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地铁隧道在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保证铁路运营安全是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建立FLAC三维数值模型,对南京地铁S8线某段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宁启铁路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建议对铁路路基采取地基注浆加固措施。对加固后的地基重新进行计算,同时制定了地基变形监测方案。监测结果表明,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时,影响地面沉降的因素由地基和施工参数共同作用组成。在地铁隧道下穿铁路施工时,对铁路地基进行的注浆预加固保护措施和盾构掘进过程中对施工参数进行的动态调整,保证了地铁隧道施工期间该铁路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某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双线隧道,按规划线路需要下穿沪宁铁路轨道,盾构推进施工将引起上方铁路线路的轨面变形,影响铁路行车安全或速度,同时铁路行车也影响地铁隧道的安全。因此本文提出了采取"桩+板"方案地基预处理方案解决施工困难,并为同类下穿项目提供借鉴。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对本地铁隧道采用"桩+板"方案加固,且采用加强配筋管片,有效控制了盾构时的铁路地面变形;施工过程中,同步注浆是关键,比正常注浆量增加0.1~0.2 m3为宜,且及时进行二次注浆,以保证地面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1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铁下穿既有铁路的工程越来越多。为防止盾构在推进过程中,造成既有铁路区段内土体下沉,危及行车安全,同时确保隧道在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稳定,采取在推进前对铁路线路预加固和对铁路影响范围内的隧道采用加强配筋的钢纤维砼管片,以及在盾构推进时实行信息化反馈施工并进行信息分析,及时调整井下  相似文献   

4.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的安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南京地铁2号线东延线盾构隧道下穿宁芜铁路工程,分析了盾构掘进对铁路的影响,阐述了穿越施工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为避免轨道出现过大变形,对轨下盾构穿越区进行全断面分区注浆及旋喷加固,并在此基础上对轨道结构架设D型便梁进行防护.结果表明,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有效地减小了轨道变形,确保了盾构施工及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线路会造成铁路线路沉降变形,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在某实际工程的基础上,对地基加固、盾构下穿过程中铁路线路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旋喷桩加固注浆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很小,当旋喷桩加固施工完成后,主加固区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较大;地基加固对盾构下穿时铁路线路变形控制有较好效果,隧道穿越施工期间,路基最大沉降量为36.52mm,轨面最大沉降量为15.88mm,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杭州地铁1号线穿越艮山门站铁路加固工程为背景,介绍在地铁盾构穿越既有铁路前对铁路路基进行注浆加固的方案,并在注浆加固施工和地铁盾构推进阶段对营业线路进行专项监测,对施工引起的线路和路基变形实时监控,从而及时调整施工参数,优化改进施工方法,确保铁路营业线安全。  相似文献   

7.
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是一项高风险作业,加固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隧道施工安全。对于苏州地铁3号线下穿既有铁路加固方案,通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盾构隧道的掘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加固措施后,地铁盾构在掘进过程中,其地表、桥墩及路基部位的沉降均为超过设计中规定限值;隧道周边采用加固措施后,能够降低左右线隧道掘进相互之间的影响。由此得到,采用加固方案后,地铁盾构在掘进过程中,不影响其上铁路列车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王博 《铁道建筑技术》2012,(5):101-103,118
以天津地铁2号线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国铁为工程背景,通过三维模拟计算,并结合实际工程中盾构掘进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在没有采用地层加固和扣轨辅助方法的情况下,利用盾构工法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下穿国铁线路,且沉降满足铁路安全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9.
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土体的扰动会导致既有铁路产生不均匀沉降,对铁路安全运营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考虑盾构隧道下穿施工,铁路路基及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结构-路基-土体有限元模型,分析盾构施工过程中铁路路基和框架桥的变形特征,评估工程安全性,提出相应的施工加固措施和加固范围,并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所采取的加固措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对土压平衡盾构小曲线半径下穿京沪、京九等12股铁路进行了沉降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此类工程地表沉降规律特点是盾构到达前及管片脱出盾尾后沉降速率较大,后期沉降较小;采取铁路地基注浆、轨道扣轨、二次及后期径向注浆可以很好地控制地表沉降,保证后期沉降稳定;盾构推进过程中盾构推力较大、速度较大、扭矩较大、同步注浆量较小,均会加大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1.
以苏州某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为背景,采取数值计算、理论分析并结合工程实测结果,分析论证了采取桩板结构和路基注浆联合加固方法,并对轨面状态监测、监护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联合加固方法可以有效减小盾构穿越高速铁路路基引起的沉降,盾构穿越后实测最大沉降量为0.7mm,与数值计算结果相近,能确保高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2.
