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铁路客运专线车站自动售检票终端配置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车站售票机配置数量的主要因素包括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发送旅客超高峰小时系数、站内售票机的售票分担率和售票速度、站房设计的售票厅和进站厅的数量等;影响车站检票机配置数量的主要因素包括高峰小时旅客发送及到达量、到发旅客超高峰小时系数、非常规发送及到达客流波动系数、检票模式、检票机的检票速度、站房设计的出站厅布局以及站台数量等。根据铁路客运专线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总体方案,基于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车站自动售检票终端设备配置数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帮助国内部分脱网人群和外国旅客顺利使用铁路自助票务,提出京张高铁自助票务优化方案;在既有自动售票系统的基础上,增设远程协助与交互服务器,对自动售票机和工作人员服务终端进行优化设计,改进了自动售票机的用户交互界面,为旅客提供可与客运服务工作人员直接沟通、便捷获取信息咨询和远程协助的服务渠道。概述京张高铁自助票务系统构成、服务终端硬件构成及系统功能设计,总结系统实现中所采用的音视频通话、信令控制、呼叫排队、远程桌面控制等关键技术。目前,该系统及相关设备已在京张高铁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排队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进站检票机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进站检票机排队系统特征的分析,建立了进站检票机仿真系统.利用该仿真系统可以得出配置不同数量进站检票机时的能力利用率、乘客平均排队长度和平均等待时间等系统运行指标,进而分析进站检票机系统的能力利用、服务水平和成本状况.提出的优化车站检票机配置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运营部门在确定车站检票机配置数量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旅客行为微观仿真方法,针对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对售票设备的使用行为进行建模,提出基于旅客行为微观仿真的售票设备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仿真系统。最后,以北京南站为例进行模型的参数标定和实例验证,解决了车站售票设备现状评估、极限能力计算及远景数量配置等问题。仿真发现:北京南站售票设备能够满足近期和远期设计要求;现状窗口开放条件下,极限服务能力为10万人;远期所有窗口均开放时,极限服务能力为35万人。研究表明,应用旅客行为微观仿真方法较传统方法和排队论方法能够更精细刻画售票设备与旅客的相互作用、更为客观地反映评估结果,由此验证所提模型和系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铁道科学》2007,28(3):78-78,92
该系统由自助售取票系统、自助售票管理系统、自助售票系统应用服务器和客票系统应用服务器4个部分组成,用于铁路旅客自助购票及取订票业务。自助售票机可安装在车站售票大厅或城市内联网售票点,可出售各车次的火车票。自助售票系统安装在自助售票机上,分多种售票模式及付款方式向旅客提供服务。自助售票管理系统分为前台管理和后台管理两部分。  相似文献   

6.
1概述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建成,拉开了我国铁路自动售检票系统发展的序幕。自动售票机作为自动售检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车站的日常运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动售票机实现了旅客购票自助化,改变了长久以来人工售票的工作模式,大大降低了由人工售票带来的人力消耗,避免了人工操作引起的不必要的错误,提升了我国铁路的服务质量。2011年,互联网售票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铁路自动售票软件是运行在自动售票机内实现旅客自助购票的关键.面对售票流程和硬件驱动的不确定性,设计一个灵活的自动售票软件架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了MVC和消息中间件的基本技术原理;接着,分析了自动售票的业务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消息中间件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自动售票软件架构.该架构体现了MVC的结构特点,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提高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的技术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包括门武闸机、自动售票机)的性能状况.针对自动闸机和自动售票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它们技术性能的具体措施:根据乘客的实际过闸行为,合理调整参数,进行软件升级,提高门式闸机的通行速度;对自动售票机的硬软件(硬盘、硬币单元、部件间的工作逻辑、参数配置等)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售票速度.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大客流需要.  相似文献   

9.
分析铁路自动售票机在人机交互设计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用户认知负荷和最优化理论,提出了铁路自动售票机人机交互系统的优化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旅客购、取票时的操作步骤,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0前言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客票系统)自1996年开始建设,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建成覆盖全国的超大型售票网络,实现了全国联网售票。目前,全路拥有1个铁道部客票中心、18个铁路局(公司)地区客票中心。售票渠道包括窗口、自动售票机、互联网、电话、代售点等,其中售票窗口约25000个,自动售票  相似文献   

11.
铁路12306呼叫中心的特点是话务量大、紧迫度高、坐席多技能和一次来电解决率低。常见的路由排队模型是按技能组路由和按应答次数、应答时间随机分配,在12306应用场景下会出现技能组路由、坐席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客户的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过长。文章研究了一种优化的路由排队模型,在路由选择时综合考虑技能分组、坐席技能列表和呼叫队列来电属性,在分配时将“未解决”来电与随机分配相结合,从而提高多技能坐席的复用率和二次来电的同席接听率。通过Java仿真程序的模拟测试,验证了优化后的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有效缩短了客户的呼叫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  相似文献   

