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近年来非伤寒沙门氏菌(以下沙门氏菌略称“沙”)病发病率普通上升。法国5%的急性腹泻病例由沙引起,美国患病率达1%,居民带菌率0.2%。一、近年常见致病菌株目前已知有2000多个血清型致病性沙,最近又分离出一种新血清型Sherbrooke(16:d:1.6)沙,我国截止1977年已发现100个。美国1974年分离的23838株中常见为:鼠伤寒沙7343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2009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评价IgM抗体检测在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分析西安地区EV71 VP1基因特征.方法 分别在西安市城区医院和郊县医院采集的标本共185份,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集EV71核酸阳性的急性期病例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M抗体;细胞培养分离EV71,扩增其VP1区.测序并与EV71各血清型代表株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在185份标本中,156份检出肠道病毒核酸(84.32%),其中72.4%为EV71,17.3%为柯萨奇A16(CA16);63份EV71核酸阳性的急性期病例血清标本中,45份EV71 IgM抗体阳性(71.43%);分离到的12株EV71均为C4亚型.结论 2009年西安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为主,且主要是C4亚型;ELISA方法可用于EV71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6-2015年陕西省10年间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本底数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陕西省2006-2015年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特征描述。结果 2006-2015年陕西省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207 437例,10年平均年发病率约为52.43/10万,其中男性126 673例,女性80 764例,男女性别比为1.57∶1;0岁~和1~4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最多,共计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2.48%;病例构成比前3位的职业分别是散居儿童(74.88%)、农民(10.75%)和学生(5.75%);全省发病率最高的市依次是宝鸡、延安和安康;发病时间分布呈夏、冬季两个高峰,夏季高峰出现在7~8月,冬季高峰出现在11~12月;病原检测率为4.60%。病原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是陕西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结论陕西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高危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秋、冬季的轮状病毒感染;全省的实验室病原检测率较低,传染病监测质量也急需提高。  相似文献   

4.
味觉刺激和内脏刺激对大鼠臂旁核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甜味觉刺激与不适内脏刺激对大鼠臂旁核c Fos样免疫反应性物质 (c Fos likeimmunoreactivity ,c FLI)表达的影响 ,探讨两种刺激信息在臂旁核的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给予大鼠四种不同形式的刺激 ,分别为处理组T1:胃内灌注LiCl+口内灌注糖精 (I/GLiCl+I/OSac) ;T2 :胃内灌注LiCl+口内灌注蒸馏水 (I/GLiCl+I/Owater) ;T3 :胃内灌注蒸馏水 +口内灌注糖精 (I/Gwater +I/OSac) ;对照组C4:胃内灌注蒸馏水 +口内灌注蒸馏水 (I/Gwater+I/Owater)。比较联合刺激 (T1)与单独的不适内脏刺激 (T2 )和单独的甜味觉刺激 (T3 )对臂旁核不同部位c FLI表达的影响。结果 T1、T2组比T3、C4组在臂旁核外部外侧亚核的c FLI表达增加 (P <0 .0 1) ,T1组比T2、T3和C4组在外部内侧亚核的c FLI表达增加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P <0 .0 1)。各组之间在臂旁核腰区和背外侧亚核的c FLI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外部外侧亚核是一个处理内脏信息的亚核 ,外部内侧亚核参与了味觉信息和内脏信息相互作用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bg)以及胱抑素C(Cys C)与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非糖尿病患者358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测定HbA1c、Fbg、Cys C及其他生化指标浓度,计算Gensini积分,并根据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分为A、B、C 3个亚组;同时,根据冠心病不同的临床类型将冠心病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分别比较不同组间HbA1c、Fbg、Cys C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对HbA1c、Fbg和Cys C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B、C亚组的HbA1c、Fbg、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且随着Gensini积分的不断增高,这3项指标水平也随之升高(P均<0.05)。ACS组HbA1c、Fbg及Cys C均显著高于SAP组及非冠心病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bA1c、Fbg和Cys C均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HbA1c与Fbg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HbA1c、Fbg与Gensini积分相关(P<0.05)。