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大量爆破地震波数据的采集、研究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爆破地震模拟震荡信号模型;作为模拟爆破地表震波的信号源,对于高挡墙建筑物进行了爆破地震波激励的动态响应的系列分析;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技术,确定了结构的动力响应,得到结构物的控制极限震速,为爆破地震监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爆破地震的研究主要还局限在单纯的测试和总结经验上,对爆破振动效应未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基于以往经验,爆破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回归分析及计算机的辅助运用,得出大量有用结论。通过对某隧道的现场爆破振动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给出符合该地段的经验公式,定性分析地震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特点及其传播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3.
以大顶山隧道下穿沈丹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对现场爆破试验进行震动监测,分析现场爆破试验实测振动数据,研究浅埋隧道掘进爆破时三向震动特性;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数据确定大顶山隧道地震波衰减参数k,α值,得出下穿地段隧道开挖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并对实测数据FFT分析,得出下穿地段隧道开挖爆破地震波的波谱特性。  相似文献   

4.
下穿建筑物的地下工程采用钻爆法施工时,为减少对建筑物和相邻地下工程的影响,需要严格控制爆破峰值振动速度。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为背景,对爆破振动进行现场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围岩强度高、覆盖层厚度小、起爆药量大,则其峰值振动速度大,主要影响因素是掏槽眼起爆药量,可通过调整爆破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对萨氏公式进行数理回归分析,得到控制爆破振动预测的修正经验公式,对爆破振动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公路的改扩建施工工程当中,扩堑石方爆破是必要的施工阶段。由于爆破本身具有安全性问题,所以在实施爆破之前,应对工程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在实际的爆破作业中,需要控制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爆破产生的冲击波、滚石以及地震波等等。为了确保爆破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实际情况中,应采取适宜的方法,对药量、填塞的长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并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从而达到弱化地震波等有害影响的强度,减少滚石,使道路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通车,将扩堑石方爆破的实际影响控制在最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运用控制爆破理论,在以控制爆破飞石、地震为主要目标的研究中,提出了微差松动和留碴挤压相结合的爆破新技术,给出该技术主要爆破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制定了可靠且实用的控制爆破开挖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保证了道路开挖工期和周围建筑物安全,并使爆破成本降至最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控制爆破理论,在以控制爆破飞石、地震为主要目标的研究中,提出了微差松动和留碴挤压相结合的爆破新技术,给出该技术主要爆破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制定了可靠且实用的控制爆破开挖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保证了道路开挖工期和周围建筑物安全,并使爆破成本降至最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陆域段工程为背景,结合萨氏装药量计算经验公式及相关规范,对胶州湾海底隧道下穿群楼时的爆破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基于隧道施工爆破的大量现场测试数据,回归分析得出了依托工程的振动波传播规律和装药量计算参数,由此计算出允许最大段起爆药量,进而优化大断面隧道爆破方案,实现了房屋最大振速控制在2 cm/s以下.根据建筑物不同楼层的爆破振速的测试结果,底层振速大于各楼层振速是普遍规律,因此在计算最大段起爆药量时,应以建筑物底层的爆破振速作为控制基准.研究成果保证了胶州湾海底隧道下穿群楼爆破时建筑物的稳定,并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长昆客运专线黄鹤堡隧道为例,结合爆破参数和振动速度的监测数据,对原有爆破开挖方案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进行了安全评估。在此基础上,基于预裂爆破理论,提出了采用预裂爆破技术的减震控制措施。监测结果表明,上述爆破振动控制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保证了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地表爆破为振动源,通过控制不同的炸药量和爆心距来模拟不同强度的地震波,并利用工程地震仪实测振动源附近的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通过滤波和分离处理得到代表性的速度时程曲线;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并加载监测到的速度时程曲线,以此来模拟爆破地震波对隧道衬砌不同断面不同部位的动力作用,并来探讨爆破地震对邻近隧道的影响范围和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当前爆破地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土岩爆破的物理过程和爆破能量分配,探讨爆炸地震波的形成及传播特性。探索爆破震动在边坡中的传播衰减规律,研究爆破荷栽作用下边坡的动态响应并寻求响应同爆源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现场监测调整和优化爆破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手段,为工程界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朝东岩隧道爆破掘进中围岩振动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朝东岩公路隧道爆破掘进过程中围岩振动的测试和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在隧道爆破掘进过程中 ,采用分段控制爆破在围岩中产生振动效应并不随同时起爆的装药量成正比增长 ,振动最大的是掏槽爆破 .