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用大白鼠12只,于脊髓颈膨大 (8例) 和腰膨大 (4例) 处背中线右侧,3点分别注射50%HRP水溶液,总量为0.6—1.5微升。在脑干内看到HRP标记细胞,分布如下: 1.延髓:巨细胞网状核,旁正中网状核,外侧网状核,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和下橄榄核等。 2.脑桥:桥吻侧网状核,桥尾侧网状核、中缝大核,前庭神经核、兰斑核、三叉神经主核。 3.中脑:中缝背核,中线核,艾一维氏 (E—M核) 核,被盖腹侧核,楔核、上、下丘核,红核和黑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ABC免疫酶染色技术,观察了大鼠和小鼠脑内GnRH神经元及其纤维的分布。结果发现90%以上的GnRH神经元胞体集中于终板血管器附近的斜角带一视前内侧区,并向头背侧延至内侧隔核,向尾外侧伸到视上核区。内侧基底下丘脑区未见阳性胞体。GnRH纤维经室周和外侧束终止于正中隆起:在头端存在于其全层和全宽,向后渐分成两束,集中于正中隆起外侧部。对啮齿类与灵长类GnRH系统的差异及其在生殖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 基础医学刘勇,等.延髓动脉的显微解剖观察.1990;11(1):1 张樟进,等.衰老大鼠脑干中缝核群酪氨酸羟化酶样神经元的变化-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像定量分析研究.1990;11(1):5 赵放理,梅俊.亚硒酸钠对离体蟾蜍背根电位的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瘦素受体在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学定位。方法 采用高度特异的抗瘦素受体血清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瘦素受体在大鼠脑的分布。结果 在SD大鼠的前脑 (包括嗅球 )、皮层Ⅳ、Ⅴ层、海马、下丘脑、杏仁核、丘脑等可以观察到瘦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物质 (LR IR) ,其中下丘脑弓状核、视上核、视交叉上核、杏仁基底外侧核、孤束核有较强的LR IR ,而下丘脑外侧视前区、杏仁中央核有较弱的LR IR。结论 瘦素受体广泛存在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下丘脑、杏仁核等与味觉和摄食调节密切相关的核团  相似文献   

5.
<正> 正中动脉是由骨间掌侧动脉的起始部发出,伴正中神经下行的一细支。关于变异的正中动脉国内戴蘅如(1958)、俞寿民等(1962)包新民(1964)、陈尔瑜(1965)报导过;国外也有报导。我们观察了局解实习用的成年尸体80具160侧(男女不计)上肢,发现4例变异的正中动脉,其口径大,行于正中神经浅面商至手掌,成为行于前臂的第三条动脉  相似文献   

6.
1.用血管造影法和腐蚀法对110例狗心左室乳头肌动脉分布进行了观察,并结合分布特点计论了冠状动脉阻塞时对乳头肌可能产生的影响。2.前、后主要乳头肌均为附着型。前乳头肌平均长1.96厘米,宽1.10厘米。后礼头肌平均长2.04厘米,宽1.2厘米。3.前乳头肌血供来源Ⅰ型(由前降支供应)最多,占71%,Ⅱ型(前降支和左旋支的分支)次之,占18%。后乳头肌血供来源Ⅰ型(左旋支的分支)最多,占91%,其中65%来自左室后支。4.乳头肌内部血供特点:(1)均来自直走型动脉支;(2)均呈节段性分布。每肌接受2—9支,5,6支最多;(3)动脉支在肌内分布有一定的对称性;(4)动脉的排列形式以混合型最多;横行型次之;(5)动脉支在乳头肌心内膜下层吻合成心内膜下丛,中上部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21例脑结核瘤,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男性11例,女性10例,发病年令最小5岁,最大为37岁,平均年令19岁。病程最短一个月,最长为四年。病变部位:幕上8例,其中6例在左侧,幕下13例中右侧小脑半球10例、右侧桥臂一例,右侧延髓背外侧部1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8只雄性成年猫,以戊巴比妥钠麻醉,将33%的HRP(sigma Ⅵ)注射于右侧背海马或腹海马,在下列各核区观察到酶标细胞:丘脑前核,内、外侧下丘脑核,下乳头丘脑束核,上乳头体核,内侧隔核,斜角带,旁海马回,中缝背核,中央上核,篮斑和对侧海马的CA_3与CA_4区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是否参与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并初步研究介导这种作用的途径。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卒中组、卒中后抑郁组、小脑顶核损毁组和小脑上脚交叉损毁组,进行行为学观察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外侧区Glu、GAB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卒中组大鼠下丘脑外侧区Glu、GABA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卒中组相比,卒中后抑郁组、小脑顶核损毁组和小脑上脚交叉损毁组下丘脑外侧区Glu、GAB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结论本实验初步提示小脑顶核可能参与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其途径可能通过小脑-下丘脑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是否参与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并初步研究介导这种作用的途径。方法选用健康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卒中组、卒中后抑郁组、小脑顶核损毁组和小脑上脚交叉损毁组,进行行为学观察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外侧区 Glu、GABA 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卒中组大鼠下丘脑外侧区 Glu、GABA 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 >0.05);而与卒中组相比,卒中后抑郁组、小脑顶核损毁组和小脑上脚交叉损毁组下丘脑外侧区 Glu、GABA 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 <0.01)。结论本实验初步提示小脑顶核可能参与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其途径可能通过小脑-下丘脑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11.