结论非糖尿病患者HbA1c和Fbg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而Cys C并非冠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现行国内外公路隧道照明理论局限与不足的基础上,首先将交通量由小到大变化的曲线依次划分为0、a、b、c共掣个点,o点交通量为0,c点达到最大通行能力,a点和b点分别为交通自由流和拥挤流的临界点;其次分析分段交通行为、行车速度、安全距离与照明亮度需求的关系;最后提出考虑了交通流构成并满足停车视距的公路隧道照明亮度需求确定方法,其照明设计参数停车视距,融合了交通量、行车速度,安全距离,更符合行车实际情况,既保障了行车安全,又实现了照明节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垃圾土研究的现状,对垃圾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主要包括沉降特性、抗剪强度参数和渗透特性这几个实际工程中最关心的3个方面;指出了沉降模型使用中参数选取的不足之处、抗剪强度参数c、φ随时间变化会有所变化等,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丘脑中央下核 (Sm)内微量注射吗啡对大鼠福尔马林试验诱发的腰段脊髓背角c fos蛋白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 fos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脊髓背角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Sm内微量注射吗啡 (5 μg ,0 .5 μL)可以明显抑制大鼠后肢跖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诱发脊髓背角的c fos蛋白表达 ,c fos阳性神经元数为 (2 6 .5 8± 1.79)个 ,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 [(6 2 .0 9± 14 .5 9)个 ],明显减少 (P <0 .0 0 1) ,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可被Sm内微量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 (1.0 μg ,0 .5 μL)所翻转 ,其c fos阳性神经元数为 (5 5 .5 0± 9.81)个 ,与单独注射吗啡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但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阿片肽及其受体可能参与Sm介导的下行抗伤害感受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甘肃渭源黄芪根腐病致病菌的类型及致病力分化情况.采集具有典型黄芪根腐病状的植株并分离得到6株病原真菌,分别编号为GF1、GF2、GF3、GF4、GF5、GF6.通过形态特征和DNA-ITS及EF-1α两组基因序列分析对6株病原真菌进行鉴定,并比较了其生长速率、产孢量和致病力.对6株病原真菌的4种纤维素酶(Cx、βG)和2种果胶酶(PG、PMG、PGTE、PMTE)的酶活力进行了测定.6株黄芪根腐病原菌均为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菌株GF3的致病力最强,接种7 d后的病斑直径为1.43 cm,且菌株GF3的生长速率最快,培养9 d后的菌落直径为8.5 cm,培养10 d后的产孢量最大,为7.5×10~8个/皿;6株病原菌产果胶酶的活性均高于纤维素酶的活性,其中菌株GF3产生的的酶活力均高于其他菌株,产2种纤维素酶(Cx、βG)的酶活力也均高于其他菌株.甘肃渭源黄芪根腐病致病菌的主要类型为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其中菌株GF3的致病力最强,且其产的2种果胶酶(PG、PMG)和纤维素酶(Cx、βG)的酶活力高于其他菌株.  相似文献   

10.
工程概况 某桥梁7×6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上、下游直腹式单箱独立的结构形式,桥面总宽为26.4m.梁高为3m等高截面。梁体顶板、腹板、底板纵向束采用12—7c5预应力钢绞线,梁体顶板横向束采用24c5预应力钢丝束.0—3≠≠节段范围采用冷拉IV级c25竖向预应力粗钢筋.梁体混凝土为C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91例成功接受冠状动脉内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5.6%)、B组(HbA1c5.7%~6.4%)、C组(HbA1c≥6.5%),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间为术后6月~24月,以造影显示支架置入节段管腔直径狭窄≥50%参考管腔直径确定为再狭窄,初步探讨HbA1c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3组间HbA1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91例患者共231处病变,造影随访显示PCI术后再狭窄18例,再狭窄率7.79%,其中A组、B组、C组再狭窄率分别为3.26%、7.46%、13.89%,3组间ISR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C组ISR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ISR发生率独立相关(P=0.001)。结论 HbA1c水平与ISR发生率密切相关,HbA1c水平升高是ISR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S导管局部导入c myc反义寡核苷酸及c myc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2 1只家兔 ,对照组 6只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 15只。用IS导管导入c myc反义寡核苷酸 (1mg)于球囊损伤的髂动脉后 ,动脉血管造影。病理切片 ,图象分析测定新生内膜、中膜、面积和厚度 ,c myc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动脉造影对照组 5 0 %~ 80 %局限狭窄 ,给药组 10 %~ 30 %局限狭窄。光镜观察结果显示 :血管内膜增生面积给药组为 (4.0 4± 1.0 2 )× 10 5μm2 ,对照组为 (7.6 6± 3.7)× 10 5μm ,(P <0 .0 5 ) ;对照组c my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给药组血管c my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弱阳性或阴性。结论 IS导管可在体局部导入反义寡核苷酸于动脉损伤靶点 ;c myc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SMCs迁移、增生及新生内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 株免疫的 BALB/c 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Sp2/o 融合,经次黄嘌呤-氨基喋呤-胸腺嘧啶(HAT)选择培养,获得5株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将2F4株3次克隆化,阳性率100%。连续传代3个月和液氮冻存3个月后仍能稳定分泌 RSV 单克隆抗体(McAb)。该抗体属 IgGl亚类.只与 RSV 抗原反应;能中和 RSV 的感染性;可被 RSV Long 株感染的 Hep-2细胞吸收.ELISA 测定,2F4株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0~(-2)和10~(-7)。4℃保存3个月其抗体活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性别、品系以及昼夜生物节律对旷场实验的影响。方法利用旷场实验检测不同性别的C57BL/6、BALB/c、昆明小鼠在白天与夜间对新环境的探索行为与自发活动能力。