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通过对比国内外都市圈空间结构,结合珠三角及深莞惠都市圈城市发展变化,提出深莞惠都市圈圈层结构。分析深莞惠圈层结构下轨道交通需求特征,指出深莞惠轨道交通在发展目标与规模、功能层次与技术标准、网络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区域轨道交通规划模型、完善轨道交通审批机制与协调机制等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空间与交通网络互动、优化的关键在于把握出行活动的时空约束关系及基本规律。针对不同空间尺度界定骨干交通模式的服务目标,即构建适应圈层、轴带、珠链等不同空间形态的轨道交通系统结构及模式。首先,分析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镇空间的发展历程及问题,以轨道交通对都市圈不同区位和不同增长模式的适配程度为切入点,提炼空间—交通互动作用在出行时间与活动空间、时间尺度与空间形态、新城发展与区域城镇格局、交通设施与增长形态四个方面的规律。根据上海市2040年总体规划的目标,针对都市圈核心功能区、通勤圈等不同空间尺度范围的布局特征,确定多模式轨道交通层次结构、功能定位、网络形式等系统设计准则和策略导向。最后,提出一小时时间约束的上海都市圈交通廊道识别、节点选择和枢纽体系设计方法和方案。  相似文献   

3.
周欣荣  崔扬  张伯雅 《城市交通》2021,19(4):92-99,91
为了明晰市域轨道交通功能,指导天津市市域轨道交通规划及建设,首先对国内外成功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对中国相关文件、技术规范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天津都市圈层面市域空间与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如市域空间组织分散、都市圈辐射范围小、市域轨道交通发展滞后、空间统筹能力不足等.结合天津市在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及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分析未来天津市域都市圈的发展需求,提出构建中心直达、互联互通的市域轨道交通网络,支撑双城、多廊、多节点的空间结构以及打造一体化都市圈的总体发展策略,并从不同圈层结合现实条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区域性核心城市布局的"城市圈化",都市圈内区域出行需求正发生质变。本研究以日本近畿、中京都市圈OD调查为基础,从出行分布、出行强度、出行目的以及出行方式4个方面,分析了都市圈客流出行特征。并提出了构建以城市核心区为中心的放射状交通网络、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多元化轨道交通网络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适应不同需求层次、多模式有机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已成为服务北京都市圈交通需求的必然抉择。首先分析北京市现状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功能层次以及与城市空间扩展的适配性。按照服务水平和层次多样的出行需求特征,将北京都市圈范围内轨道交通划分为4个主要功能层次并分析其功能和服务范围。针对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单一的现状,提出北京市郊轨道交通发展策略,即规划范围应打破行政边界,重视市郊轨道交通对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运能的缓解作用及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以及市郊轨道交通与中心城衔接、既有国铁资源利用、建设时序和投资模式等。  相似文献   

6.
都市圈已经逐渐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之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顺风车数据,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围绕北京都市圈区域划分与层级 结构展开相关研究。首先,通过网格模型将研究区域网格化处理并作为基本处理单元,匹配获取 的顺风车数据与POI数据到网格中,利用基于网格的改进K-means++聚类算法,并结合使用手肘 法与轮廓系数法确定最佳聚类数量,对北京都市圈主要功能区进行划分。通过分析不同功能区 域内的居民通勤出行特征,提出通勤强度、通勤时间、功能区独立性、功能区可达性等区域通勤特 征评价指标,结合上述指标使用层次聚类方法对北京都市圈层级结构划分展开进一步研究。研 究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改进聚类方法能克服传统聚类算法随机选取聚类数目所带来的影响,有 效划分并得到19类北京都市圈主要功能区域,聚类效果更佳;聚类结果显示北京都市圈主要功能 区域与北京市现有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差异性,在都市圈规划建设当中应当主动破除行政区域壁 垒,实施面向都市圈范围的整体规划;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居民通勤特征与地理区位特征,北京 都市圈还可进一步划分为核心层、近郊层、远郊层3个圈层;应当根据北京都市圈圈层特性与功能 区自身属性制定相应发展策略,通过规划建设市郊铁路或轨道交通改善不同圈层间的通勤现状, 提高北京都市圈整体通勤可达性。研究结果为制定相应规划与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都市 圈功能与结构进一步完善,促进都市圈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以分析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为主线,从都市圈、中心城区和核心区三个层面,分析东京、纽约、巴黎、伦敦四大世界级都市圈分区域的交通出行特征,从源头上梳理出行分布、方式结构与人口岗位分布之间的关系,并论证四大世界级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与出行特征的适配性,为我国大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一、概述近年来,我国一、二线城市提出构建都市圈,城市空间逐步由中心城向都市区拓展,交通分区策略显得尤  相似文献   