Acetylcholinesterase(AchE)isahydrolyticenzymewithextensivedistributioninthecentralnervoussystem ,andithasfrequentlybeenusedasachemicalmarkerforthestudyofpresumedcholinergicstructuresinbrain .Theliteraturesreportedthattherewasacloserelationshipbe tweenth…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结合临床超声诊断,本文对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尸50具(男41,女9)的下肢血管内、外径值及动脉壁厚度进行了观测,其中股动脉、胭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的厚度分别为:0.64±0.14mm,0.58±0.10mm,0.49±0.10mm,0.48±0.11mm,0.43±0.10mm;它们的内径值分别为;7.2±1.41mm,5.4±1.01mm,1.8±0.33mm,2.9±0.38mm,1.9±0.56mm。用美国产Acuson 128型彩色电脑声像仪检测了20例正常成人下肢动脉相应点的内径值。二者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灵长类主要运动区和背侧运动前区的丘脑起源。方法 采用束路示踪技术 ,将 2种逆行示踪剂分别注射到猴子的主要运动区 (M 1)和背侧运动前区 (PMd)。结果 丘脑腹外核嘴侧部 (VLo) ,腹内侧核(VM ) ,腹后外侧核嘴侧部 (VPLo) ,腹外侧核尾侧部 (VLc) ,中央中核 (CM ) ,中央外侧核 (CL)和腹后内侧核(VPM )均有纤维投射到M 1。丘脑腹外侧核嘴侧部 (VLo) ,腹后外侧核的嘴侧部 (VPLo) ,腹外侧核的尾侧部(VLc)和背内侧核 (MD)则主要投射到背侧运动前区 (PMd)。结论 M1和PMd具有不同的丘脑起源 ,这种起源既有重叠也有分离 ;小脑和基底神经节通过不同的丘脑核团影响运动区皮层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运动辅助区的丘脑起源。方法 采用束路示踪技术 ,将 2种逆行示踪剂分别注射到猴子运动辅助区的嘴侧部 (Pre SMA)和尾侧部 (SMA proper)。结果 丘脑腹前核的小细胞部 (VApc)、X区 (X)和背内侧核的外侧部 (MDl)发出纤维投射到Pre SMA。丘脑腹外侧核的嘴侧部 (VLo)、腹后外侧核的嘴侧部 (VPLo)、腹外侧核的尾侧部 (VLc)和背内侧核的腹侧部(MDv)则主要投射到SMA proper。 结论 运动辅助区是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环路的共同靶点 ,它们通过不同的丘脑核团影响Pre SMA和SMA proper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将111例人心分为成人、儿童、婴儿三组。用三种研究方法即:X射线血管照相法、显微解剖法和腐蚀铸型法。得出以下结果:室中隔血供共有五个来源:1.前室中隔动脉——为供应室中隔的主要动脉,分布于室中隔前2/3区域。2.后室中隔动脉——供应室中隔后1/3区域。3.房室结动脉——分布于室中隔后上1/5区域,为房室结区的一条重要动脉。4.后上室中隔动脉——出现率为70%,分布于室中隔后上1/3~1/4区域。5.降中隔动脉——出现率为64.8%,分布于室中隔上、中部、是前、后室中隔动脉潜在侧支循环通道。本文对室中隔内动脉行走规律及分布范围,以及室间孔出现时,其动脉分布特点等进行了讨探。  相似文献   

16.
