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干支流汇流口都只从斜接式交汇和"Y"型交汇两种形式来研究,这种交汇形式并未考虑到实际河型,因而这不能反映出山区河流汇流口的真实特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传统的汇流口交汇形式进行重新分类和研究,诸多的天然河道资料显示,支流在交汇段基本上属顺直型,干流在交汇段则呈现出弯曲、顺直、或分汊的河型特征。因此,从河型角度对干支流汇流口分类,有着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区河流干支流交汇形式的重新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干支流汇流口都只从斜接式交汇和Y型交汇两种形式来研究,这种交汇形式并未考虑到实际河型,因而这不能反映出山区河流汇流口的真实特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传统的汇流口交汇形式进行重新分类和研究,诸多的天然河道资料显示,支流在交汇段基本上属顺直型,干流在交汇段则呈现出弯曲、顺直、或分汊的河型特征。因此,从河型角度对干支流汇流口分类,有着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江嘉陵江交汇口,其汇流比的变化对两江的水面比降、泥沙输移及航运、防洪等均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统计了两江18年6574天的日平均流量资料,对汇流比总的和分级流量的频率分布及汇流比随总流量的变化、各种汇流特征值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绘制出规律性较强的频率分布曲线,给出了计算累积频率和区间频率的关系式,获得了平均、峰频等多种特征值,为本河段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其它特性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支流入汇对干流航道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牡丹江入汇松花江为例,利用实测资料对干支流交汇河段进行分析,为支流入汇对干流的影响提供了一些定量关系。并且从水力学伯努利方程出发,探讨了支流入汇对干流的影响,得出了在不同汇流比条件下干流水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山区河流交汇河口的综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收集的若干山区河流交汇河口资料,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山区河流交汇河口分布密度低于平原可流;来水来沙集中于汛期,从枯水到洪水的变化过程中,支流流量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交汇河口附近存在江心洲,其位置与交汇形式,支流入汇位置等有关。这些特性有助于分析其成滩原因,对今后山区河流河口滩的整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射流作用下吸气流动控制污染物所需的射流量,达到节能的目的,研究了射流作用下吸气流场的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射流与吸气流动夹角在90~60变化时形成稳定吹吸流场的条件,以及汇流场轴心速度和控制范围的变化规律;同时,以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为基础,结合对轴心速度和控制距离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射流和吸气流夹角取不同值时的轴心速度衰减计算式和汇流场控制范围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角小于70时不能形成稳定的吸气流场;当在90~70变化时,随着送风和排风动量比的增大,汇流场轴心速度增加的趋势减缓;随着角度的减小,汇流场轴心速度增加的趋势加剧.因此,可以通过减小来增强吸气流场,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速流结构是治理公路大型泥石流的有效技术类型,由汇流槽和速流槽组成.汇流槽在泥石流冲击作用下的受荷性能是速流结构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建立了汇流槽板质量-阻尼-弹簧动力学模型,据此运用结构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汇流槽板的挠曲线方程和动力学方程,为汇流槽板结构强度设计及变位控制设计提供了依据,其成果于平川泥石流防治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速流结构是治理公路大型泥石流的有效技术类型,由汇流槽和速流槽组成.汇流槽在泥石流冲击作用下的受荷性能是速流结构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建立了汇流槽板质量-阻尼-弹簧动力学模型,据此运用结构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汇流槽板的挠曲线方程和动力学方程,为汇流槽板结构强度设计及变位控制设计提供了依据,其成果于平川泥石流防治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
给出二次凸规划问题,,inf(x)=a+C‘X+1/2x’Qx s.t.A‘x≥0,当Q为对称正定方阵时,解的矩阵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速公路汇流瓶颈区的通行效率,本文结合强化学习无需建立模型,具有智能学习的特点,对瓶颈区的可变限速策略进行了优化,首次提出了基于Q学习算法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策略以最大化系统总流出车辆数为目标,通过遍历交通流状态集合,尝试不同限速值序列进行自适应学习.以真实路段交通流数据搭建了元胞传输模型仿真平台,通过将其与无控制和基于反馈控制的可变限速策略进行对比,对Q学习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通行时间的降低和交通参数的变化表明,强化学习控制策略在提高汇流瓶颈区通行效率和改善交通流运行状况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