12.
网络业务建模是网络规划与性能评价的重要基础,常用分形布朗运动(FBM)模型来进行自相似业务建模.但FBM是精确自相似过程,由于比较简单,它只能用于刻画单一Hurst系数的精确自相似过程.而实际网络流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统计特性随时间尺度而变化,不能用单一Hurst系数的精确自相似过程来描述.本文提出用多个FBM模型对尺度行为建模,并在Norros给出的缓冲区溢出概率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平均队列长度、队列长度的方差、平均时延、时延抖动和有效带宽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峰期地铁换乘站站台容易发生拥挤问题,在分析乘客进站及换乘走行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站外限流与列车时刻表协同优化模型。该模型可在满足站台安全容量约束下尽可能降低站外限流率,实现站外站内乘客加权人均等待时间最小。采用混沌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并以惠新西街南口站为例,对本文模型、优化前方案和既有只限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优化前方案相比,模型所得方案可满足站台安全容量约束,加权人均等待时分减少了21.2%;与只限流方法相比,模型可使站外平均限流率从36%下降到7.3%,加权人均等待时分减少了43.8%,且模型方案的各项指标在乘客走行时分发生波动的情形下表现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铁路旅客与自动售票机交互时由于认知负荷高而产生的操作不流畅、成功率不高等问题,引入认知负荷理论对自动售票机进行交互设计研究。文章介绍认知负荷理论,深入分析交互过程中认知负荷产生的原因。针对自动售票机交互设计现状,从信息结构设计、任务流程设计、引导性设计、精简功能4个角度出发,通过平衡好信息结构宽度和深度相互制约的关系,设计符合用户操作习惯的任务流程,添加符合认知规律的旅客操作导航,删除低优先级冗余功能,设计了一个操作直观简便的自动售票机交互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在早、晚高峰或突发大客流情况下,客流量超过列车最大承载能力,乘客将排队等待后继车辆而延长等车时间。乘客等车时间是评价交通服务水平和优化列车开行方案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列车时刻表,利用排队论方法,准确计算严重拥挤情况下乘客等待时间的模型。针对乘客等车时间计算模糊的问题,在考虑乘客实时到达规律、OD(起讫点)分布、发车间隔和列车运能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双向的大客流和常规客流的等车时间累计计算方法,可为大客流的时刻表优化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累计输入-输出算法计算大客流等车时间的实例,分析多参数变化趋势。实证表明,模型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双向的大客流和常规客流的等车时间实时计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采集数据,应用排队论和Anylogic软件仿真,研究了目前既有站和部分高铁站进站排队时间过长和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发现通过调整不同排队方式和增减设备数量,可满足改善旅客进站体验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排队适应于目前大客流车站进站,并列式排队适应于小客流车站,并可通过调整关键设备数量来提高进站效率,减少旅客排队等待时间和改善旅客进站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高速铁路客运站客运设施配置与旅客在候车厅内活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建立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的成都东站高架层候车厅环境仿真模型,统计客运设备服务参数并进行仿真参数设定,模拟成都东站高峰时段旅客候车过程,分析仿真结果和行人密度图,发现由于候车空间进深较短,两侧检票口排队旅客阻碍进入候车厅旅客流线而产生拥堵。针对此问题,提出改变排队队形并配合座椅调整的优化方案,对比分析优化后行人密度图发现,主通道冲突点数下降为零,平均排队时间缩短78 s,验证了调整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车辆总线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总线技术在铁路通信领域起着关键作用,分析、评估总线网络的性能可以指导合理的网络配置。本文介绍了多功能车辆总线的数据类型,数据的传输特点以及数据的传输内容。该总线采用周期轮询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在轮询周期内,主设备发送轮询帧,从设备发送响应帧。结合现有地铁车辆故障诊断系统的实际情况,介绍车辆级故障诊断系统的车辆编组结构、控制网络的配置以及系统参数的设定等情况,进而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该系统的轮询周期、报文分组在服务站内的平均等待时间,利用排队理论分析网络的延迟性能以及服务站缓存器的容量问题,与实际情况及一般经验参考公式做对比分析,得出系统轮询周期的经验参考值与实验分析值之间的对比结果,提出了该总线网络的性能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按照自动售取票旅客特征分别提供服务是提高铁路自动售取票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为此,车站需要在不同的区域安装不同类型的自动售取票终端,并配置不同的操作界面。本文在借鉴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应于铁路自动售取票旅客特征分析技术,包括KMeans聚类分析和TopN分析。应用这些分析技术能够为车站提供自动售取票旅客的聚类特征和最常用的售取票方式,从而可以指导车站进行自动售票终端的布局和终端软件界面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