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侧面碰撞法规对车门强度有明确的要求,车门作为车身的主要部件之一对汽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在Hypermesh中建立了Taurus轿车车门有限元模型,参考侧面碰撞法规对车门进行侧面碰撞模拟分析。并对车门结构进行改进,探讨了相应的轿车侧面碰撞安全性改进措施,通过对研究方案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车门的抗侧碰性能。  相似文献   

2.
根据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可知,汽车侧面碰撞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40%;造成重伤或致死的交通事故中侧碰事故占30%~40%。对中美两国汽车的侧面碰撞标准在试验的方法和部分重要指标上进行对比分析后得知,我国汽车碰撞标准仍相对宽松。为了保证我国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良性全面发展,引进碰撞形式差异较大的美国碰撞标准对我国车辆进行适应性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某SUV在100% 正面碰撞事故中的耐撞性,基于ANSA建立某SUV整车正面100% 碰撞仿真模型.依据《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法规中正面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进行碰撞分析,以B柱加速度、车门变形量、保险杠变形量、前围板侵入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对车身耐撞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保险杠与前纵梁变形良好,是碰撞过程中主要吸能部件;左右两侧B柱最大加速度分别为35 g、38 g,满足碰撞要求;门框变形量分别为22 mm、14 mm,满足变形要求;前围板最大侵入量为153.1 mm,超出目标值,需要进行结构或强度的改进和优化,并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modeFRONTIER和MADYMO 2种优化软件,以汽车侧面碰撞时驾驶员胸部伤害指标最小、盆骨侧向加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优化目标,建立汽车内饰结构和缓冲泡沫的仿真模型,对汽车驾驶员侧车门内部侧面缓冲泡沫的刚度匹配进行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合理匹配该缓冲泡沫的刚度,可以明显减小汽车侧面碰撞对驾驶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某款纯电动SUV保险杠在低速正面碰撞工况下的耐撞指标,提高其耐撞性能。首先依据RCAR保险杠低速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建立某纯电动SUV正面全宽低速保险杠碰撞有限元模型;其次,从防撞梁、吸能盒的吸能和变形以及车体损坏情况等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防撞梁强度不足,导致吸能盒未发挥低速吸能效果,风扇受到挤压。最后从防撞梁截面型式、材料,厚度3个影响防撞梁强度的因素出发,提出3种优化改进方案。研究表明,方案3防撞梁低速碰撞耐撞性最好,在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同时满足了RCAR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侧面碰撞事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仅次于正面碰撞,而致伤率居于第一位.文章对道路侧碰事故伤亡原因进行分析,包括车辆侧碰的事故特征、车内乘员伤亡类型、伤亡原因,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论证了车辆发生侧碰事故后的运动情况,最后总结了不同侧碰情况下车辆乘员的死亡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车辆侧面安全性的新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7.
参照Euro-NCAP侧面柱碰撞法规,用Hypermesh建立轿车侧面柱碰撞的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软件对车身结构侧面抗撞性能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柱碰撞形式的车身结构响应,并对车体结构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改进前后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车侧面抗碰撞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车体的侵入对乘员带来的伤害,可为我国实施侧面柱碰撞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前保险杠是汽车正碰主要吸能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的耐撞性与安全性。针对汽车碰撞过程中前保险杠的大变形和非线性接触问题,建立了某款国产轿车前保险杠(包括:保险杠、吸能盒和纵梁)与刚性墙碰撞有限元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塑性材料本构模型和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法对其碰撞过程进行动态仿真,获得了保险杠、吸能盒和纵梁的变形情况、能量变化情况以及碰撞力曲线。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正确性。结果表明,槽型诱导结构比盒型诱导结构更容易诱导纵梁产生褶皱变形,且碰撞力曲线随纵梁的褶皱变形产生波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预制装配式防撞墙拼装界面在汽车碰撞事故中的表现,采用动态非线性理论对汽车-防撞墙耦合体系进行了ABAQUS有限元分析,先确立了碰撞体系模型,以最大动态变形量、峰值冲击力为指标,通过碰撞条件的变化,采用单一变量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在碰撞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和不同碰撞角度的情况下防撞墙对抗冲击性能的规律影响,分析验证此种连接的可靠性,为装配式防撞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车辆碰撞圆头式和地锚式端头时会发生恶性事故,故建立车辆碰撞端头的有限元模型,从侧面和正面碰撞两个角度对端头进行安全评价,分析事故形态和原因,以为新型端头的开发研究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正面碰撞圆头式端头时,会发生波形梁板刺穿车体的事故;正面碰撞地锚式端头时,会发生翻车甚至翻滚的事故;侧面碰撞圆头式端头时,会发生车辆冲开护栏的事故;侧面碰撞地锚式端头时,会发生车辆翻越护栏的事故。通过对事故形态的分析,得出圆头式端头面积小且不能移动是波形梁板插入车体的主要原因,立柱不可倒伏是车辆加速度超标的主要原因,端头锚固力不足是车辆冲开护栏的主要原因,车辆爬升地锚式端头是翻车的主要原因。建议开发的新型波形梁护栏端头,能够沿波形梁板移动,与端头连接的立柱可倒伏,同时新型端头能够为标准段提供足够的约束力。以此为基础开发的新型波形梁护栏端头已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8月5日,河南省郑州市发生了一起惨烈车祸,事故致使年轻妈妈和七八月大的双胞胎宝宝不幸遇难。由此,安装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再次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交通部发布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有将近2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造成的,儿童安全座椅就是其一。据有关专家介绍,汽车时速50公里时发生碰撞,对10千克左右的幼儿冲击力高达300千克,容易致孩子受伤甚至死亡。儿童安全座椅是专门针对儿童以下体形及解剖  相似文献   

