�Բ��ģ�ͼ�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应用协同学中有序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区域公路运输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和协调度评判方法,建立了区域公路运输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理论对1996年至2004年山东省公路运输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公路运输系统在整个时间内适应性较差,原因是社会经济-公路设施-运输三个子系统的发展不协调,子系统内人口规模、第一产业比例、客货站场投资与规模等序参量的协调度贡献率低。  相似文献   

13.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衔接连通的重要功能,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与社会经济相互依托发展,相辅相成。文章在深入了解江苏经济状况与公路发展里程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江苏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发展趋势,以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公路交通与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的相似性出发,将社会经济系统作为公路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用TOWS分析方法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有效地分析众多指标因子对货运需求的影响并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将公路货运影响因子划分为公路货运经济因子和公路货运弹性因子两种,并给出公路货运弹性系数的因子分析法。对某省1980~2005年公路货运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计算,通过经济因子和弹性因子的关系来获取该省公路货运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公路货运需求分析,既能大大减少参与数据建模的变量个数,有效降低变量维数,同时也不会造成信息的大量丢失;各年货运弹性系数总体变化不大,能够较好地反映公路货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但利用几何平均法得到的运输弹性系数的发展趋势比较平缓,其波动范围也小于利用算术平均法得到的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16.
公路运输行业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讨论。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有效地分析众多指标因子对货运需求的影响并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将公路货运影响因子划分为公路货运经济因子和公路货运弹性因子2种,给出了公路货运弹性系数的因子分析法,并对某省1980~2005年公路货运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计算,通过经济因子和弹性因子的关系来获取该省公路货运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公路货运需求分析,既能大大减少参与数据建模的变量个数,有效降低变量维数、同时也不会造成信息的大量丢失;各年货运弹性系数总体变化不大,能够较好地反映公路货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但利用几何平均法得到的运输弹性系数的发展趋势比较平缓,其波动范围也小于利用算术平均法得到的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18.
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将木桶理论和SWOT分析理论应用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理论相适应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描述公路交通设施的空间分布状态,评价其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效应,引入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中国公路交通设施的空间相关性和收敛性,探讨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公路交通设施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显著性不断增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的长江流域地区聚集程度高,西部聚集程度低,东西差异明显;我国公路交通设施不存在α 收敛和绝对β 收敛,而引入控制变量后,存在条件β 收敛并显著,说明我国公路交通设施发展还取决于其他影响因素;公路交通设施和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正相关并高度显著,显著性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川、云、贵地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存在α 收敛和绝对β 收敛,而引入控制变量后,条件β 收敛显著.说明公路交通设施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玉武 《北方交通》2006,(12):78-80
随着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运输结构和路网结构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交通分析变得越来越复杂。结合具体项目提出了大通道公路项目宜采用综合运输分析方法,应用于具体项目将会使交通分析与预测更加准确和合理,对今后类似的大通道项目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