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滦港线聂庄—东港站间既有线路存在通过能力饱和、储备能力不足、与相邻线路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影响大秦线煤炭下水通道的畅通。分析聂庄—东港段的现状,提出增建二线的扩能改造方案。同时,对增建二线后聂庄—东港段的能力适应性、线路通过能力与需求能力、输送能力与运量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结合郑州轨道交通一号线的线路特点,对其系统输送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一种经济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200~250km/h等级客运专线的大量修建,为适应既有线机辆模式跨客运专线运营的需要,提出了研发开行时速200km机辆模式旅客列车,以缩小机辆模式列车客专运行阶段时速差,增加客专通过能力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既有线运行速度和旅客输送能力,对缓和路网紧张现状、优化运输组织方案、丰富铁路运输产品、提高线路通过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玉红  王俊刚 《中国铁路》2004,(8):35-37,40
针对大秦线运能无法满足运量要求的现状,提出调整机车运用方式,优化列检布局及运输组织方案等措施,并提出加强点线能力配套、线路基础与输送能力配套、机辆设备配套、行车指挥系统配套以及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外福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全长189.9km,全线共23个车站。由于福建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横南铁路开通后,线路输送能力日趋紧张。为此,确定外福线扩能采用全线电气化改造方案,为了更好地配合外福电化改造扩初和施工设计.结合鹰厦线电气化工程建设和运营实践及外福线实际,就有关方案和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超限坡对列车运行速度和线路输送能力均有很大影响,是既有单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重要制约因素。为解决既有单线铁路超限坡问题,增大铁路输送能力,提高列车运行速度,阐述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现状,结合单线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提出既有线补机牵引方案、既有线大功率机车动能闯坡方案、展线软化坡度方案及局部增二线方案4个扩能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与机车选型匹配性分析,经方案比选研究,得出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扩能提速改造方案,为我国单线铁路超限坡区间扩能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成渝线的现状,分析了成渝线成都~内江段既有运营设施的特点,影响线路通过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和该扩能的必要性,提出了扩能研究的主要原则及扩能方案,推荐在平面,纵断面维持现状不变的情况下,以动力为主,加大机车牵引力,提高牵引质量,尽量减少土建工程投入,并根据运量增长需要,分期实施,逐步提高既有山区铁路的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8.
沪昆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也是今年铁道部的重点项目,预计今年9月开工,工期5年。专线从杭州~长沙一昆明,线路全长2020km,总投资2778亿元,其中,长沙至昆明段规划方案线路全长约1151km,云南省境内188km,投资总额约344亿元,是云南首条高速铁路。沪昆客运专线建设标准为客运专线复线电气化铁路,速度目标值350km/h.设计能力远景单向年输送旅客6000万人。  相似文献   

9.
当线路的平纵断面、设备条件、行车组织方法一定时,半自动闭塞区段线路最大输送能力主要受货物列车牵引总重和列车运行速度的影响.根据各型机车牵引特性,牵引总重和运行速度相互影响,牵引总重增加,列车运行速度自然降低.通过引入机车单位时间吨公里概念即机车的纯生产率,确定了限制区间最有利的牵引总重和运行速度,使区段线路输送能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海南西环线提速改造工程新建新三亚站至红塘段线路后,三亚站至红塘段既有线路已经闲置。而该段线路沿海岸线深入三亚市区中心,沿线分布着南山寺、天涯海角等众多著名旅游景点,客流集中,线位优势明显。因此,研究已经闲置的既有线路有效利用方案,解决其对城市干扰,是各方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研究结论:通过对既有线现状分析,充分利用线位资源,将其改扩建为城市轻轨,并且研究灵活适用的运输组织方案,从而从技术上解决了三亚市区段既有线路利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改扩建为城市轨道交通方案达到既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又可为城市开辟新的旅游通道,也可以满足主辅城区市民通勤的公交需求,达到社会综合交通能力最大化、环保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长大线路运能不能满足高峰时段超高峰客流需求,需要通过优化运营组织方案提升长大线路运能。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长大线路客流特征,以及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长大线路运能供给与客流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介绍了以客流为核心的长大线路运能精准匹配策略;以上海某轨道交通线路为例,分析了突破折返能力制约的极限运能运营组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高峰时段断面运能受线路折返能力制约,采用存车线插车方式增加运能,也只能做到少量非连续增能;长大线路的高峰时段高断面客流区间相对固定、超高峰持续时间较短,可通过停车场ATC(列车自动控制)改造、优选插车地点、缩短行车间隔、不对称运行交路、远端停车场收车等综合策略,形成以单向运营为特征的运营方式,突破线路折返能力制约,实现高峰时段局部区段、连续超高密度的行车组织方案,进而实现线路运能精准匹配高峰期超高峰客流需求。  相似文献   