12.
安全气囊是汽车约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安全气囊在碰撞事故中能够很好的保护乘员,在车辆安全系统的开发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安全气囊匹配试验.汽车正面安全气囊匹配试验主要包括100%重叠正面碰撞试验、40%偏置碰撞、30.角碰撞、正面柱碰撞和钻入碰撞等.在气囊的匹配试验中,需要对气囊展开的时间特性进行分析,以便不断优化约束系统的设计,达到在交通事故中保护车内乘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LS-DYNA的汽车前纵梁碰撞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立足于乘员的安全保护,前纵梁是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正面碰撞性能的重要部件。利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对长安微型车的前纵梁的正面碰撞进行了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前纵梁的结构进了优化设计,比较了改进前、后前纵梁的吸能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前纵梁的碰撞特性得到了加强,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整车耐撞性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侧面碰撞在实际交通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研究侧面碰撞对于保护乘员安全是很重要的。改善车辆结构以减少乘员伤害情况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改善B柱的结构对侧面碰撞的影响很大。而通过对两辆车B柱更改前后侧面碰撞乘员伤害情况的研究,提出“合理的B柱结构可以降低乘员伤害指标”的结论,可以使车辆在不安装气囊的情况下,降低对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碰撞交通事故再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摩托车与汽车正面碰撞及直角侧面碰撞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为交通事故再现推算碰撞速度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侧面碰撞在实际交通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研究侧面碰撞对于保护乘员安全是很重要的.改善车辆结构以减少乘员伤害情况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改善B柱的结构对侧面碰撞的影响很大.而通过对两辆车B柱更改前后侧面碰撞乘员伤害情况的研究,提出"合理的B柱结构可以降低乘员伤害指标"的结论,可以使车辆在不安装气囊的情况下,降低对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防撞墙是桥梁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防止汽车驶离公路、确保车辆和乘客的安全以及防止事故所造成的损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运用ABAQUS建立了碰撞体模型,对汽车—防撞墙碰撞的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有限元模拟中以碰撞速度、加速度和碰撞能量作为研究变量,并制定了时程曲线,研究不同撞击位置下防撞墙的破坏过程,验证此种装配式混凝...  相似文献   

18.
汽车肇事事件涉及正面碰撞概率极大,通过对正面碰撞的形式、机理的研究,应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对分析和防止车辆事故及其减轻损害程度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是汽车上安装的一种安全辅助保护系统。其作用是当汽车的前轮受到强大冲击时,能使驾乘人员的头部、胸部、肩部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可以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大大降低了中等和严重正面碰撞中驾乘人员受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开车门"事故在交通事故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多。"开车门"事故作为一种新出现的难题,以其难预防、后果严重、处理困难等问题困扰着许多车主。本研究系统创新性地利用单片机微处理器、毫米波雷达、电磁锁等组成独立单元进行工作:如车内人员下车,系统将会对汽车周围环境进行判断;如车辆后方来车对打开的车门会造成威胁,系统将强制性使得车门的开门把手空转,使司乘无法打开车门,从而起到汽车开门防撞的作用。该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可为广大车主提供较好的行车安全辅助,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