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岩体的自适应本构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了建立岩体自适应本构关系模型的新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2.
粘弹性聚合物材料力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熔体既不同于弹性固体,又不同于粘性流体,它是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根据聚合物熔体的特征流变现象,选用不同的粘弹性本构模型加以描述,分析不同本构模型方程在揭示材料粘弹性方面的优缺点,并指出通过流变实验确定材料的粘弹性变化规律,从而确定本构方程的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3.
岩体流变本构模型的辨识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把初始地应力及一定形状洞室的开挖作为已知输入,洞周不同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实测值作为已知的输出,多次使用最小二乘法及优化技术,建立了一套岩体流变本构模型辨识的理论和方法,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具有流变性态的任何地下工程岩体,可方便地确定其流变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对公路松散滑移岩石边坡加固治理方法的同时,建立了此类岩体的本构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5.
钢渣细骨料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钢渣细骨料在混凝土中的适用性及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的轴压本构模型,进行了钢渣细骨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试验,并对钢渣细骨料的稳定性进行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备了6组不同钢渣细骨料掺量的钢渣混凝土立方体及棱柱体试件,研究了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选用钢渣的游离氧化钙含量、压蒸粉化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适用于混凝土细骨料;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破坏的脆性特征更加明显,比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明显提高;钢渣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比值为0.80 ~ 0.86;可依据Carreira and Chu模型及Wee模型对钢渣混凝土本构关系进行分段描述,分段式本构模型与实测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对现有的钢管砼中核心砼的本构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不同直径试件的轴压试验,分析了直径大小对模型的影响,得到了适合于大直径钢管砼的核心砼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现有的钢管砼中核心砼的本构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不同直径试件的轴压试验,分析了直径大小对模型的影响,得到了适合于大直径钢管砼的核心砼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8.
筋材结构对其加筋土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大三轴试验研究了三种构造形式筋材(条带式,双向垂直条带式,网)的加筋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分析了筋材构造对其土体强度特性影响的机理,建议了用双曲线模型作为复合加筋土的本构模型,并得出了三种筋材的加筋土的本构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本构模型对浅埋隧道开挖诱发地表沉降规律的影响,考虑摩擦性与临界状态土体本构模型,对复合成层地层浅埋隧道开挖诱发的地表沉降槽进行了分析. 首先,基于PlAXIS 3D有限元平台建立砂-黏复合地层浅埋隧道数值模型,材料模型选用3类本构模型(莫尔库伦(MC)、修正剑桥(MCC)、硬化小应变(HSS))及其组合模型;其次,利用参数等值转换关系,深入探讨了本构模型的选取对隧道开挖地表沉降槽宽度与深度的影响;最后,结合经验公式计算并对比分析,研究基于3类本构模型及其组合模型的沉降槽数值模拟与经验计算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结果表明:上、下地层均采用HSS模型时,最大沉降量及沉降槽宽度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最大沉降量相差不超过7.3 mm;上、下地层均采用MC模型时,出现地表隆起的不合理现象;下卧地层采用MCC模型、上伏地层分别采用MC模型和HSS模型,即采用MC -MCC模型和HSS -MCC模型时,其数值预测的最大沉降量高于经验公式计算值,达24.8 mm,而沉降槽形状相对于经验公式预测结果“窄而陡”;在针对HSS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中发现,若卸载再加载模量与初始剪切模量变化值为5%,将导致地表最大沉降量分别改变1.5%和1.0%.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本文提出了脆(弹)性损伤本构的统一模型。该模型从能量的角度来定义各向异性损伤张量,并采用能量等效假设来推导各向异性脆(弹)性损伤的本构方程。新模型可退化到Lemaitre的各向同性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