不同围岩类别的应力波衰减规律有明显的差异 ,且均可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较好地模拟 .同时在围岩内应力波的频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实际施工爆破方案优越于理论爆破方案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后云台山隧道,进口段处于密集建筑群地段,其中有1栋5层居民楼位于其上方,设计要求施工通过此地段时,爆破振动的速度要控制在2 cm/s以下,给隧道施工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通过对下穿楼房的后云台山隧道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并进行爆破试验及监测,优化爆破参数,最终确保了新建隧道的施工进度和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五江区间下穿6座高层建筑物,隧道开挖线距离建筑物地下室最小距离11m,距建筑物筏板基础抗浮锚杆最小距离4m。地铁公司要求地下室最底层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2cm/s以内,这严格限制了爆破单段炸药用量。前期采用1~20段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隧道仅13.9m2的上台阶需分6次爆破,才能满足爆破振速要求,爆破工序时间长,效率低。后采用电子雷管实现了上台阶整体一次起爆,在增大单段炸药量提高掘进进尺的同时,降低了爆破振动速度,提高了爆破效率,加快了施工速度。总体比较,虽电子雷管炸材消耗高,但总成本下降,在环境复杂、爆破振速要求高且工期紧的爆破工程中,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复杂断面施工条件下采用钻爆法时产生的爆破振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遵循城市地铁施工对地表和建筑物的影响必须满足振动、变形和应力控制标准的原则,以某工程为例,用FLAC3D对不同开挖方法的爆破振动效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现场实测振动速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该工程的特定条件下,机械和钻爆相结合的开挖方法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大跨公路连拱隧道安全控制爆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隧道开挖爆破施工安全及爆破振动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稳定性影响的问题,以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陈家桥大跨度连拱隧道开挖爆破施工为例,开展安全控制爆破研究工作.从钻爆预设计着手,建立了爆破安全控制流程和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震动实测分析和反馈对隧道开挖爆破进行了安全控制,有效地指导了隧道开挖,减少了爆破对围岩及已有支护结构的扰动,确保了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The horizontal vibration of towed seismic streamers is a main reason for efficiency reduction of the seismic survey and tail tangling. A vibration suppression scheme of towed seismic streamer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towed seismic streamer is divided into two spans, a controlled span, i.e., the low tension span, and an uncontrolled span, i.e., the high tension span, by a bird. The system model includes a hyperbol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with variable coefficient describing the towed seismic streamers, and an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describing the dynamic of bird. Robust based-model knowledge and adaptive controllers, based on the Lyapunov method, are designed to isolate the vibration of towed seismic streamers caused by the course deviations of towing vessel, the variations of towing vessel velocity and the variations of towed seismic streamer density. The robust based-model knowledge and adaptive controllers exponentially and asymptotically drive the span-towed seismic streamer displacement to zero, respectively. A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is used to valid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law.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can isolate effectively the disturbance originated from the towed vessel, and can provide the improved damping but not sacrifice the isolation performance. The adaptive scheme can tolerate the lack of knowledge of some uncertain parameters and can directly execute the online adjustment of the parameters. Meanwhile, the proposed control law is robust and can resist the model uncertainty due to parameter incertitude, model error and unknown disturbance and so on. The control law only includes velocity and slope, while it does not need the displacement which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in the practical operations. Thus it is easy to impl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