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沿海高铁项目接触网应用情况,总结现有接触网装备表面防腐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同材料零部件在沿海高温湿热及工业腐蚀环境工况下的耐腐蚀性能;以目前电气化铁路应用较多的碳钢及铝合金接触网装备为例,从防腐工艺原理、特点、试验对比、应用情况及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形成能够满足沿海复杂环境的接触网零部件防腐方案.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杭深线广东段接触网的防雷现状,结合相关线路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改进建议,为沿海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系统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州地铁3号线车速为120 km/h刚性接触网环境,运用检测装置对3号线弓网系统进行试验,检测刚性接触网环境下的弓网接触力、弓头及框架的振动、滑板的温升等情况.分析了受电弓的动态性能,以及受电弓在刚性接触网下的振动、特别是列车高速运行时的振动情况,找出受电弓频繁故障的原因,为优化架空刚性弓网系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开行市郊列车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城镇间客运交通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架空接触网及第三轨接触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城市环境适应性,以及各种形式接触网适应速度水平的分析比较,结合城市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关系、成熟技术与前瞻性技术的关系、减少工程投资与长远运营效益的关系,推荐市郊列车系统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系统。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电力机车司机室架设视频采集和视频分析设备,运营中的电力机车可以对接触网杆件的状态和杆件周边的环境进行自动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完成接触网自动巡检。本文根据上述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接触网自动巡检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杆件号码牌的识别确定具体的巡线位置,通过对接触网杆件三角附近的异物形状的检测判断杆件及接触网的基本安全特征,最后将结果自动上传给管理中心,从而保障了接触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直接、高效、实时地检测和记录接触网重要参数,研制了弓网状态动态检测系统,介绍了其技术特点和组成,阐述了该系统的应用情况.该系统通过改进也适应于轨道交通领域接触网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青藏铁路兰新高速铁路段线路内海拔高于2 500 m的正线区段接触网智能化检测、监测的需求,研制了青藏铁路高铁接触网检测车。研制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适应高原地区高海拔、低气压、缺氧、高寒、大风沙、强紫外线等恶劣的环境条件。该车安装有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可对接触网悬挂系统的零部件实施高精度成像检测,在自动识别和分析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维修建议,指导接触网维护。  相似文献   

8.
对接触网感应式扩频通信系统进行研究.介绍接触网感应式扩频通信系统的组成,建立扩频通信的仿真试验环境,在接收端采用联合解扩和解调的方法,对不同信道及不同信噪比下的系统传输性能进行仿真,并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鹰厦线电气化铁路于1993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厦门海堤接触网经受了沿海多次台风的考验。本文介绍了鹰厦线电气化接触网设计的情况,为今后电气化铁路特殊地段接触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改善接触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从景观效果和技术方面,对接触网系统悬挂类型、支柱布置方式、支柱与桥面系结合情况、支柱的选型、隔离开关的设置、补偿装置的选用、上网电缆路径变化、防腐措施及色彩协调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分析,得出适合宁波地铁1号线高架段接触网景观方案。既满足接触网系统使用功能要求,又达到了景观设计的效果,建议宁波地铁后续线路高架段采用此接触网景观方案,并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接触网视频与几何参数检测系统是接触网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视频系统拍摄的图片,可以很好地观测到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系统运行时的外部设备工作环境,两系统的同步检测对于检测数据的超限判断及综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场可编程门列阵(FPGA)嵌入式技术,自主研制接触网视频采集板,优化现有系统架构,确定检测数据间的同步方式、时序关系及关联标记,并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该设备的可行性,对提高接触网供电设备检测工作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我国高速铁路常用的接触网铝合金腕臂系统优点是质量轻、施工方便,现场切割后不需要防腐处理,但缺点也很明显,结构强度小、沿海地区耐氯离子腐蚀能力差.为了适应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多样的特点,必须寻找适应多种气候特点的接触网腕臂系统.日式钢腕臂结构迥异于目前常见的腕臂类型,具有其特殊的优点.对它在国内接触网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将对改进我国沿海及强风地区的接触网系统可靠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并结合ANSYS软件编制了对日式钢腕臂结构的分析程序,结合标准规范和工程实际,对静力和模态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日式钢腕臂系统具备受力后挠度小、整体稳定性强、不易产生共振等优势,其静态强度校核也足以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德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车可以检测导线高度、拉出值、接触压力、导线接近、导线厚度、接触网弹性等相关项目。此接触网检测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动态接触压力检测系统,以运营时速对弓网进行动态性能检测;二是接触网光学检测系统,在不接触接触线的情况下对接触网进行静态检测,检测可以在低速或高速情况下进行。通过动态接触压力检测系统与接触网光学检测系统测量数据的比较,计算接触网弹性以及准确判断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14.