用快速Golgi法和醛复红法观察大鼠下丘脑大细胞性神经分泌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的胞体大,多数为多极神经元,少数为双极神经元,其胞体和突起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分泌颗粒。轴突很细,呈串珠状,只有一个,绝大多数参与下丘脑—垂体束的形成,也有少数在核团内终末。树突较粗,1~4个,分支不多,一般不走出核团。含有分泌颗粒的粗纤维多数是树突,但是也有少数是分泌轴突,参与下丘脑—垂体束的形成。还有的神经元的突起与血管内皮和第三脑室室管膜上皮接触。此外在侧脑室脉络膜下丛中还发现有大细胞性神经分泌神经元。  相似文献   

17.
味觉刺激和内脏刺激对大鼠臂旁核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甜味觉刺激与不适内脏刺激对大鼠臂旁核c Fos样免疫反应性物质 (c Fos likeimmunoreactivity ,c FLI)表达的影响 ,探讨两种刺激信息在臂旁核的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给予大鼠四种不同形式的刺激 ,分别为处理组T1:胃内灌注LiCl+口内灌注糖精 (I/GLiCl+I/OSac) ;T2 :胃内灌注LiCl+口内灌注蒸馏水 (I/GLiCl+I/Owater) ;T3 :胃内灌注蒸馏水 +口内灌注糖精 (I/Gwater +I/OSac) ;对照组C4:胃内灌注蒸馏水 +口内灌注蒸馏水 (I/Gwater+I/Owater)。比较联合刺激 (T1)与单独的不适内脏刺激 (T2 )和单独的甜味觉刺激 (T3 )对臂旁核不同部位c FLI表达的影响。结果 T1、T2组比T3、C4组在臂旁核外部外侧亚核的c FLI表达增加 (P <0 .0 1) ,T1组比T2、T3和C4组在外部内侧亚核的c FLI表达增加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P <0 .0 1)。各组之间在臂旁核腰区和背外侧亚核的c FLI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外部外侧亚核是一个处理内脏信息的亚核 ,外部内侧亚核参与了味觉信息和内脏信息相互作用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CERVICAL STABILITY AFTER CUTTING-ASPIRATION OF NUCLEUS PULPOS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ERVICALSTABILITYAFTERCUTTING-ASPIRATIONOFNUCLEUSPULPOSUS ZhangTao;YangMinjie;FengShiqing;MaoXiaogang;,MaWei(OrthopaedicSurg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无牙颌包括下颌骨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戴用全口义齿无牙颌患者在牙尖交错位紧咬牙时颞下颌关节髁状突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以活体人颅为标本,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图像数字化处理等方法在计算机上构建模型,然后在载荷状态下,利用ANSYSV8.0软件进行运算分析。结果建立了无牙颌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模型后牙相应位点加载、运算、分析显示:髁突近颈部应力力值明显大于近顶区;前、后斜面由外向内力值逐渐减小;外、内侧由前向后力值逐渐减小,前斜面、外侧上1/2(近髁突顶)区域压应力占主导地位,下1/2(近颈区)区域以拉应力为主,下外侧为主要应力集中区;后斜面及内侧上1/2以拉应力为主,下1/2以压应力为主。结论戴用息止间隙为2mm的全口义齿无牙颌患者,髁状突各区域拉、压应力并存,但每个区域应力分布特征及水平有较大差异;前斜面外侧即关节功能区应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符合正常人TMJ功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冠状动脉铸型和注射的方法,对60例人心脏心室的分段进行了研究。根据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供应范围以及自然缺血管缝即段间平面,能够把心脏分为左、右室半心,每室半心再各分为三段。右室半心包括右室前段、右缘段和后室间段;左室半心由前室间段、左缘段和左室后段组成。六个段间平面是前、后冠间平面,右前和右后、左前和左后段间平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