8.
都市圈外围向心的通勤交通比例高、中心区交通压力大,因此都市圈通常采用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发展模式。首先结合伦敦、纽约、东京都市圈案例,分析轨道交通对都市圈空间形态的影响。结合广佛都市圈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低运量轨道交通4个层级轨道交通的发展,从枢纽规模与布局、网络一体化、运营管理与车站开发等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指出分散布局的轨道交通枢纽与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是适合都市圈的轨道交通发展策略。最后,针对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借鉴、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快线采用地下线路形式穿城、如何实现"四网合一"、枢纽空间的规划预留等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化的规律和国外已成形的大都圈的经验出发,分析了大大连即将形成的必然性。通过实例总结了区域轨道交通在都市圈形成过程中的发展状况,指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大幅度外延为区域轨道交通提供了市场,区域轨道网络的形成是城市空间和活动外延的必然结果,完善的区域轨道交通是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进而又分析归纳了缺少区域轨道交通的大大连建设的弊端,同时设计了随大大连地区发展,区域轨道系统的空间结构和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德辉 《交通标准化》2013,(24):142-145
根据城镇密集地区人口规模、空间结构、用地布局、交通出行等方面与中心城区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从城镇密集地区轨道交通功能层次、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协调、系统选型等四个方面分析城镇密集地区轨道交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龙胜 《交通标准化》2008,(20):104-108
研究东京都市圈发展历程、相应各阶段轨道交通发展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对揭示轨道交通在都市圈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地城市存在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交通通道有限、道路蜿蜒曲折、坡度大等特点,轨道交通的发展应用与平原城市有较多不同之处。本文在研究山地城市交通出行特征和发展轨道交通的适应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与平衡功能,提出了轨道交通制式选择原则和组团间骨架线网+组团内辅助线网主次分明的线网构架发展模式,为我国众多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上海大都市区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上海现状市郊轨道交通线路特征的基础上,从运送速度和舒适度两方面,指出现状市郊轨道交通难以适应未来上海大都市长距离城际出行需求。通过国际实证研究,分析大都市区域快速轨道交通的主要功能,总结国际大都市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快速、可达、舒适的三大特征,以及直达市中心、穿越市中心和市中心外围换乘三种线网构架。最后,提出上海大都市范围及其3个交通圈层,以及上海大都市的双层次轨道交通线网和“一环八射”的区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构架。  相似文献   

14.
在城镇连绵地区构建市域轨道交通线网是提升运输效率、整合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在对苏州市域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研究中,首先归纳和比较国外市域轨道交通的两种发展模式——中心放射的圈层模式和自由网络发展模式,并指出中国市域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区域城际客流联系角度分析苏州构建市域轨道交通的适应性。同时,从苏州城镇空间组织角度对市域轨道交通构建要求进行论述。最后,提出适合苏州实际的市域轨道交通功能定位、线网形态和构架,以及在不同层次轨道交通衔接和制式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涛 《交通与运输》2021,34(z1):112-116
互联互通是影响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尚在起步阶段,互联互通发展经验相对不足.以东京都市圈地区为例,通过深入剖析其轨道交通系统功能层次、网络互联互通发展实践,总结典型模式,提出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应充分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合理确定联通目标,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连绵地区轨道交通服务层级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城市连绵地区构建与之适应的轨道交通系统,关键在于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层级,满足区域范围内不同的出行需求,应对出行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城镇群、都市区、中心城市三个层面分析城市连绵地区的典型空间形态,并探讨与之对应的城际出行、城郊出行、城市内部出行活动特征。提出构建差异化的轨道交通层级,即区域轨道交通、市域轨道交通、市区轨道交通,重点探讨各个层级轨道交通的构成、作用、线路技术特征等,以及不同层级的衔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时代发展需要,轨道交通网络必须适应城际间高频次、快速化的出行需求,从高覆盖率走向高服务效率,实现国土空间的高效组织利用。从分析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经历的3个发展阶段入手,即顺应空间外拓、城乡一体、枢纽型网络城市,总结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重点提出加快湾区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快线A的规划建设,里程规模分别超60 km和400 km。创新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间的衔接组织,实现三网深度融合,满足广州在大湾区、都市圈、市域等不同层次轨道交通出行需要。  相似文献   

18.
结合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常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常州市发展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常州市发展市域(郊)铁路的对策和措施,为常州市加快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研究领域已被广泛应用的断裂点理论,以兰州都市圈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对《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提出的兰州都市圈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优化.首先,利用断裂点理论得到兰州中心城区到周边8座相邻城市的断裂点位置,然后连接各断裂点确定兰州市的引力吸引范围,再分别计算周边8座城市对兰州市的空间辐射强度,并依据兰州市城市吸引范围与已规划兰州都市圈范围不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以及形态走势,分析兰州都市圈空间向外拓展的主要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兰州市引力范围与都市圈空间发展趋势的趋同特征,提出了兰州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优化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支撑和引导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发展,首先结 合上海地铁运营实际,对既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进行评估,分析得出既有规划存在线路功能单 一、局部线网结构不合理、换乘枢纽功能过于集中等主要问题。然后,通过研究上海大都市圈城 市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上海将形成“中心城区”、“通勤圈”和“经济圈”三大圈层,基于不同圈 层的交通需求特征,在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中,要适当转变既有规划理念,重点发展城际铁 路、区域快线系统,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同时,优化轨道交通枢纽布局,强化不同层次轨 道交通之间的衔接,以提高轨道交通网络整体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