结果 3种品系小鼠旷场实验结果显示:C57BL/6在旷场中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最低,显著低于BALB/c和昆明小鼠;C57BL/6雌、雄小鼠在白天和夜晚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未见差异,而BALB/c和昆明小鼠分别在白天和夜间呈现性别差异;C57BL/6雌雄小鼠昼夜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ALB/c和昆明雌性小鼠呈现夜间高于白天,雄性小鼠则无此表现。结论 C57BL/6小鼠在新环境中探索活动少,自发活动量低,且受性别、节律因素影响较小,适合用于神经行为学和焦虑相关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给生后2~3d的大鼠皮下注射Capsaicin(50mg/kg)或等量的溶剂,待生长至第6个月,用钾离子透入法测甩尾反射阈值,并记录外周传入复合动作电位,以观察Aδ和c波的功能情况。经辣椒素处理后的动物痛阈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二者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处理组雄性动物的痛阈大于雌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组动物除表现痛阈增高外,还伴有外周传入c纤维功能的丧失,表现为传入纤维复合动作电位c波幅值的减少,辣椒素对Aδ纤维的作用在本实验动物处理组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新生期大鼠经辣椒素处理后,可引起痛阈的增高,而且处理组动物的痛阈还存在性别的差异,其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兴奋性是活组织的最基本特性之一,反映兴奋性的指标一直比较混乱。Lapicque提出的时值(τ)曾流行一时,至今还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实际上多用i·t·c而不专靠τ。后来,作者之一侯提出了Ti、a和It。最近,侯作了进一步分析,主张用标准电量(a)来作为兴奋性指标。我们用单个方波电刺激测痛法,测定了20例临床病人的τ、i·t·c和a。从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比较中,得出:τ不能正确反映兴奋性的变化,因而τ不能作为兴奋性指标;i·t·c的移动一般较为正确反映兴奋性变化的方向;去掉b后的i·t·c才能正确反映兴奋性及其变化,而a是从数量上反映去掉b后i·t·c的变化,并且测定较为简便。因此,我们推荐a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7.
Let (v, u × c, λ)-splitting BIBD denote a (v, u × c, λ)-splitting 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 of order v with block size u × c and index λ.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a (v, u × c, λ)-splitting BIBD are v ≥ uc, λ(v-1) ≡ 0 0 mod (c(u-1)) and λv(v-1) ≡ 0 mod (c2u(u-1)). In this paper, for 2≤λ≤9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a (v,3×3,λ)-splitting BIBD are also sufficient with one possible exception for (v,λ)=(39,9).  相似文献   

18.
<正>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主要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如:婴幼儿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在免疫损伤成人中,亦可引起重症肺炎或致死性肺炎,并有人认为与慢性肾病的病因有关。到目前为止,RSV被认为只有一个血清型——RSV long。国外已建立了抗RSV McAb杂交瘤的细  相似文献   

1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c-erbB-1基因编码的跨膜糖蛋白,它不仅参与正常细胞生长调节,且与许多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综述EGFR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1EGFR的结构和生理功能EGFR是c-erbB家族中的一员。此家族还有c-erbB-2和c-erbB-3[1]。EGFR分子量为170KD,由三部分组成:①富含半脱氨酸的股外配体结合区,6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已糖基化。是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相关蛋白的结合部;②短的疏水跨膜区,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③膜内的酪氨酸激酶区,5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EGFR…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线粒体途径在脱氧胆酸(deoxycholate,DCA)诱导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无血清的角朊细胞培养基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h123和/PI的荧光强度,分析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变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及抑制剂对细胞凋亡和Caspase-3活化的影响.结果 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用100μmol/L的DCA处理后,PI阴性但Rhl23低染的细胞在对照组为(1.8±0.6)%,48 h为(30.5±1.7)%;用200μmol/L的DCA处理后,PI阴性但Rh123低染的细胞36 h可达(43.1±0.2)%(P<0.05).PI阴性但Rh123低染细胞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DCA诱导细胞凋亡时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表明凋亡细胞在逐渐增多.Cyt.c和活化的Caspase-3的抗体显示,随着线粒体△Ψm的下降,Cyt.c、Caspase-3酶原也被剪切活化,Casapse-3的底物PARP也发生了降解活化.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DEVD-FMK部分抑制了DCA诱导食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但对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则没有影响.结论 DCA诱导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的,线粒体、Caspase-3、PARP的活化共同参与了DCA诱导食管黏膜上皮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