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沥青常规性能试验方法,确定微波活化废胶粉的最佳活化条件以及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制备时的搅拌速率、时间、温度和胶粉目数。最终确定在胶粉掺量为15%的前提下,活化胶粉改性沥青实验室制备工艺为:干燥胶粉粒径采用80目;150 g胶粉最佳微波辐射条件为微波功率300 W 3 min 20 s,搅拌温度180℃,搅拌速率6 000rpm,最佳搅拌时间为60 min。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正交实验对耐高温型胶粉改性沥青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其配方及制备工艺为:100份基质沥青中加入软化油0. 6份、SBS2. 5份、橡胶粉21份及软化点增强剂5份,在195℃下搅拌35min,以1000r/min的速率上升至7000r后保持剪切7min,之后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稳定剂0. 4份,适当搅拌后重复剪切步骤。采用该配方及工艺制备出的耐高温型胶粉改性沥青综合性能较为优异。  相似文献   

3.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斜胶胎和子午胎两种废胎胶粉作为改性剂,对20、40和80目3种粒径以及20%掺量下改性沥青进行了常规性能、动态剪切(DSR)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系统研究了废胎种类、胶粉粒径对改性沥青高温和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热分析(DSC)试验方法,分析了20%胶粉掺量下胶粉粒径对沥青的改性效果和胶粉改性沥青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掺入废胎胶粉后的沥青,其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和抗疲劳等性能改善明显,斜交胎胶粉的改性效果优于子午胎胶粉;较大粒径的胶粉对沥青的软化点、抗车辙因子、弹性恢复改善效果较好,而低温性能与胶粉粒径小的改性沥青相当。综合性价比,建议采用斜交胎胶粉,胶粉的最佳粒径为20目,掺量为20%。  相似文献   

4.
刘敏 《交通标准化》2014,(14):174-178
胶粉掺入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橡胶改性沥青室内加工方法(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胶粉掺入量)试验研究,确定了橡胶改性沥青的最佳反应时间为60min,最佳反应温度为180℃,最佳胶粉掺量为18%。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改性材料、制备工艺、作用机理及性能。改性材料与制备工艺会对复合改性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应控制胶粉、SBS与改性剂的类型及掺量,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采用高速剪切法,应采用合理的制备温度与剪切速度。胶粉与SBS在沥青中进行溶胀、脱硫、交联等物理作用后,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集合了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的部分性能优势,相对于基质沥青性能有大幅度提升。鉴于复合改性沥青已取得长足研究进展,需进一步探索生产与施工工艺,优化存储稳定性和各方面性能。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废轮胎胶粉及基质沥青的组分及结构,提出了胶粉改性沥青的改性作用机理,即胶粉体积熔胀、凝胶膜连接、脱硫、降解、加劲机理;然后从胶粉颗粒的粒径、掺量、基质沥青等级等方面对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做影响性研究,通过大量对比试验后确定的最佳胶粉粒径为40目,掺量为外掺20%,基质沥青采用70#A级沥青;根据胶粉改性沥青的特性确定了与之适应的加工工艺;最后通过对在上述加工工艺、制备工序及参数下制备的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常规指标及SHRP指标性能检测,结果表明此胶粉改性沥青优良的性能,可以用来指导现场生产。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胶粉改性沥青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介绍了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分析了影响胶粉改性沥青的几种因素,包括混合温度的影响、混合时间的影响、不同品种胶粉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胶粉加入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采用试管法和MAST法的废胶粉改性沥青、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以及掺入稳定剂后的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能试验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辐射手段将废胶粉表面进行活化,有利于提高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稳定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存储稳定性;试验容器的容积增大对提高废胶粉改性沥青和活化废胶粉改性存储稳定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采用试管法和MAST法的废胶粉改性沥青、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以及掺入稳定剂后的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能试验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辐射手段将废胶粉表面进行活化,有利于提高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稳定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存储稳定性;试验容器的容积增大对提高废胶粉改性沥青和活化废胶粉改性存储稳定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采用试管法和MAST法的废胶粉改性沥青、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以及掺入稳定剂后的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能试验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辐射手段将废胶粉表面进行活化,有利于提高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稳定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存储稳定性;试验容器的容积增大对提高废胶粉改性沥青和活化废胶粉改性存储稳定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对沥青结合料的特殊性能要求,通过对不同掺加比例的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橡胶粉掺量,并对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进行了测试,以说明橡胶粉加入到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中不会影响其施工流动性.