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是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过渡路段,也是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拥堵易发路段。目前的标准规范中对这类路段的设置标准并无针对性规定。为探究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规划控制要求,缓解衔接道路及节点交通拥堵,首先研究了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交通流特性;然后给出了系统的规划控制原则;最后分别对其主要组成部分的规划控制建议及交通组织建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包括衔接道路的等级和横断面控制要求、出入口相交节点规划控制形式、衔接道路沿线节点及路段交通组织规划等。  相似文献   

2.
在道路分级时充分考虑公交优先的需求对落实公交优先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公交线路分类和城市道路功能分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交线路分级与城市道路分级的互动反馈关系,考虑公交优先对城市道路的要求,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四级八类,并确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3.
城市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道路规划建设存在较大差异,道路的使用和管理亦不明确,使现有道路资源不能很好适应道路管理和需求,导致道路运行效率低下.本文以TransCAD为技术平台,结合道路使用和管理现状,提出基于管理的道路功能分级体系.在现有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道路实际情况,细化道路分类指标,提出针对不同城市建立不同分级体系,以期更好的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和完善道路管理规范.最后以成都市为例,提出相应的道路管理功能分级体系,将其分成4类9级.  相似文献   

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指导公路规划和设计纲领性文件.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01-97)、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标准,包括标准制定的理念,行车速度、道路分级、平面曲线、横断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平纵线形组合等,结合我国目前公路交通安全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对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修改理念和建议.部分建议或观点已经在2003年修订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BB01-2003)中得到了相应体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的根据公路技术等级和行政等级对公路网进行分级的方法存在着道路的实际功能与其技术等级和行政等级所赋予的功能不一致的现象,提出了基于功能的公路网结构分类方法,并从公路属性、路网结构、系统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路网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以下简称《标准》)于2010年3月31日获批,将于2010年9月1日起实施。对其重要技术规定进行解读有助于贯宣《标准》和指导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简要介绍了《标准》的主要编制原则以及内容要点,并对《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解析。重点解读《标准》中的技术规定,包括交通影响评价与法定规划的关系,建设项目分类,评价启动阈值,评价范围、年限、时段与评价日,交通需求分析与交通影响程度评价体系,以及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等。最后,对《标准》的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路网、交通与城市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城市形态变化迅速、机动车高速增长、交通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分析了路网规划涉及的三个要素:路网承载能力、路网形式、道路分类分级,强调大城市交通规划应为路网的未来发展留有余地.指出大城市交通发展除了应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和以大运量快速公交为骨干的方针,还必须重视多种方式的有机配合,将路权优先分配给集约式的交通工具,同时注重...  相似文献   