12.
衢州至宁德铁路限制坡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衢宁铁路为海峡西岸宁德港及临港工业后方重要集疏运通道,衔接路网线路多,所经浙西南、闽东北地区地形起伏大、工程艰巨;项目设计限制坡度大小对线路走向、线路长度、工程投资、运营费用、牵引质量及输送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结合项目功能定位和运输需求,路网相邻线路技术标准、牵引动力与坡度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不同坡度方案的论证比选,确定本项目的限制坡度。研究结论:(1)全线双机坡方案及区段双机坡方案均未能体现大坡度优势、工程运营费较高、运输组织不便;(2)6‰和9‰限制坡度均可单机牵引,运输组织顺畅;(3)全线单机9‰方案可较好适应地形,工程投资及换算工程运营费省,综合效益最好,衢宁铁路限制坡度推荐采用9‰。  相似文献   

13.
陈虎 《科技交流》2008,(2):56-58
在预测相关线路客货列车对数的基础上,对新墩至汉西之间的线路能力、运输组织调整方案的研究分析,考虑到根本解决新墩至汉西之间的单线能力不足、车站咽喉交叉干扰及方便旅客出行等问题,建议远期修建汉西上行联络线.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是煤炭调入较多的省份,其中较大部分需要通过铁路从煤炭主产区运入。在阐述山东省煤炭运输需求特点、经铁路调入煤炭的来源地以及“十四五”煤炭运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铁路主要煤炭运输通道能力适应性,剖析铁路煤炭运输通道仍然存在着干线能力利用不均衡、枢纽场站不畅通、支专线建设不协调等问题,提出线路实施扩能改造、技术作业站实施扩能改造、加快支专线建设等铁路煤炭输送通道能力提升对策,从而提升运输能力,畅通枢纽节点,完善集疏运体系,解决山东省煤炭铁路调运问题,有力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青藏线格拉段是西藏自治区对外铁路货物运输的主通道,目前,青藏线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已经完工,线路输送能力可适应至2025年。随着西藏自治区同内地之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迅猛增长,格拉段运输能力难以满足未来西藏自治区的发展需求,需提高其线路运输能力。结合既有铁路的运营现状及近、远期预测客货运量,对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进行研究,采用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对内燃牵引扩能和电气化改建扩能两大方案进行定性及定量比选论证,推荐采用满足运输需求、提高运输质量、节约运输成本、同时避免远期延长到发线工程对既有线运营造成再次干扰的电化方案。研究可为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确定合理的改造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运输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客车提速对线路区间货物列车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货物列车提束和压缩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对提高线路区间通过能力、弥补客车提速产生的能力损失的作用,论证了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后,列车质量、速度、密度合理匹配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王炜 《铁道运营技术》2012,(2):17-18,21
神华甘泉铁路是神华集团铁路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蒙古国南戈壁省塔本陶勒盖煤田、奥云陶勒盖铜矿、欧布尔查干煤田的关键工程。在预测的货运量的基础上,研究合理的运输组织模式,继而对线路的通过能力及输送能力进行了计算。经分析,设计年度线路能力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步构建,大连R3线运力需求与运能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快轨大连站作为R3线的起点站,因其折返能力制约线路的运能,对其改造迫在眉睫。本文分析扩能后的车站折返能力,研究提高过岔速度后道岔的适应性,通过对比站前、站后折返的土建实施方案,提出站前折返的扩编扩能方案,对全线的扩能改造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1)站前折返能力计算结果表明,提高列车侧向通过道岔速度、扩大列车编组可实现线路运能提升;(2)站后折返方案的制定需首先计算车站扩编后的折返能力,并综合土建条件制定合理的选择扩编扩能方案;(3)扩能改造方案的选择应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线路运营的影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工程协调难度,合理选择工程方案;(4)本研究结论对类似线路扩能改造方案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顺应当前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发展趋势,提出1种可适应不同列车开行方案与开行比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比例、区间快车越行节约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等重要因素,分越行(设越行站)、追踪(不设越行站)2种运输组织模式,推导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式,构建通用的快慢车混合运行时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依托广州地铁14号线实际运营数据,计算特定条件下的线路通过能力。结果表明:快慢车开行数量相等时的线路通过能力最小,此时越行模式和追踪模式下的线路通过能力分别为20和13列·h-1;越行模式下,线路最大通过能力为28列·h-1,且随着快车开行数量的增加,通过能力逐渐降低;追踪模式下,以慢车为主和以快车为主的2种开行方案的线路最大通过能力分别为26和30列·h-1,且以快车为主的开行方案的线路通过能力大于以慢车为主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最优线路方案,综合地形、地物和环境影响等8个因素,包括:坡度、坡向、土地利用、道路、建筑用地、水域和湿地、植物群落和文物古迹等,作为区间铁路线路方案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层次分析法(AHP)线路方案比选模型。以辽宁省康平站—法库站区间铁路线路方案比选为例,进行了基于 GIS 的 AHP 线路方案比选评价分析。该线路方案比选模型对于铁路线路生态环境保护、降低工程造价、避免工程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