分别采用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和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作为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在高、低温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作为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用沥青结合料,可以达到同等材料使用要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宋勇 《交通标准化》2012,(22):11-14
制备了普通橡胶沥青与脱硫橡胶沥青,并对不同掺量的两种橡胶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对比,最后选择合适的胶粉掺量进行了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评价.研究表明:经过高速剪切工艺,大颗粒的脱硫橡胶颗粒在沥青里大多分散成无明显颗粒的细小物质,而普通橡胶粉剪切后基本保持原有颗粒核心;与普通橡胶沥青相比,脱硫橡胶沥青的高温粘度低,但其他性能指标大多不如普通橡胶沥青;胶粉掺量的增加对普通橡胶沥青性能提升明显,而对脱硫橡胶沥青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王城  李浩 《交通标准化》2012,(10):32-34
废旧橡胶颗粒改性沥青混合料需要采用骨架密实结构。推荐使用SMA沥青混合料,橡胶颗粒宜选用2.36mm~4.75mm的级配,掺量宜控制在2%~3%。橡胶颗粒对沥青混合料的改性主要体现在增强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废轮胎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将废塑料(PP、PVC)制成颗粒或粉末与废轮胎胶粉一起添加到基质沥青中,通过物理和化学等加工工艺制成废塑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对两种复合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废聚丙烯-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沥青胶结料的高温粘度,同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由于胶粉改性的沥青具有良好的高低温稳定性、抗老化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并且可以解决大量废旧轮胎的处理问题,因而橡胶沥青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不同胶粉规格、不同胎源、不同胶粉掺量、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多种对比试验,探索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初步了解橡胶沥青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比研究了干法(维他法)和湿法橡胶沥青施工工艺及其混合料性能,说明维他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有其优越的路用性能。通过对衢南高速公路试验路段的铺筑,确定了混合料合理的施工工艺,为维他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在黄衢高速公路中的推广应用积蓄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采用Malvern动态剪切流变仪, 在应力/应变2种荷载控制模式下对9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岩沥青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和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RA/CRCMA)进行了时间扫描疲劳试验; 采用5种疲劳失效定义方式确定了改性沥青疲劳寿命; 使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了改性沥青疲劳破坏判定指标的适用性; 采用推荐指标对比分析了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归一化动态模量确定的指标独立于荷载控制模式和沥青种类; 基于相位角和累积耗散能比确定的指标显著依赖于改性沥青种类和荷载控制模式, 且不具备普适性; 基于耗散能变化率确定的指标仅适用于应力控制模式的疲劳寿命判断; 基于简化耗散能变化率确定的指标受沥青种类影响较小, 对本研究所有试验沥青均具有较好的疲劳寿命评价效果; 归一化动态模量和简化耗散能变化率确定的指标在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的相关系数高达0.94, 平均绝对误差低于20%, 展现出了较好的相关性及等效的疲劳寿命排序结果, 由于其计算简单, 定义明确, 因此, 推荐其作为时间扫描疲劳试验中检测沥青疲劳失效的判定标准; 采用推荐指标对本研究试验沥青的疲劳寿命排序可知, 添加18%胶粉和5%岩沥青的RA/CRCMA在应力/应变2种控制模式下均展现出较优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抗低温开裂能力和耐久性能等主要技术性质均与沥青的感温性有内在的联系,因此,通过对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进行研究,得出适合于橡胶粉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胶粉改性沥青桥面防水层具有抗高低温性能好、抗施工损伤特性好、具有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和水泥混凝土桥面板黏结性能好、环保等优点,利用黏弹性力学原理对设有胶粉改性沥青防水层的铺装结构进行受力特性分析,研究了防水层厚度、桥面铺装层厚度对桥面铺装结构抗剪性能的影响,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符合良好.分析结果表明:随防水层厚度增加,最大剪应力值τmax会增大;随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度增加,τmax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13cm时产生的τmax值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