8.
从路权分配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响应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分析将路权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必要性和目的,提出与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体系相呼应的路权规划体系框架。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专项规划、交通详细规划、交通设计各阶段规划中明确路权划分的理念、原则、设置要点和相关内容并进行逐级规划传导。将路权规划转化为公共政策,通过完善路权法规政策、编制路权规划技术标准、制定路权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加强路权规划的实施监督,为路权规划的实施提供支撑。以青岛市为例,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阐述青岛市对路权规划引导的探索,明确未来路权优化配置发展方向;结合道路功能定位提出各类道路路权分配指引和各城市功能分区路权规划指引,最后,评估了规划路权体系下不同交通方式的公平性提升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在城市交通规划体系框架内,找寻突出步行和自行车优先发展的切入点。首先对现行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体系框架及工作流程进行剖析。提出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应明确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地位和作用、构建独立于机动车道路分级系统的步行和自行车通行道(路)体系,以及在中心城区进行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分区。重点探讨如何在道路网络、轨道交通线网、枢纽布局、公共交通、停车系统等交通专项规划中突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相关规划要求。最后,探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在交通设计工作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空域是国家重要资源,是航空器的活动区域。对空域进行科学统筹管理,实现空域使用的效益最大化极为重要。空域分类是空域管理的重要组成,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空中交通服务空域必须按要求进行分类和命名。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空域分类现状,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空域分类和运行情况,总结了我国空域分类和规划的不足之处;在学习和借鉴航空业发达国家空域分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概括了我国空域分类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参照国际民航组织和欧美等国的空域分类标准提出适合我国航空业发展的空域分类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北京市公交线网系统规划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通过对现状问题分析和发展前景的把握,进行了线网系统合理模式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构优化方案、近期实施方案以及相关保障措施.对特大型城市公共交通采用分区分级的运营组织模式、将传统的场站体系按客流集散中心和车辆服务中心进行整合,对我国大城市公交规划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多数大中型城市面临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的产生一方面与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城市交通组织和道路系统规划的不合理密切相关.对此,在深刻认识城市交通发生机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内部交通分类组织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点,并配以示意图加以阐述.对城市的合理建设,从城市布局规划阶...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慢行交通隐含了公平和谐、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前能源供应趋紧、大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的背景下,规划高品质的慢行交通体系能够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观念。借鉴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理念,提出了适合杭州城市自身发展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并简述其战略目标及主要规划内容。从与慢行交通相关的道路因素、街道空间因素、慢行设施和慢行环境等4方面有选择性地介绍部分规划设计指引内容。最后,总结本次规划特点,即运用“分区分类”手段、引入“规划设计指引”概念,以及提出河道慢行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我国目前实行循环经济还存在严重的制度障碍、法律障碍和技术障碍。作为国家代表的行政机关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多种途径排除障碍,努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论述了行政机关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最后提出了行政机关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努力途径:加快制定循环经济政策;加强行政立法和执法工作;加大循环经济技术研究力度;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机关干部考核体系;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等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BIM模型数据标准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被日益重视。首先,研究现有BIM标准体系框架和建设理念,分析国内外标准体系的发展规律,总结标准体系建设方法;其次,提出道路工程信息分类编码的原则和方法,分析建设工程国际标准推荐的分类框架,结合现有分类编码标准和道路工程特点,对道路工程进行基于OmniClass的分类编码,形成道路工程构件、道路工程属性、道路工程病害、按形式分道路单项工程和按功能分道路单项工程五个分类编码表;最后,结合工程案例,阐述了分类编码体系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小城市道路运输发生变化,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发展要求的问题,分析了中小城市道路运输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应着力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场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配套设施;二是着力推进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及科技进步;三是加强和完善运输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四是强化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01年以来,上海市陆上运输管理处按照上海市和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紧密结合运政管理实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路运输条例》)为契机,以提高广大职工的法律素质为己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职工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促进上海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发挥积极作用。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上海城市道路分级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小鸿 《城市交通》2004,2(1):39-45
过去10年我国城市路网改善的重点是道路空间尺度,但结构级配失衡的痼疾未能根治.通过规划、建设和管理等综合手段,提高道路运行与使用效率,是道路交通系统改善的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道路分级体系的比较分析,根据上海城市交通结构的特点,明确各类道路的主要服务对象,面向道路使用性能,将上海城市道路划分为4级7类,确定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标准,达到实施交通分流、提高通行能力、改善干道网络交通运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海绵城市建设中道路工程规划设计变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全面推开,城市道路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如何变革才能满足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在业内尚未达成共识。为探索道路工程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新理念的适宜途径开展相关研究。分析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其对道路工程建设的新要求,并阐明道路基本功能与新要求的关系。总结道路工程满足海绵城市建设新要求需要变革的规划设计技术,涉及道路平面、竖向、横断面及结构设计等。从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两个方面探讨促使技术变革实现所需进行的法规完善。最后,提出通过完善设计规定与技术规范自上而下推动道路工程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孔令斌 《城市交通》2013,(3):F0002-F0002,I0001
城市道路功能分级是为发挥机动化效率而设。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汽车的发展,为发挥其在城市交通中的机动性同时保障行人安全,城市道路功能分级体系逐步形成。进入20世纪,汽车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道路功能分级也逐步完善,进入成熟汽车社会的发达国家基本都形成了围绕长距离跨区交通和短距离本地交通组织鲜明的两级道路系统,既发挥汽车机动化效率,又保护本地交通活动的完整。其中,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系统以组织长距离跨区机动交通为主,而集散道路、本地道路系统以组织短距离本地交通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