京津城际铁路北京南站接触网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结合北京南站接触网系统景观设计,探索进行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及采取的手段。使接触网系统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达到景观设计的效果,为后续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接触网景观设计应考虑与所处环境的协调性,对支持结构型式、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技术经济性能必选。北京南站经过景观优化设计,接触网系统采用了钢管支柱、钢管硬横跨、恒张力弹簧补偿器和无拉线下锚双支柱等方案,实施效果较好,可为今后的接触网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进桐  李晓军  唐文华 《电气化铁道》2023,(S1):174-178+182
风区接触网零部件已在兰新高铁、穗莞深城际铁路、海南环岛铁路等多条典型内陆大风区和沿海大风区的电气化铁路中使用。现服役的风区接触网零部件属于初代国产化产品,总体使用工况良好,具有抗风稳定性优异、维护量小的突出优势,但经过十余年的运行,逐渐凸显出若干问题。因此,对风区接触网零部件已显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对提高风区接触网产品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高铁接触网建造技术高度依赖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工和技术管理骨干的个人能力,这种类似工业领域大规模生产线的标准化作业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建设市场需求与环境。以智能建造的理念,对传统接触网工程建造模式存在的不足与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全面梳理高铁接触网施工工艺工法入手,研究提出高铁接触网智能建造研究的技术路线。围绕“人”的功能展开研究,以实现信息、知识的传递为核心轴线,初步完成智能建造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3个层面的分期目标实施方案,基本解决了接触网智能建造的关键技术难题,并提出BIM驱动的接触网智能建造系统方案,展示了通过信息化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提升高铁接触网工程建造模式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可靠性研究方法在进行接触网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技术对接触网系统在考虑维修因素和不考虑维修因素情况下的可靠性进行动态估计,并识别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建立接触网系统故障树模型的基础之上,根据故障树中逻辑门向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映射规则,建立接触网系统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双向推理功能对模型进行求解,正向推理得到接触网系统可靠度和可用度随时间的动态演变规律,并进行比较分析;反向推理完成对接触网系统的故障诊断,找到影响系统可靠性的薄弱零部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很好地描述接触网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可维修性,分析结果可以为系统的智能维护、日常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述接触网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作用,以及接触网的不同形式对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影响。在确定接触网选用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评价指标体系。从技术经济性的角度,对接触网的实用性、可靠性、使用寿命、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对车辆影响和可维护性等方面的技术性以及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3牵引接触网系统和架空接触网设计本章共分5节,第1节介绍了牵引接触网系统和架空接触网设计的各种术语,其中包括接触网类型、基本特性、线和绞线及其类型;第2节介绍了简单悬挂接触网(无轨电车型接触网)、弹性简单悬挂接触网、链形悬挂接触网、水平链形悬挂架空接触网;第3节介绍了接触轨,包括第三轨设备、接触轨类型、接触轨设施的施工和运行;第4节介绍了架空接触轨设施,第5节所列参考文献达23篇。本章附有31张图和3张表。附图介绍了用于电气化铁道的接触网类型;接触线及绞线截面;无轨电车架空接触网的垂式悬挂、拉线悬挂;弹性支持装置;在支…  相似文献   

20.
刘芊  胡爽 《电气化铁道》2023,(S1):197-201
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为跨座式单轨线路,采用刚性接触网系统供电和回流,目前逐步运行8编组车辆替代6编组车辆。为了适应大编组车辆的运行条件,对既有的整体夹持型汇流排接触网系统的载流能力进行分析。首先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分析了接触网导体工作温度的限制条件,结合实验室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建立能够反映测试情况的评估计算模型,并通过MATLAB平台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结合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接触网安装环境条件,给出了地下段以及地面段接触网系统的载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