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调查了西安地区不同人群共769人蠕形螨感染情况,阳性率为24.71%,男性高于女性(P<0.01),干部高于其它人群,壮年高于青少年,并随年龄增长而有升高趋势。比较了健康人和面部皮肤病患者的感染情况,两者之间无差异性(P>0.05)。  相似文献   

2.
应用桃叶提取成分的水解产物—扁桃酸作体外杀精子实验,结果表明,扁桃酸具有较强的杀精效应,它使精子瞬间失活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8mg/ml~3.3mg/ml。并且应用弱酸杀精剂硼酸作比较,证明扁桃酸的杀精效力比硼酸高40倍。文中讨论了扁桃酸杀精子和杀滴虫的双重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Fatty Alcoh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So-dium Sulfate,AES)作为杀精子剂进行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ES具有较强的杀精子效应,它使精子瞬间失活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8%。透射电镜观察证明,AES损害精子的主要靶结构是细胞膜、顶体和线粒体。  相似文献   

4.
<正> 棉酚是从棉籽油中提取的一种多酚化合物,其干扰睾丸精子发生从而发挥抗雄性生育的作用首由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由于它是一种细胞毒剂,具有解偶联作用,剂量大时对生长有阻滞作用,故对该药的推广应用尚有顾虑。近年关于棉酚杀精作用的体内外研究取得可喜结果,特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体外观察白藜芦醇(Res)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种不同浓度(200、100、50μmol/L)的Res分别作用于体外常规培养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通过黏附、侵袭及迁移实验,观察Res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同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其对侵袭转移相关因子MMP-7和MMP-9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3个浓度组Res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的粘附、侵袭及迁移呈现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浓度组Res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MMP-7和MMP-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浓度效应关系。结论 Res在体外可明显抑制胰腺癌Miapaca-2细胞的侵袭转移,其抑制能力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侵袭转移相关基因MMP-7和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扁桃酸对小鼠体内弓形虫速殖子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扁桃酸在小鼠体内抗弓形虫速殖子的作用机制。方法给予弓形虫感染的小鼠口服扁桃酸200 mg/kg,2次/d,然后在不同时间取腹水及肝脏制作电镜标本,观察弓形虫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腹水中游离弓形虫速殖子和肝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的超微结构均发生明显改变,细胞膜迂曲破裂,线粒体、内质网扩张破裂,棒状体肿胀破裂,致密颗粒减少或消失,核膜迂曲破裂,核固缩。扁桃酸实验组小鼠肝细胞的受损程度明显轻于阳性对照组和乙胺嘧啶药物对照组的肝细胞改变。结论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扁桃酸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其对虫体细胞膜、入侵细胞器及细胞核等结构的破坏,导致虫体崩解或抑制虫体的繁殖。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机车牵引状态下的横向稳定性,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某型提速机车动力学模型,以非线性临界速度作为机车横向稳定性的评判指标,并采用数值积分方法计算了机车临界速度,研究了牵引系数对机车直线和曲线临界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机车牵引力的存在改变了轮轨切向蠕滑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随着牵引系数的增大,机车在直线和曲线上的临界速度均先增大后减小;机车曲线上的临界速度低于直线上的,同一牵引系数下,曲线半径越小,临界速度越低;在牵引工况下,轮对横移量不宜再作为机车曲线稳定性的判定指标,采用轮轨纵向蠕滑力对稳定性进行评判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扁桃酸对急性弓形虫病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扁桃酸 2 0 0mg/kg ,2次 /d,经口灌服或尾静脉注射治疗感染小鼠 ,于感染后 2 4h、72h和死亡后分别解剖小鼠 ,取肝脏制作电镜标本 ,设立扁桃酸阴性对照和乙胺嘧啶药物对照组。结果 弓形虫阳性对照组小鼠肝细胞肿胀 ,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破裂 ,核膜迂曲 ,核固缩裂解 ,且破坏程度随感染时间延长而明显加重。扁桃酸两治疗组肝细胞破坏程度均明显轻于相应时期的阳性对照组。扁桃酸对肝细胞内弓形虫速殖子也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乙胺嘧啶虽能有效杀灭虫体 ,但同时破坏大量肝细胞。结论 扁桃酸能减轻弓形虫对肝细胞的破坏 ,且副作用少 ,优于乙胺嘧啶。扁桃酸是高效低毒的抗弓形虫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ACHN肾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分别作用于人肾癌ACHN细胞株24、48、72、96h,采用MTT 法观察苦参碱对ACHN的细胞毒作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对ACHN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苦参碱对ACHN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ACHN细胞株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苦参碱能明显诱导ACHN细胞株凋亡;苦参碱作用后,ACHN细胞株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Bcl-2蛋白表达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肾癌ACHN细胞株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酿酒废水-微藻培育耦合体系的最适磷营养条件,对莱茵衣藻、二形栅藻在单一培养和共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并剖析了对酿酒废水中营养盐的吸收去除效率. 采用控制变量法对酿酒废水总磷浓度进行调控,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对微藻的干重、比生长速率、蛋白质含量,以及对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量和去除效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莱茵衣藻对磷需求总体上大于二形栅藻对磷需求,当初始总磷浓度为16.40 mg/L,初始氮磷比为2.45时,莱茵衣藻最终生物量达到839.50 mg/L,藻蛋白含量达到53.37 mg/L,对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3.48%、91.75%、67.90%;二形栅藻生物量最高达到650.00 mg/L,藻蛋白含量达到131.04 mg/L,对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5.76%、73.93%、83.43%;而两种藻在共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处于单一培养两种微藻下的生长曲线之间,TP、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66%、95.24%,COD的去除规律与二形栅藻类似. 研究发现酿酒废水-微藻培育耦合体系,无论是单一还是共培养体系,酿酒废水总体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Ⅳ类水总磷要求.   相似文献   

