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研究了铁炭微电解一双氧水氧化工艺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色度为1000倍,COD为40mg·L^-1的次甲基蓝模拟废水,在铁炭比1.5:1、反应时间1h、pH值2.0的条件下处理,色度去除率达到94.7%,COD增长到734.4mg·L^-1.双氧水与Fe^2+摩尔比10:1,pH值2~5,反应50min的条件下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93.1%,色度去除率达到62.5%。经两步处理后,色度降低为3倍,COD为51.2mg·L^-1。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偶氮染料电化学氧化脱色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酸性红B作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偶氮染料的电化学氧化脱色动力学。考察了染料起始浓度、pH、电流密度及外加电解质(Na2SO4/NaCl)对脱色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红B电化学氧化脱色过程符合假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为负一级。酸性条件有利于酸红B的迅速脱色。采用NaCl作为外加电解质时,酸性红B的降解主要是氯离子的间接氧化作用,同时也包括电极表面的催化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了十种模拟染料废水在硫酸亚铁及紫外光作用下的脱色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硫酸亚铁对所研究的模拟染料废水都具有脱色降解作用,紫外光不起作用.染料溶液的初始pH值、硫酸亚铁投加量、染料溶液初始浓度对溶液的脱色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十种模拟染料废水在硫酸亚铁及紫外光作用下的脱色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硫酸亚铁对所研究的模拟染料废水都具有脱色降解作用,紫外光不起作用,染料溶液的初始pH值、硫酸亚铁投加量、染料溶液初始浓度对溶液的脱色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解Fenton法处理TNT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弹药销毁废水的 TNT浓度高、色度高、毒性大和难降解的特点,采用石墨阳极电解 Fenton法处理TNT废水.研究了电解 Fenton法处理 TNT废水时的主要影响因素:H2 O2浓度;Fe2+浓度;pH;电压和反应时间对TNT处理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其最佳运行参数:H2 O2浓度=300 mg·L-1;Fe2+浓度=2.52 mmol·L-1;pH值=2.8;电压=10 V;电解反应时间t=2 h.此时,TNT去除率可达70%.并对电解 Fenton法和 Fenton法去除废水中的TNT的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电解 Fenton法处理效率明显高于 Fenton法.  相似文献   

6.
催化电解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镀钌/铑/锆稀土金属的钛网作阳极的催化电解法,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具有很强的催化电解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渗滤液中氨氮为500 mg/L以上,在3 cm的极板间距,初始pH为8,电流密度为8 A/dm2的条件下,电解120 min,渗滤液中氨氮几乎可全部去除.  相似文献   

7.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岩棉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TiO2.利用该负载型TiO2对罗丹明B(RB)进行光催化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50℃,浸渍1次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活性较好;对10 L浓度为2.5 mgL-1的RB溶液,当流速为10 L/h,脱色率为95.8%,流速为50 L/h时,脱色率为72.3%;对实际染料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负载型TiO2寿命长,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岩棉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TiO2.利用该负载型TiO2对罗丹明B(RB)进行光催化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50℃,浸渍1次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活性较好;对10 L浓度为2.5 mgL-1的RB溶液,当流速为10 L/h,脱色率为95.8%,流速为50 L/h时,脱色率为72.3%;对实际染料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负载型TiO2寿命长,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了二氧化锰纳米线催化剂,利用XRD、SEM、TEM和BET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二氧化锰用于处理甲基橙模拟的印染废水,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加量、甲基橙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0℃下,当pH =1.71、OMS-2投加量为5 mg、甲基橙初始浓度为20 mg/L、100 mL;反应时间为110 min时,脱色率可达98.87% OMS-2处理甲基橙溶液,最高脱色率可达98.87%.  相似文献   