工程地处天津城区,地质情况复杂。土质松软,自稳能力极差,地下水位高,水量丰富,属于典型的软弱富水地区。盾构隧道下穿天津站铁路股道,加之接收井紧邻京津城际铁路,安全风险任务重。盾构接收时容易发生突发性的灾害,直接威胁施工人员、设备和周边环境的安全。针对天津地铁隧道所处的复杂地面环境和地质环境风险,通过采取水平注浆和冷冻法对盾构井土层前期加固,在盾构推进过程中的监控量测、盾构姿态控制、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措施,接收时采用明洞接收箱接收工艺,安全通过重大风险源,顺利完成盾构接收,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西安地铁3号线胡家站—石家街站区间盾构下穿陇海铁路及金花隧道工程为例,研究相关的盾构施工安全措施。陇海铁路路基采用注浆加固,线路钢轨采用扣轨加固,盾构下穿陇海铁路施工时密切监测沉降数量。工程施工实测结果表明,由于采取了合理的掘进参数及地表加固措施,盾构安全下穿了陇海铁路及金花隧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铁建设的辐射延伸,地铁施工穿越既有铁路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安全风险问题更为突出,为保证既有铁路的安全和新建地铁的顺利施工,以昌平线二期十三陵景区站~西关环岛风井区间为例,按照铁路沉降控制标准的要求,对地铁区间盾构掘进前采取地表加固铁路轨道、建立试验段确定盾构掘进参数、加固地层换刀等技术方案,掘进过程中合理选用土压、推进速度、同步注浆、二次补偿注浆等掘进参数,建立应急预案、监测控制等技术措施,保证了铁路轨道变形、地表沉降处于可控范围,达到了沉降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结合武汉地铁2号线盾构掘进沉降监测统计及变形特点,分析武汉地区地铁盾构下穿对铁路设备设施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风险,结合铁路设备设施相应维修规则,合理制定盾构下穿施工铁路设备设施的监测项目和参考控制标准,提出隔离桩约束、注浆加固、既有线架空、限速运行等有效保护措施。后期在武汉地铁4号线运用研究成果,保证了既有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6.
盾构区间下穿既有铁路箱桥三维数值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箱桥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对三维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较为符合实际的相关假定。根据三维分析结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盾构下穿铁路箱桥采用盾构洞内注浆加固为主的控制措施,改变了传统的盾构下穿铁路时对地面铁路进行架空或地面注浆加固的加固方式,较大地减少了加固费用和加固实施难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天津地下直径线泥水平衡盾构隧道下穿海河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河底加固前后盾构隧道下穿海河引起的沉降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下穿海河过程中隧道上覆土层沉降沿横向近似呈正态分布,盾构施工横向影响范围为30 m;隧道上覆土层沿纵向的沉降可划分为盾构接近、盾构下穿和盾构离开3个阶段;河底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上覆土层的沉降。现场实施效果表明该注浆加固措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以天津地铁6号线某盾构区间下穿既有铁路为工程背景,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对采取不同加固措施下的盾构施工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依据铁路变形控制标准来指导软土地区的盾构施工。结果表明:该盾构区间与既有铁路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不考虑对铁路路基和轨道进行加固的情况下,通过对盾构施工工艺进行优化、控制,可以保证盾构施工期间既有铁路的安全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卵石流塑地层盾构隧道下穿施工诱发地表及其地表建(构)物变形过大等问题,以长沙轨道交通3号线盾构隧道下穿京广铁路框架桥为背景,提出"袖阀管注浆加固"与"深层二次注浆"技术,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盾构掘进过程对京广铁路框架桥的影响,探讨地层加固前后盾构下穿地表变形情况以及铁路框架桥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未采取地层加固措施盾构下穿京广铁路框架桥围岩及地表变形较大,地表沉降量高达35.13 mm,组成框架桥的9个箱涵之间不均匀变形较大,最大沉降量发生在先行施工隧道上部,轨道变形最大值为6.18 mm,远大于规范要求,采取地层加固措施后,地表沉降得到有效控制,框架桥不均匀沉降相对于未加固工况,差异沉降减小约48.1%,保证了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李媛 《都市快轨交通》2014,27(5):76--79
北京地铁7号线崇文三里河站——磁器口站区间东侧下穿既有5号线磁器口站,为保证既有线路运营,对新建线路采用下穿既有车站深孔注浆技术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并加强了地层的自稳能力;为保证新建线路的施工安全,针对风险源和既有5号线制定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周边风险源、既有线路采取保护措施是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