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涉路工程进行施工前的安全评价分析可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影响,对保障公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跨越主体的不同,对跨越式涉路工程进行分类,并结合杨北公路改建工程津蓟高速跨线桥上跨津蓟高速工程实例,对公路跨越式涉路工程展开安全评价要点分析,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公路的特点和设计评价手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公路仿真系统,对设计方案和设计指标进行评价的思路.分析了公路仿真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基于Multi—Agent的仿真系统框架,将仿真主体划分为反应Agent,合作Agent,界面Agent3类,分析了各Agent的结构特征.建立了多刚体汽车动力学模型、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公路视景模型、基于预瞄理论的驾驶员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高等级公路,具有投资大、工期长、占地多、工程难度大等特点,其投资效益深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为了客观评价高速公路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仅需要进行立项阶段的前评估工作,而且要求在项目建成营运一段时间后,对其进行后评估工作.本文在实地调查分析沈阳市经济交通状况的基础上,以系统论的观点,运用区域经济学、反馈控制论等原理,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和模拟方法,分析了社会经济一交通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动态行为,建立了高速公路社会经济效益后评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实现了社会经济一交通系统的动态仿真.同时围绕客观评价高速公路社会经济效益的总体目标,通过改变控制变量和调整控制参数的方法,对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预测.  相似文献   

4.
���ڻ�ɫϵͳ���۵Ĺ�·��Ŀ���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针对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中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效益定量评价这一难题,提出当统计数据缺乏的情况下选择、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的新思路;以厦门海沧公路大桥项目为背景,结合定性分析,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缓冲算子公理,建立了GM(1,1)模型和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论文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将复杂开放的公路货运超载运输大系统分成超载运输、超载治理与经济3个子系统分别进行描述和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建模,构建超载治理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的总体因果关系图以及主要的正负反馈环,并以安徽省为对象运用STELLA软件构建了3个子系统的模型流程图,给出相关参数说明,进行了模型的仿真研究,完成安徽省未来30年治超投资比重的政策分析,得到最适宜的治超投资比重.  相似文献   

6.
将键合图理论与方法和MATLAB相结合,用键合图建立列车车钩缓冲装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将键合图转换成方框图,方框图转换成MATLAB(SIMULINK)模块,然后利用MATLAB对仿真模型进行求解.对两种不同的列车车钩缓冲装置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得到了较好的仿真结果,为列车车钩缓冲装置的设计、改进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证明了键合图方法的可行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是铁路干线路网规划及建设项目决策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本文在系统分析铁路干线建设项目社会经济效益的特点和扩散途径基础上,描述了铁路干线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机理,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铁路运输需求和供给两个子系统,利用Versim软件对铁路干线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仿真模拟和测算,同时结合京九铁路阜阳段的实际案例对模型和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较为客观合理。该研究有助于提高铁路建设项目管理及规划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铁路大规模建设时期的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路设计过程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及设计人员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通过建立不同层次的仿真模型,对设计进行不同深度的评价.笔者从公路设计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公路仿真技术在公路CAD系统的应用特点和公路设计对仿真系统的需求,进而构造了公路设计仿真协同框架,为仿真技术与设计技术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昆明国际陆港为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国际陆港与昆明市的经济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系统研究了陆港与城市经济系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趋势特征,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在国际陆港与城市经济系统研究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已有在悬架系统中研究油压减振器动力学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分析减振器系统动力学问题的新方法.以KONI减振器为例,建立了KONI减振器系统动力学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后,系统振动幅值逐渐衰减并趋于稳态,与输入激励在频率上一致.本文的结果可作为减振器改进和设计的理论依据,对于分析车辆运行平顺性具有指导意义,对于进一步分析和设计减振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