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隧道相对于公路隧道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消防设计与管理上不能照搬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阐述了城市隧道与公路隧道设计的区别,指出了当前城市隧道消防设计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城市隧道设计与管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大断面黄土隧道塌方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秦东黄土隧道塌方为例,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包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隧道结构断面、隧道支护结构、隧道围岩压力以及隧道施工工艺等,介绍了所采取的处理措施,总结了黄土隧道施工的经验。这对于相同类型的隧道施工以及塌方事故的预防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下交通工程的高速发展, 立体交叉隧道在施工期间相互影响的案例日渐增多, 由于交叉隧道施工顺序对隧道结构安全影响明显, 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依托义东高速公路东阳段双线西甑山公路隧道与上方邻近杭温高铁单线梧坞隧道的立体交叉工程, 以多线立体交叉隧道施工顺序对周边围岩及隧道结构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模拟了隧道施工过程中, 下方公路隧道先施工以及上方隧道先施工两种工况, 对比分析了两种工况下后施工隧道对先施工隧道的位移及应力的影响规律。 得出结论: 两种工况均满足隧道安全设计要求, 但上部隧道后开挖时, 其施工开挖过程对下部双线隧道的影响更小, 故对于此类立体交叉隧道而言, 选用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性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及防范对策,对浙江省10条高速公路隧道进行了调研,收集交通事故599次,抛锚5 280次.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形态分布、交通事故的车型构成与原因以及隧道百万车公里交通事故率等.研究了交通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追尾、火灾、翻车、撞壁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交通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追尾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关系的拟合公式以及隧道交通事故的防范措施,为进一步研究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避免特大、重大等恶性交通事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隧道出口段施工过程中,出于对施工安全的考虑,全隧道均要按高瓦斯隧道进行施工管理。首先分析了隧道瓦斯爆炸的危害,阐述了瓦斯隧道施工中瓦斯的预防方式,然后重点分析了瓦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公路隧道施工坍塌事故,进行了公路隧道施工应急救援系统设计的研究。结合公路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公路隧道施工应急救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公路隧道施工应急救援系统的实施方案。最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京昆高速公路麻地箐隧道,对公路隧道施工应急救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公路隧道施工应急救援系统稳定、可靠,为公路隧道施工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曹勇 《湖南交通科技》2012,38(2):111-116,129
某高速公路隧道围岩以白云岩、粘土为主,岩溶发育,无充填物溶洞很多,主要分布在隧道拱顶,这给隧道的施工带来了困难。探讨了隧道拱顶无充填物溶洞的处理,分析了拱顶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对隧道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隧道的较广泛应用,隧道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问题,建立安全审核清单以主动防御和减少交通事故,为提高隧道的运营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问题,建立了安全评价清单,并针对隧道安全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功营脚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原则入手,通过分析影响营脚隧道设计中的地质条件,提出了包括隧道进出口设计、隧道土建工程设计、隧道排水系统设计和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在内的营销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希望对我国隧道施工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隧道涌水一直是影响隧道施工安全以及成本的主要因素,一旦隧道施工涌水控制不好,会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准确的预测隧道的涌水量,将为隧道的施工安全以及降低成本带来巨大的益处.以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中梁山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经济、合理的隧道涌水模型预测隧道涌水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为隧道安全、经济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软土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小软土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和施工效应的综合作用,根据管线允许的安全控制标准,采用FLAC3D建立的数值模型,对降水、动态降水和非降水3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非降水施工法是控制地层固结沉降最有效的施工方法.深圳地铁1号线采用该施工方法,保证了煤气管线在施工期间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某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为工程依托,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模拟盾构隧道开挖的全过程.对施工所引起的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下穿住宅楼时,桩基础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隧道下穿锅炉房时,左右线开挖后引起的基础沉降都超出了可控范围;隧道在先后下穿住宅楼和锅炉房的施工过程中都存在较大风险。通过研究提出了盾构施工期间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构筑物沉降,以达到相关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盾构隧道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软土隧道施工中.论述了盾构隧道开挖技术的发展背景以及盾构隧道开挖技术的精华,并探讨了该方法在未来将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富水软土地层地铁开挖地表沉降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择富水地层地铁隧道开挖的最佳施工方法,考虑流固耦合、时间和施工3种效应的综合作用,对在富水软土地层中开挖地铁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并对降水、动态降水和非降水3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非降水施工是控制地表沉降最有效的方法.研究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深圳地铁工程中.  相似文献   

15.
