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是优化开行方案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我国城际铁路运营特征,建立起城际铁路开行方案指标体系,结合DEA方法的特征对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评价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应用DEA方法中的C2R和BC2模型,对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整体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加以例证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符合运营实际,该方法的采用对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评价研究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开行方案对城际铁路的运营组织至关重要,并直接影响着城际铁路运营效益。文中从旅客平均候车时间出发,提出城际旅客出行方便值的概念,基于城际铁路旅客出行方便值最大和运营组织效益最优,建立城际铁路客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设计该模型相应的算法。对城际铁路的运营管理决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效、合理的列车开行方案对城际铁路运营组织至关重要,且直接影响城际铁路的运营效益.为实现城际铁路客流与车次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城际铁路列车行车间隔优化方案,以列车的开行间隔为决策变量,以列车发车间隔的上下限、列车满载率、运营企业及旅客的满意度等为约束条件,以全日内列车发车总次数最少、所有到站旅客等候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城际铁路列车行车间隔优化模型.基于京津城际铁路历史客流数据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城际铁路网络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群空间结构的 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意义重大.本文基于网络演化思想,将节点重要度和城市经济联系强 度指标作为重要参数,在综合考虑城市群社会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群城际铁路 线网布局规划模型,并对城际铁路线网的技术性能和约束条件进行分析,提出节点成长、 线路连接、边权演化规则,设计网络演化机制和城际铁路网络演化算法.以成渝城市群为 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演化结果和城际铁路线网规划方案,验证了 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对实际城市群城际铁路线网规划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城际铁路使用能力概念,通过列车运行图结构及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了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线路能力够不够等问题,并指导列车速度匹配和车站分布,计算各种技术条件下,大站直达列车成组开行的临界值.大站直达列车成组、非成组开行条件下城际铁路使用能力的研究,对城际铁路设计和决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城际铁路配流大多基于列车开行方案,配流的结果时刻信息度不高。为促进基于时刻表的城际铁路配流研究,建立基于城际铁路列车时刻表的客流分配方法,构造旅客乘车过程的时空网络,并定义影响城际间旅客出行选择的广义出行费用,提出基于随机加载的列车客流分配方法,并得到分配方案,使旅客对乘车方案的表达更加直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逐步成为支撑和带动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城际快速铁路作为城际大运量运输方式,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群开始规划或建设城际快速铁路。为了避免超前或滞后建设,选择城际快速铁路建设的适当时机,是城际交通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交通效率三方面因素的考虑,建立了城际交通方式评价体系;基于对交通成本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城际快速铁路建设时机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廊涿固保城际铁路走向、功能定位及白沟地区既有铁路的基础上,对廊涿固保城际铁路引入白沟地区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两个引入方案:方向别引入及线路别引入方案。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方向别引入方案到发线使用灵活,便于运营组织,工程投资省,因此综合考虑推荐方向别引入白沟地区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关中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及城际铁路规划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的必要性,认为关中城市群已经具备建设城际铁路的能力且时机已经成熟。该城际铁路的建成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城际铁路的运营特征,应用代数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城际铁路跨线列车发车时域的求解方法,并以沪宁城际高铁和京津城际铁路为背景,针对夕发朝至和有折返要求的两种典型跨线列车发车时域的确定问题进行了例证分析,验证了丈中方法的有效和实用性.该方法能为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当前不同地区城际铁路建设条件混乱、建设条件与功能定位不匹配、新建城际铁路项目审批管理困难等问题,促进城际铁路建设条件有序、标准化地发展进行本研究.首先,对城际铁路建设条件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确定影响城际铁路建设的基础性指标,再基于收支平衡建立一套较为客观的城际铁路建设条件指标体系,对其中的城际铁路客流需求临界条件进行建模求解,最后,结合几大经济区域实例,研究在建或拟建城际铁路的客流需求状况.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和临界参考值既能为某些地区是否修建城际铁路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我国城际铁路建设条件的标准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国内瞭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2020年前,实施北京—霸州铁路、北京—唐山铁路、北京—天津滨海新区铁路、崇礼铁路、廊坊—涿州城际铁路、首都机场—北京新机场城际铁路联络线、环北京城际铁路廊坊—平谷段、固安—保定城际铁路、北京—石家庄城际铁路等9个项目,总里程约1100 km,初步估算投资约2470亿元。规划方案提出发展目标,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到2020年,与既有路网共同连接区域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1 h通勤圈,京津保0.5~1 h交通圈,有效支撑和引导区域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城际铁路客流预测是进行城际铁路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各项工作的基础,而客流分担率的预测则是城际铁路客流预测四个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修正模型,并对修正模型的总体思路、基础数据、预测步骤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
随着郑州都市圈内郑州、开封两座城市对向发展,郑开同城化区域融合发展态势愈发显著,郑开城际铁路的辐射运输能力亟需加强。在分析郑州开封之间客流特征的基础上,从设计、运营、配套设施三个维度提出目前郑开城际铁路运营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郑开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遵循四网融合理念,从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发车频次、简化办理手续、提高换乘效率和贯通运营五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改造方案,以更好发挥郑州、开封之间城际铁路的交通骨干作用,服务郑开同城化区域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第六次大提速为背景,在给出城际列车、开行密度概念的基础上,对沪宁既有线城际列车开行密度,特别是城际动车组列车的运营现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旅客列车的分布密度、高峰时段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几点结论与建议.通过寻求现行方案的分布特征,为现有列车运行图服务水平的评价与调整,以及未来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设计与优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是以东莞市穗莞深铁路的洪梅站为起点,惠州市客运北站为终点,全长103.6公里,辐射至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中的重要轴线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城际铁路列车运行图横向稳定性,本文提出了城际铁路列车关键运行线的定量确定方法,定义了相对关键系数来衡量列车关键运行线的差异性,并运用MATLAB进行编程仿真。以沪宁城际铁路为例,按照列车关键运行线相对关键系数合理分配线间缓冲时间,得到了线间缓冲时间布局优化方案。仿真结果显示,基于列车关键运行线的线间缓冲时间布局能使城际铁路列车正点率高达99%以上,列车连带晚点传播基本得到消除,提高了城际铁路列车运行图横向稳定性与列车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圈城际铁路是中国铁路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在城际铁路间换乘所需换乘等待时间的长短是影响乘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编制城际铁路列车运行图的过程中,应设法减少乘客的换乘等待时间并尽量不使乘客错过换乘.本文对具体换乘过程进行分类并详细分析,提出列车延迟时间和乘客换乘走行时间的概率分布,并据此计算乘客换乘等待时间.在周期事件规划问题(PESP)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换乘最优的城际铁路周期运行图编制模型,并以某城市圈的城际铁路网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根据该模型编制的列车运行图可以显著地减少乘客换乘等待时间,从而提高乘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正空铁联运是一个集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城市道路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系统。空铁联运是机场实现航空客流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能提升乌鲁木齐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空铁联运应成为机场集疏运系统主要方式。一、城际铁路进机场必要性分析铁路是否直接进入机场,关系到未来城际铁路线路规划、场站设置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乌克城际、乌将铁路为乌鲁木齐高铁站的北延线,是否经过机场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需从空铁联运的人口、客流保障等方面,深入分析铁路进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城际铁路(标准称谓是城际轨道交通)是个热门话题,除了国家规划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三个域际铁路网之外,还有许多城市提出了修建城际铁路的设想。但是,城际铁路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