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根据浙江省土地资源紧缺以及当前国土空间规划鼓励保护和建设用地存量发展的现实情况,通过对浙江省城镇化发展与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供需分析,重点研究浙江省在新时期资源紧约束背景下综合交通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明确综合交通集约、绿色、高效、智慧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基于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方针,以四大都市区为主体,结合战略目标和发展策略,从综合交通客运方式结构转型、区域一体化交通设施整合、综合交通通道与走廊复合化构筑、综合交通枢纽空间整合、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衔接等多个方面来重点阐述紧约束背景下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区域治理日趋完善,交通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和挑战。从城际关系、枢纽格局、空间演变、供需关系、理念技术五个方面探讨长三角城市群交通发展新的趋势特征以及衍生问题。区域及城际交通体系层面,提出面向全局的交通资源优化配置和面向城镇群空间的城际客运交通系统整合两条路径;城市交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层面,提出交通与空间协同发展、交通系统整合提效、交通精细化管理三项策略;新理念下交通发展层面,提出促进低碳交通、应用新技术引导交通革新、主动适应新态势三类导向。最后,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内部各种交通方式(轨道、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等)之间以及公共交通方式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都需要整合规划。提出"枢纽分级、分区服务、线网分层、逐层展开"的公共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模式,进行综合开发及集中式立体化换乘组织的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整合模式,以枢纽内部协调调度、单线路协调调度、区域多线路协调调度三层次的调度系统运行模式,包含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的多模式多平台信息提供框架,以及一体化票制票价体系建设思路,从而实现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体化整合,提高系统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行政边界的壁垒成为区域(城市群或都会区)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区域治理措施对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国内外关于区域治理的理论基础,其共同点包含管制机构、渠道构建、激励因素等。梳理广佛同城发展脉络,对同城发展四个阶段的宏观举措和交通措施进行总结。以广佛同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城市规划、道路建设、轨道交通、公共客运交通等方面选择五个典型案例,以管制机构、渠道构建、激励因素为切入点进行剖析。从管理机制、参与主体、法律法规、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若干问题的思考与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交通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传统交通发展模式以及规划理论方法体系面临挑战。为应对新形势的变化,就当前城市交通规划中关于不确定性的应对方法、交通服务供给模式变革、综合交通体系结构重组、交通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构建、公交优先政策实施和公交都市建设、理性对待新业态的发展、智能交通发展,以及城市交通理论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需重点审视和值得商榷的战略方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  徐其华  潘军 《城市交通》2005,3(1):32-36
解决中心商业区的交通问题必须本着系统的观点,从中心区区位与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中心区的历史传统和规模、居民的出行特点、道路的交通组织、局部交通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指出城市中心商业区应解决的交通问题,提出了中心商业区交通规划的工作程序、内容以及对规划成果内容的建议。并以济南市中心商业区改造规划为例,以期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解决这一地区的交通难题。  相似文献   

7.
为支撑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基于交通物流与湾区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了湾区经济发展对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求,然后根据湾区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应用运输经济基础分析框架中的“产品-资源-网络”经济分析法和网络形态分层分析法,对交通物流资源进行了分类梳理。在此基础上,将湾区交通物流网络划分为设施网络层、信息装备层、服务组织层和政策体制层,从政府主动作为的角度讨论政府与其他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交通物流在规划统领、网络优化、信息共享、服务融合、政策协同等五个方面的发展思路,为各湾区结合自身实际,细化政策举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乡交通一体化是加快城乡融合,推动交通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交通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城乡交通基本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的交通结构模式主要由城市公交、城乡公交、农村客运按不同比例构建。根据四川省各地区的地形、经济发展现状,将其分为平原、丘陵、山区三种区域类型,然后针对这三种区域的特点分别探究各自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并提出确定四川省城乡交通一体化交通结构的关键在于从当地实际及其特点出发,将现有的三种交通方式统筹考虑,合理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程度,做到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日照市城市定位提升为区域中心城市和蓝色经济区副中心的背景下,为抢抓区域发展优势,促进日照市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建设,日照市开展了交通战略研究工作,着重突出交通引领和支撑作用.该研究深入分析了日照市的交通发展形势,系统提出了“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现代化一体化绿色交通体系”的交通发展目标,制定了“枢纽城市”、“内联外拓”和“绿色交通”三大发展战略以及一系列发展策略及近期行动,为日照市奠定了交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在对重庆城乡客运交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委五大功能区的总体部署,分别对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换乘枢纽在城乡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从线网布局、运营管理、政策法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层面提出了城乡公共交通体系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措施、票制票价政策、财政扶持政策、市场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龚星星 《城市交通》2009,7(5):49-55
介绍了芝加哥中心区交通规划建设情况,重点从道路网络、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等方面解读中心区交通体系,分析其交通出行特征以及所采取的交通发展策略。总结中心区交通发展的经验,认为解决城市中心区的交通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立体化的道路网络,倡导多元化交通方式,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等。  相似文献   