孙宏军 《交通标准化》2014,(13):177-179
随着隧道建设发展,TBM掘进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进一步控制掘进方向,在换步作业中,主操作员根据激光导向系统提供的TBM主机位置数据进行调向作业,完成对主机掘进方向的调整,使TBM的掘进方向始终处于控制范围内。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地质资料和上一循环掘进情况,选择合理的掘进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小净距段后行盾构掘进引起先行隧道变形的规律,验证预先施做隔离桩对控制变形的实际效果,以某国红线轻轨盾构通过Herzl街浅埋小净距为例,详细阐述后行盾构掘进控制措施。通过对监测数据和掘进参数分析对比,得出:①小净距后行盾构掘进导致先行隧道产生不均一的水平方向位移,靠近后行隧道一侧位移远大于远离后行隧道一侧;②先行隧道位移过程中依次经历缓慢变形,急剧突变,峰值持续,明显回缩和趋势稳定5个阶段;③隧道间施做隔离桩可减小后行盾构掘进对先行隧道的影响,表现为减缓位移趋势和降低位移峰值;④后行盾构掘进合理参数选择对控制先行隧道位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合理预测隧道掘进机(TBM)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掘进参数及刀圈特性等多种因素对盘形滚刀刀圈磨损的影响,对TBM滚刀破岩机理和刀圈磨损机理进行了研究. 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如掘进推力、贯入度、磨损量、滚刀半径、滚刀安装半径、刀圈几何尺寸等,根据摩擦学理论,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刀圈综合磨损系数的概念,并建立了滚刀磨损预测模型,同时可对刀盘上各滚刀的有效掘进距离进行预测;将预测模型应用到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输水隧洞双护盾TBM施工中,同时与其他预测模型对比,验证了综合磨损系数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刀圈综合磨损系数随滚刀安装半径的增大而减小,随滚刀安装角度的增大而增大;综合磨损系数与其他模型磨损系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基于综合磨损系数预测得到的有效掘进距离与实际掘进距离基本吻合,误差在10%以内,说明基于综合磨损系数建立的TBM滚刀预测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地铁马连洼车站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软件模拟盾构穿越PBA工法车站的施工过程,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研究盾构施工隧道穿越PBA车站时地表沉降、车站结构应力变化规律,可得下列结论:盾构在扣拱后的导洞下部掘进时对地表的沉降影响很小;盾构隧道掘进对上部导洞初支结构内力影响非常小;站厅层施工对盾构施工隧道影响较小,后续施工对管片轴力的影响要大于对管片弯矩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条件受限时,采用先隧后站的施工方法既可以缩短工期,同时也能保证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根据锦屏项目部TBM的实际运行情况,从一线施工的角度对TBM施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论述了掘进模式、地质条件、掘进参数、初期支护以及外围施工的制约因素等对TBM掘进效率的影响,并分别提出了对机器设备的改造等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类似工程建设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在地铁隧道掘进过程中,大直径盾构下穿北京机场快轨高架桥梁的安全控制技术,基于数值模拟、室内实验及实际工程分析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盾构下穿高架桥各个阶段的计算模型,由室内实验得出了适用于大直径盾构的添加剂参数,并通过实际工程中盾构掘进情况的反馈,得出了适用于下穿高架桥梁的盾构掘进参数.最后通过监测点的布置、量测及分析,得出了盾构穿越引起结构变形分为4个阶段,可为类似条件下的盾构掘进控制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