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结论因其自身的性质和功能,在证据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结论的科学性认证审查,是运用鉴定结论解决交通事故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发挥案件中其他一些证据的证明力、有机地组成整个证据锁链、正确认定事故的前提条件。它不仅能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而且在非诉讼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移动护栏防护装置的使用,使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杜绝了由此引起的连带诉讼案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真正实现了高速公路高速、高效、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代表人诉讼之替代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代表人诉讼并非是通常意义上的群体诉讼。民事审判权权威不足、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困难等因素制约着代表人诉讼制度机能的发挥,使其陷于休眠状态。阶段性发展是代表人诉讼制度改革的必然过程,为此,在立法和实践中有必要以试验性诉讼、共同诉讼和诉讼外方式替代现行的代表人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高校房地产权属纠纷案例的剖析,阐述了如何正确运用法律,保护所有权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该案件错综复杂,涉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等多种法律形式,着重强调了诉讼证据和诉讼时效在案件审理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两既相互独立,又互为作用。  相似文献   

5.
吉军晓 《江苏交通》2003,(10):43-44
一起因汽车“大吨小标”引起养路费征收诉讼案件,从案件判决结果得到的启示;分析依法行政、加强法规宣传解释、增强法规间的协调统一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出现涉案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逃跑或者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等情形时,案件将处于不立案、诉讼中止或者终止的状态。在这些诉讼状态下,如何处理涉案的非法财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背景下,构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似乎成了一个没有争议的选择。然而,该制度在理论上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只有适当将物的处理与人的处理相分离,完善我国的刑事没收程序,才是当前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山东法制报》2010年1月28日头版以“处罚无证据,青岛交警当被告”为题,报道了2008年发生在岛城的一起司机被指闯红灯而怒告交警的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8.
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特定类型的海事纠纷可由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但现行海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在案件类型、可协议选择的管辖法院范围、数量、管辖协议形式及默示协议管辖等方面存在着若干问题,应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的方式在我国建立完整、严密的协议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受所在单位委托,作为代理人参与办理了两起涉路诉讼案件。这两起案件都是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以公路养护与管理存在瑕疵为由,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公路管理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受案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先后判决公路管理机构胜诉。一审宣判后,两案原告及其他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现判决都已生效。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认定的现状 (一)事故当事人责任认定的性质 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办理分为两个阶段:一为由交警执行的事故处理阶段,包括调查取证、事故认定、行政处罚、民事调解;二为由法院执行的诉讼与审判阶段,包括民事、刑事的诉讼与审判。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纠纷是现代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结果,而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快速转型及伴随的政策调整也引发了群体性纠纷的大量出现。群体性纠纷的解决关乎权利保障和社会稳定,这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但中国群体纠纷的解决出现异化,法院对群体诉讼的实施表现克制,行政主导的纠纷解决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法院的司法能动应表现为完善群体诉讼相关制度,推动并积极参与建立协调运作的群体性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大调解为中国提供了群体性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协调运作的平台,也为中国的司法能动释放了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中美钢铁案所引发的不仅是人们对案件结果的关注,同时,也使人们想通过本案的解决来进一步了解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运作过程。与其它国际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相比,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有其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其中的执行制度。如何去熟悉并很好地利用这一机制,这是每一个世贸组织成员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从中关钢铁案的发生到解决,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是如何娴熟地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来协调它的许多对内对外政策,以及该机制中的执行制度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足。同时,我们也会对今后如何处理中国与其它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纠纷多几分思考。  相似文献   

13.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在司法处理上标准迥异,往往是相类似的案件却出现大相径庭的判决结果,这其中又集中体现在精神损害赔偿和死亡赔偿金方面判决结果差异甚大。笔者认为,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属侵权之诉的应适用《民法通则》,即适用《解释》并参照《条例》、支持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和死亡赔偿金等诉求。  相似文献   

14.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DSM) has long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China’s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 Thus, this paper is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DSMs of China’s established FTAs from a legal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regime study, which leads to the finding of a co-existence mode of formal and informal DSMs in China’s FTA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uch a choice.  相似文献   

15.
论完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繁简分立是从总体上提高诉讼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提高诉讼效率,必须改革和完善民事诉讼的简易程序,解决“简易程序不简易”、“普通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请求权概念产生之前,罗马法尚以诉权为诉讼标的,民法请求权概念自其产生之时就与民事诉讼标的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系。早期只有给付之诉一种诉讼形态,人们认为诉讼标的就是民法请求权。随着请求权竞合现象不断出现以及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的产生,民法请求权和诉讼标的之间的关系开始剪不断理还乱,在不同的诉讼标的理论中,民法请求权地位各异。在当前各国学理、立法和实务的主流观点中,请求权仍然是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环境纠纷日益涌现,公众环境权不断受到侵害的今天,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环境NGO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以及环境NGO自身存在的不足,对环境NGO在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司法程序公正得以保障的物质基础是充沛的司法资源.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诉讼成为解决争端的主要方法,诉讼率日益增高.当诉讼爆炸与司法资源稀缺的矛盾突兀的呈现时,法律制度必须成为"一种配给制度".然而,法律资源配置的不充分、不平衡,使司法审判人员拥有不同的法律资源,当事人不能平等地享有法律资源,各方参与者徒具形式上的平等参与机会,在实质上却不具有平等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弱势群体因自身或社会的原因失语于司法资源配置的利益博弈,往往以被排挤者的面孔出现在我们周遭,并以体制外的诉求表达途径来拷问这个市场的合理性.因此,合理的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应当成为司法公正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