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一个勃勃生机、充溢活力的企业,一个与时俱进、勇弄创新发展大潮的企业,一个以人为本、一心为民的企业——徐州公交,时刻不忘服务社会、服务市民的初心和使命。1绿色公交——低碳交通环保,绿色出行缓堵徐州公交克服资金紧张等困难,每年购置约200台低碳环保、舒适度高的LNG、油电混动、插电、纯电等各类新能源环保公交车,努力改善乘客乘车环境,降低尾气排放,助推徐州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是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着眼点,从推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可持续交通的内涵,通过分析拉萨推进交通可持续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生态交通发展理念、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完善生态交通规划、加强智能交通建设的具体对策,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建设绿色交通省道路运输业应在制定行业绿色发展规划、加快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建设低碳道路运输体系、促进社会低碳交通选择等方面制定对策,并提出了推进绿色交通省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此,《指导意见》要求,推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BRT)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鼓励购置能效等级高的交通运输装备;加快推广节能与清洁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西宁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团委于3月9日组织公交集团公司机关、大美旅游公司、西宁公交后勤服务公司团员和青年员工,开展以"学习雷锋、奉献他人、绿色低碳生活、提升公交形象、宣传公交文化"为宗旨,以"低碳交通、绿色出行"为主  相似文献   

6.
加快发展绿色交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交通运输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绿色低碳循环公路建设是发展绿色交通的重要方面。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2013年11月28、29日,以“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为主题的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会上,来自公路建设生态环保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本期《交通标准化》收录部分会议代表的发言和论文予以刊载,旨在发挥媒体的作用,促进公路建设生态环保技术成果的传播与交流,支持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依据环境保护原则、协调发展原则、低碳生态的原则,构建了中原经济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以绿色理念统领中原经济区交通规划,加强绿色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核心区“十”字型交通运输骨架,加快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中原经济区综合绿色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哥本哈根会议使"低碳经济"这个词火爆地出现在在各种时髦场合和媒体上,公共交通对于城市的畅通和节能减排的作用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政府从理论上也开始重视公共交通的作用。为了实现低碳交通,公交企业纷纷"被使用"各种品牌的"新能源"客车,因为只要使用了“新能源”客车,就被冠以绿色公交,  相似文献   

9.
曹伯虎 《城市交通》2013,(1):67-71,4
低碳交通体系已是大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趋势。为了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天津市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计量了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碳排放水平,同时,比较了国内同规模城市的交通结构,认为天津市的交通结构具有低碳发展优势。为了保持和继续优化这种交通结构,天津市通过采用高度混合的用地布局缩短出行距离,通过道路建设的理性回归保护非机动交通方式,通过合理的交通政策支持公交发展、合理限制小汽车使用,从而引导并促进高排放方式向低排放方式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专题导读     
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新形势下,特别是面对城市交通拥堵的严峻形势,绿色出行和低碳交通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如何建立以高品质的公共交通为骨干、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补充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促进城市紧凑、高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与交通规划、建设及管理所面临的关键课题。营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和谐交通与可持续交通发展要求和低碳交通发展理念,研究了在构建和谐交通与可持续交通规划中如何践行低碳交通发展理念,为和谐交通与可持续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化普 《城市交通》2009,7(6):23-27
围绕如何实现绿色交通的问题,首先辨析了城市可持续交通、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内涵,相互联系与区别。探讨了绿色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以及规划原则及要点,指出应注重绿色交通系统的内部优化、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共生。提出从调整城市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实施公交优先、完善道路网络、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到改变出行者观念与行为等方面推进绿色交通的措施建议。最后,指出未来城市与城市交通的理想模式,即“生态城市”和以公共交通为主、自行车和步行为辅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3.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也是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发展“低碳公路”是我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公路全寿命周期理念以及绿色低碳公路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将全寿命周期理念与绿色低碳公路建设相结合,并以云南麻昭绿色低碳高速公路建设为例,阐述了在公路建设各阶段中节能减排的方法,论证了在全寿命周期理念下绿色低碳公路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杨涛 《城市交通》2010,8(1):1-5
2009年城市交通领域大事纷呈、腾挪跌宕。面对严峻的机动化现实和空前绝后的投资拉动大背景,从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交通政策与公众利益、交通安全与法制意识、学术研讨与交流、低碳交通等不同侧面,多层次和多角度地对城市交通领域过去一年内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行业热点与重点问题一一进行梳理及点评,涵括了对许多问题的切实担忧与深入思考。最后,指出低碳与绿色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希望和曙光,并应根据科学、民主和依法的原则对城市交通问题进行理性与智慧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发展绿色交通被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途径。文章通过分析绿色交通的基本内涵以及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关系,以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为例,探讨基于土地利用的绿色交通发展策略,并提出扬州市绿色交通系统规划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6.
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大城市的交通发展经验,从初期的大规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再到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应用以及对绿色交通的关注,指出只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辅之以需求管理政策才能解决交通、环境、能源等问题。在分析北京交通发展战略以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成效基础上,探讨了“公交城市”的发展模式,明确了“公交城市”的内涵以及必须体现人文、科技和绿色的理念。最后,提出建设“公交城市”的相关措施,包括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完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构建物流配送体系、推进交通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李琼  李燕霞 《交通标准化》2014,(24):128-132
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是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以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视角,从我国交通运输行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面临的形势,从交通运输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分析、执法行为的规范化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田晓燕 《北方交通》2012,(4):153-156
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共同构成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科学客观分析通道内的运输需求总量和运输方式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协作关系是准确预测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的必要前提。以桓仁(辽吉界)至丹东(古城子)高速公路为例,探讨应用综合运输分析进行公路交通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的思路和方法,为公路建设项目的交通量预测提供可靠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王鹤  孙兴堂 《交通标准化》2014,(11):25-28,32
随着低碳城市、低碳交通等概念的提出,慢行交通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国内陆续开始探索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方法.以镇江为例,基于其山水花园的城市定位,分析该定位下步行交通系统的特性,在充分发挥山水资源城市优势的基础上构建镇江市步行交通系统,并对步行交通的断面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徐建刚 《城市交通》2010,8(6):54-60
引导市民出行方式转变和交通管理创新是解决城市交通和碳减排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南京的无车校园、上海的自行车道网络系统和重庆的公共大电梯三个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三种不同公共空间环境中,以不同低碳交通创新方式对城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进行优化创新设计的模式,介绍了案例背景并分析设计特点和创新价值。最后,进一步挖掘案例创新设计蕴含的价值意义,分析表明:市民出行方式的转变不仅对低碳城市和低碳交通有重要贡献,而且对市民自身素质、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以及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