10.
在紫外光和阳光下,研究了二氧化钛(TiO2)对活性红24(RR24)模拟染料废水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效果.研究表明,TiO2投加量、RR24溶液的初始浓度以及光照时间对其脱色降解均有影响.当RR24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TiO2加入量为0.75 g/L,溶液初始pH为6,对200 mL RR24溶液光催化反应1 h,其脱色率可达88.69%,CODCr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7.2%和17.78%.空穴清除剂碘化钾和自由基清除剂异丙醇对TiO2光催化RR24溶液脱色降解影响研究表明,TiO2光催化RR24溶液降解机理是光致空穴h+和.OH共同参与的过程.TiO2光催化RR24溶液脱色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氧化法制备了Ti/SnO2和Ti/SnO2-Sb2O3电极,以酸性品红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两种电极材料的电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Ti/SnO2阳极,Ti/SnO2-Sb2O3阳极对酸性品红有着更好的去除效率和降解速率。两种电极的电催化氧化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酸性品红在Ti/SnO2—Sb2O3阳极上电催化氧化降解过程的紫外-可见光谱图表明在电流密度75mA·cm^-2,电解质N恕SO4浓度12g-L^-1的条件下,处理100mg·L^-1的酸性品红模拟废水,60min内其在λmax=545nm的特征吸收峰消失,酸性品红基本去除,但同时生成了部分小分子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自制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大红染料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催化剂投加量、pH值、紫外灯照射时间及染料初始浓度对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催化剂投加量为2 g/L,pH值为6,紫外灯照射时间为150 min,大红染料浓度为100 mg/L.在此基础上添加助催化剂和H2O2,降解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废弃核桃壳对Cr(Ⅵ)浓度为20mg·L-1的模拟水样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r(Ⅵ)浓度为20mg·L-1的50mL水样,当温度为25℃,采用粒径为1.0-1.6mm新疆核桃壳1.0 g、介质pH值为1.0、吸附时间为180min处理废水时,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3%.吸附后的水中C...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温(26~30°C)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间甲酚废水,研究常温下颗粒污泥厌氧降解间甲酚的能力,UASB反应器降解间甲酚的极限浓度以及产气量的变化,探讨了采用UASB厌氧处理间甲酚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证明,当HRT为18h时,UASB反应器可以降解的间甲酚浓度高达900mg/L(2250 m...  相似文献   

15.
城市快速路速度引导预测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快速路控制系统中,将速度引导作为控制变量,建立了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以车辆总行程时间与速度引导为目标函数,计算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区域流量和匝道入口区域流量,建立了快速路速度引导预测控制模型,对速度引导进行优化设计,利用MATLAB软件对下游交通流突变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速度引导控制,交通流平均速度由72.704 6km.h-1上升到74.167 6km.h-1,交通流平均密度由23.011 2veh.km-1下降到21.156 7veh.km-1,波动均小于8%;速度方差下降,且最大值仅为420(km.h-1)2;速度引导控制前后的速度方差与密度方差之比分别为3.57、1.91;在交通流突变时段内,速度引导控制前后的速度方差与密度方差之比分别为4.56、2.34。可见,速度引导控制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16.
改性聚氯化铝铁的制备及其处理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引入硅酸盐,研究了改性聚氯化铝铁(PAFC)的制备方法,确定了制备改性PAFC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将其应用于模拟印染废水的处理中.实验结果表明,当絮凝剂的投加量和模拟印染废水的最佳pH值分别为10.0和9.0时,脱色奉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904 L不锈钢在PEMFC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904L的钝化电流密度低于1.0×10-5A.cm-2.在PEMFC阴阳极工作电极电位下,904L表面能够形成稳定的钝化膜.这是由于其主要钝化元素Ni与Cr含量较高,在904L表面发生了均匀腐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废弃核桃壳对Cr(Ⅵ)浓度为20 mg·L-1的模拟废水进行了动态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粒径为1.0~1.6 mm的核桃壳吸附剂用量为5.0 g、介质pH值为1.0、水样流速为3mL· min-1吸附100mL,Cr(Ⅵ)浓度为20 mg·L-1的模拟污水时,吸附后的废水中Cr(Ⅵ)浓度为0.224 mg·L-1,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标准.Cr(Ⅵ)的去除率达到98.88%.同时对模型的拟合进行了实验说明,Thomas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从活性穿透曲线中可见,吸附时间为142 min达到吸附穿透点,810 min达到吸附衰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