12.
陈科  戴志中 《城市交通》2011,(1):58-64,11
山地城市建筑项目的高强度开发与亟待改善的道路交通之间矛盾突出,亟须拟定道路交通改善与建筑项目开发一体化策略,促使建筑项目与道路交通协调发展。从建筑项目开发与交通改善措施的结合点出发,围绕减少道路交通量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两方面探讨道路交通改善的主要措施。总结了10项建筑项目开发与交通改善的一体化策略,包括用地控制、与交通设施结合等内容。最后指出,在城市道路交通与建筑项目的协同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可行性较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至2010年,深圳市自行车出行比例下降38%,未来如何构建自行车交通系统亟须探讨。首先通过对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出行需求与特征、公众意见调查等分析,指出自行车道、停放设施不完善是导致自行车出行比例低的主要原因。基于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影响因素及前景分析,结合深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提出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重点从区域差异化发展、自行车道网络、自行车道、自行车停放设施、公共自行车以及电动自行车六个方面阐述构建与公共交通和谐发展、骑行环境友好的深圳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泊位需求预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已有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对泊位供给和需求重新进行分类,明确了中心城区停车泊位需求预测的重点。着重探讨了交通政策、泊位共享策略两个因素对停车需求的影响,明确了二者在停车需求预测流程中的作用。结合综合交通规划预测数据,最终形成中心城区停车泊位需求预测框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为例,运用这一思路对其泊位需求进行预测,得到不同分区的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泊位需求数量。  相似文献   

15.
深圳、香港共同发展国际性城市需要国际交通枢纽体系的强力支撑。首先介绍了深港都市圈交通发展现状,并由此总结存在的问题。围绕深港共建国际交通枢纽城市的战略目标,制定深港共建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国家级铁路枢纽的对外交通体系发展策略以及高度一体化的内部跨界交通体系发展策略,并紧密结合深港都市圈空间格局及交通发展态势探讨深港交通合作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交通结构合理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柳  刘莹 《城市交通》2013,(6):66-74
在交通需求总量保持高速增长,而道路资源能力扩充有限的背景下,交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交通资源的配置方式以及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首先总结北京市交通结构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征。然后,系统梳理国际大城市三种典型的交通发展模式及策略。在此基础上,针对北京市交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相应提出交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和承载力、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和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7.
付晶燕  赵一新  张国华 《城市交通》2012,10(6):28-35,57
为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满足居民和游客双重出行需求,三亚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从管理体制、规划方案、规划对策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首先,分析了三亚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旅游主导性和服务水平低的现状特征。针对旅游交通主导的特点,规划引入当量人口的概念,提出将旅游人口折算成当量城市人口。然后,充分考虑旅游人口的交通需求对城市交通系统带来的额外负荷,提出"票运分离、游运整合、运力整合、站运分离、网络整合"的规划对策及相应的管理体制。同时,还提出了旅游集散中心、枢纽和场站、公交线网等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共享单车的兴盛和分享经济理论的产生,为研究后汽车时代的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启示。指出城市交通体系的转型需要从关注物即交通设施增长转移到关注人的移动。针对值得关注的四个关键问题展开详细探讨。一是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出行需求的满足总是要求交通设施成比例增长;在分享经济的情景中,有可能实现出行需求满足与设施建设的脱钩发展。二是对交通工具进行技术改进,无法解决消费规模扩张导致的反弹效应问题,需要系统变革和社会创新,发展共享出行就是这样的案例。三是城市交通体系的转型以共享出行为导向,则有可能用较少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解决增长的城市出行需求问题。四是共享出行系统的建设需要与公共交通系统、共享空间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9.
出行者信息系统的建立加强了出行和交通系统之间的联系,使得活动出行决策形成一个动态决策调整过程. 在分析信息作用下的活动出行需求变化的基础上,以信息对出行者的短期决策影响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市居民出行的SP调查数据,探讨了出行者出发时间、出行方式、路径选择决策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虑出行者对信息持有的态度等影响因素,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出行者决策行为的内在联系. 结果表明,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与出发时间及路径选择之间密切相关,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则相对独立. 研究结论可为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及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空间结构多情景假设下的交通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在空间规划上长期坚持多中心结构,但在土地资源紧张和机动化交通需求激增的情况下,其城市空间发展趋势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对深圳市空间发展趋势开展多情景假设下的交通评估。在探讨快速轨道交通对多中心空间结构引导作用的基础上,构建单中心极化发展和多中心均衡发展两种空间结构情景,以及有无快速轨道交通两种交通方案。从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环保低碳、以人为本、关键走廊交通需求四个方面选取交通评估指标,定量化评估四种情景对应的交通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空间结构对评估指标的影响远大于快速轨道交通的影响,而快速轨道交通主导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是深圳市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