11.
Indoleaceticacid (IAA )isagrowthhormoneforplants.ResearchinrecentyearshasshownthatIAApresentsacytotoxiceffectonhumancancersaf teritisoxidizedbyhorseradishperoxidase (HRP) .Becauseoflowtoxicityandstrongeffectonanaero biccells ,ithasattractedpeople sattentionasapro drugfortargettreatmentofcancers .ItsmechanismmightberelatedwiththefactthatIAAisoxidizedinthecellsofthelivingbodytoproducefreeradi cals.Theanaerobiccellgroupsincancersareoneofthemaincausesforradiationresistance .Therehavebeenfewr…  相似文献   

12.
Leonticerobustumisawellknownherbin QinbamountainareainnorthwestofChina.The numerouscompoundsfromtheplanthavebeenre ported[1],e.g.taspine,methylcytisine,magnoflo rine,d lupamineandcaulosidesA,B,Cect.Itis reportedthattaspinehasanti inflammatory[2], strong…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D3单克隆抗体 (CD3McAb)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rhIL 2 )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及净化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激活骨髓的细胞毒作用 ;半固体集落培养法观察激活骨髓CFU GM水平和对白血病细胞的净化作用 ;采用间接荧光法测定激活骨髓的免疫标记。结果 CD3McAb与rhIL 2联合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株K5 6 2、HL 6 0均有明显的杀伤净化作用 ,且优于rhIL 2或CD3McAb单用组 (P <0 .0 5或P <0 .0 1)。rhIL 2和 (或 )CD3McAb对激活骨髓的CFU GM水平无明显影响。CD3McAb +rhIL 2激活的骨髓 ,与活化前及rhIL 2或CD3McAb组相比 ,CD3+ 、CD8+ 、CD1 9+ 、CD2 5+ 、CD38+ 、CD56+ 细胞显著升高。结论 CD3McAb能增强rhIL 2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及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褪黑素对人肝癌 SMMC- 772 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通过体外细胞培养、MTT显色技术研究其抑制作用 ,以流式细胞仪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其作用机理。结果 褪黑素对人肝癌 SMMC- 772 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其 IC30 、IC50 分别为 1 .1 0和 2 .0 0 mmol/L。以 IC30 的褪黑素处理 SMMC- 772 1细胞 ,使其倍增时间由 2 1 .1 h延长到 38.4h。流式细胞仪观察到褪黑素导致 SMMC- 772 1细胞 G0 /G1期比例升高 ,S期比例降低。透射电镜可观察到以 IC30 的褪黑素处理的细胞 ,其超微结构发生了退行性改变。结论褪黑素对 SMMC- 772 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褪黑素导致细胞 G0 /G1阶段的推迟进行  相似文献   

