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城市的本质出发,研究城市的发展趋势;发现人口不断向大城市聚集并且超大城市最终将发展成为大都市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发展策略应放开人口限制,通过超大城市辐射作用大力发展都市区。最后以广州为例,探讨大都市区的发展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翔 《交通与运输》2011,27(2):36-36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的进程加快,全国各大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如何看待城市的交通拥堵,如何治理城市的交通拥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栏目就此议题开展讨论,并结合近期北京、广州、成都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缓解城市拥堵的改善措施与政策,以及上海的交通状况,提出各自的看法,以期为大城市的交通"治堵"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大城市交通:问题与对策——论TDM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面临着的最大课题之一。我国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的急剧扩大,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大城市交通问题。在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集中体现在道路拥挤、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占用土地等。本文通过分析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其根源,从解决对策角度重点论述TDM(交通需求管理)在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韩存玉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3):107-107,109
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面临着的最大课题之一。我国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的急剧扩大,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已存在的城市交通问题。通过分析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其根源,从解决对策角度重点论述ITS(智能交通系统)在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一系列城市正处于向超大城市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设公交都市已经成为摆脱超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必经之路。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剖析广州市百年来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回顾梳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同时解构公交都市的内涵,总结广州市公交都市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比国内外先进案例,指出广州市公交都市建设在公交运力、公交路权、车站覆盖和车站衔接上存在不足。以广州市公交都市建设经验为基础,从公交都市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四个方面出发,建议将多元化、协调化、人性化、灵活化作为超大城市公交都市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上海"十二五"城市发展的重点将转向郊区,建设新城.现就新城交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一、新城的功能定位"卫星城"的概念由恩温于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的.它是一个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是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和不断蔓延的一个重要方法.卫星城的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又称母城)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功能的疏解,因此,出现了工业卫星城、科技卫星城甚至"卧城"等类型,成为中心城市的一部分."新城"的概念从20世纪40年代中叶开始使用.在新城中,居住与就业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等配套设施,满足新城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独立城市.新城更加强调独立性,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人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发展成为关乎民生的多学科综合的社会问题,单一层面的交通治理措施逐渐失去作用。以国内主要城市详实的交通数据分析大城市交通的基本特征,提出城市空间综合利用、发展目标导向性交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层次方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郭继孚  刘莹  余柳 《城市交通》2011,9(2):8-14,6
随着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的难题。在总结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城市交通拥堵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国际大城市在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小汽车数量及使用控制、公共交通及绿色交通方面的拥堵治理经验,提出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应对策略的建议。最后指出,大城市交通问题并非无药可救,关键要把握好治理交通问题的历史时机,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建立和谐的人车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精准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特质,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用数据说话、立足数据思维是实现精准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就城市治理而言,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是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也是完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交通规划信息平台是交通数据底盘的载体,也是IT技术、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技术的试验田。平台建设经历了从表单数据库时代到数形结合的地理信息系统时代,目前已发展到大数据和云平台时代,数据源、分析处理技术、表达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此情形下,结合交通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做好交通规划数字化应用平台建设是新形势下城市交通规划变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顾煜 《交通与运输》2009,25(2):8-10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部分大城市正在向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转变。交通体系建设有效支撑了城市空间的拓展和优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特点、规划理念和方法正在经历巨大变化。本文以上海为例,归纳一些特点和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伴随城市功能提升与内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国超大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对长远的发展战略做出优化调整。通过解读纽约、伦敦、东京、首尔等国际大都市新一轮城市战略规划报告,总结各大都市未来10~20年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导向与相关策略,指出其战略共性,包括加强枢纽对外服务辐射能力、实现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为市民提供高品质和安全的交通服务等。结合对中国超大城市交通发展特征与趋势的判断,从枢纽功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管理5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进入上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发展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共识,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宏伟规划和计划,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国家也首次将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列入"十五"计划.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从政策上和发展战略上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出的战略指导意见,这使得众多大城市面临着轨道交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共享单车停车管理的新兴技术手段,电子围栏在各大城市越来越受到关注.首先,介绍共享单车管理政策下电子围栏的技术背景,界定电子围栏的基本概念,说明电子围栏的运行规则;其次,通过梳理电子围栏在各大城市的应用情况,以北京、上海、厦门等典型城市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电子围栏的划设办法和停车位供给情况,系统总结在设施布局规...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城市群战略背景下,以区域规划、设施互联互通和现行政策体系为基础,甄别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探索治理语境下的发展对策,对于强化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均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省为例,聚焦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治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重点围绕跨区域交通一体化协同治理与数据公开共享机制驱动交通治理两大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城市群战略背景下城市交通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和应对策略。以制度建设为多元利益协调赋权,以数据治理为交通治理主体赋能,以点带面,推动超大城市综合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与提升。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2008,(12):4-5
随着我国进入快速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城市发展、人口聚集,交通量的快速增长,使空间土地稀缺与交通设施建设的矛盾愈加突出。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实践看,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通行能力大、速度快捷、安全可靠的技术优势在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己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工具,在曼谷、墨西哥城等发展中国家大城市也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大多从城市人口平均特征出发进行研究。然而在市场的作用下,受收入、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社会阶层在城市空间中的居住和就业选址(城市的社会空间)存在差异。这是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缓解交通拥堵等很多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源之一。从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新增人口和中低收入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入手,分析大城市通勤出行距离快速增长导致的交通拥堵、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困难等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因。提出大城市空间应基于分区模式构建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并提出对应的交通系统,实现大城市交通低碳和公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与我国大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华培 《城市交通》2005,3(4):39-43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大都为单中心的同心圆结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种结构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在分析我国大城市的空间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比较了几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提出多中心分散组团式结构是我国大城市的发展方向。而轨道交通是实现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对以轨道交通促进大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国城市飞速发展,城乡人口流动频繁,城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依据城区常住人口规模提出中国城市划分标准:小城市的市区常住人口为50万以下,中等城市为50—100万,大城市为100—500万,特大城市为500—1000万,超大城市为1000万以上。《2016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指出,截至2015年底,中小城市能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面积  相似文献   

19.
邓平  张玲 《城市公共交通》2007,(2):19-19,23
我国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2000年达到3.88亿,已经超过了总人口数的30%,到2010年或稍后一些年份,预计将达到6.5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50%左右.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到2000年已经发展到37个,其中超过200万的超大城市就有14个.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城市绝大多数居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出行依然离不开相对经济、安全的公交方式.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交通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特别在人口集聚的大城市,有限的时空资源无法全面满足不同主体的各类出行需求,科学的交通政策制定非常必要。交通政策的主体在于政府,核心在于选择,价值取向是追求整体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以后,上海在城镇化、机动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交通特征和所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公共政策与治理的视角剖析不同发展阶段上海交通政策设计背后的价值取向、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同时,结合个体机动化管理、公共客运服务等重大交通政策的发展沿革,探讨政府管理、市场手段在管理实践中的利弊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