15.
白术挥发油治疗癌性恶病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术挥发油治疗癌性恶病质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C57BL6小鼠接种Lewis(小鼠肺腺癌)建立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分5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白术水煎剂组(DA)、白术挥发油组(VOA)、康莱特组(KLT)。观察癌性恶病质鼠治疗后的生理状况(体重、摄食量等)并采用RIA检测血清TNF-α及IL-6水平。结果①各治疗组小鼠生理状况明显改善、摄食量增加,体重增加仅见于KLT组,但均未恢复到正常水平。②VOA组与DA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VOA优于DA组。KLT虽然能使TNF-α水平降低,但却明显提高了IL-6水平。结论白术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癌性恶病质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肿瘤生长、调节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的异常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体外建立人肺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细胞系,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探讨其细胞内DNA polβ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mrp1、GST-πl、rp和topo 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紫杉醇为诱导药,采用间歇逐步增加剂量法建立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A549/TXL20;MTT法检测A549/TXL20对紫杉醇、顺铂、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的耐药指数(RF);细胞克隆形成法测定A549/TXL20对紫杉醇的敏感性;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内紫杉醇的浓度;RT-PCR法测定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A549/TXL20中DNA polβ、mdr1、GST-π、mrp1l、rp和topo Ⅱ的基因表达。结果①A549/TXL20形态不规则,较亲本细胞略小,核/浆比增加,倍增时间没有明显变化;②A549/TXL20对紫杉醇的RF为19.3,对顺铂的RF为67.4,对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和顺铂等抗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③A549/TXL20对紫杉醇的敏感性降低,其紫杉醇的含量较亲本细胞下降;④A549/TXL20细胞中DNA polβ、mdr1、GST-π、mrp1l、rp的基因表达量分别较A549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A549/TXL20,其耐药机制可能与mdr1、GST-π、mrp1l、rp和DNA polβ基因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苦参碱的体外杀精子作用杜俊杰,郭仁舆,刘胜家,慕慧(西安计划生育研究室西安710061)外用阴道避孕药是计划生育的综合措施之一,因其效果可靠、使用简便、可送性完全等优点,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阴道避孕药,当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壬...  相似文献   

18.
用单层平皿软琼脂克隆法证明绞股蓝总皂甙对体外培养的P388细胞克隆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22.5±1.0)mg·L-1。为进一步探讨其抑制P388细胞生长机理,用放射性同位素掺入法观察了绞股蓝总皂成对P388细胞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绞股蓝总皂甙作用24h内,其主要抑制P88细胞DNA合成,轻度抑制RNA合成,而对蛋白质合成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β-榄香烯对肾癌细胞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 β 榄香烯对肾癌细胞GRC 1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及机理。 方法 将GRC 1细胞分为空白组 (加培养液 2mL)、空白乳组 (加空白乳培养液 2mL)和加药组 (加 5 0mg·L -1榄香烯乳培养液 2mL) ,培养 2 4h后 ,3组细胞悬液在剂量率 4 0 0cGy·min-1时 ,分别接受来自 6MeV直线加速器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计数被照细胞克隆群数 ,绘制细胞放射 存活曲线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变化与凋亡。对 3组爬片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成像系统灰度分析bcl 2与PCNA基因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 ,5 0mg·L -1榄香烯乳对肾癌细胞的G2 M阻滞作用随时间增加而增强 ,2 4h时作用达高峰 ;随时间和照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水平增高。细胞爬片的成像系统灰度分析显示加药组与空白组相比 ,bcl 2基因表达降低 2 0 % ,而两组PCNA无表达。结论 β 榄香烯乳对肾癌细胞GRC 1有放射增敏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 2基因表达 ,诱导GRC 1细胞凋亡和对细胞G2 M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20.
Since the gfp cDNA was cloned from Aequoreavictoria[1], the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s a marker/reporter system[2, 3]. In recent years, the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gene has been used as a markersystem for detection of marked cells in soil.Tombolini et al.[4]used a red-shift mutant to de-tect individual bacterial cells on the surface ofroots. They also investigated the stability of theprotein under nutrient starvation conditions. Theprotein was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