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轨道交通工程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交通导改的要求限制,在城市繁华地带、主要道路下方,暗挖施工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但因施工中场地环境、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如何防止施工过程中土方坍塌并有效控制地表和管线沉降是城市浅埋暗挖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地铁九号线丰台东大街站2号风道位于砂卵石层中,覆跨比达到1:2.6。本工程的中洞法施工在无水砂卵石超浅覆土中的施工经验和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机制,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合肥地铁2号线浅埋暗挖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运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隧道开挖影响下埋地管线变形及受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管材、管径、管线所处地层、管隧间距及开挖工法是影响管线受力变形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施工时需要特别重视的工况及工况组合。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地铁复-八线王-东区间为依托的城市松散含水地层中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大断面施工是其核心技术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际详细阐述了浅埋暗挖超大断面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铁超大断面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铁复-八线王-东区间为依托的城市松散含水地层中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大断面施工是其核心技术之一,本结合工程实际详细阐述了浅埋暗挖超大断面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1987年,北京地铁采用暗挖工艺成功设计和施工了复兴门折返线工程,并由此确立了浅埋暗挖工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空前发展,浅埋暗挖工法在我国多个城市地铁和市政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在工程实践中也出现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例如安全施工保障措施、沉降控制技术、辅助施工措施配套、质量控制措施及地下水防范与处理等.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西丽—大学城站区间双层暗挖风道工程,对在富水软弱地质条件中采用浅埋暗挖工法所遇到的难点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科学大道站3号出入口暗挖通道下穿长江西路,通道属浅埋—超浅埋,通道的上覆地层与围岩为人工填土和黏土,且位于合肥市长江西路主干道下方,上覆地层中管线众多,工程环境条件复杂。通道采用了合理的设计与综合施工技术,实现在合肥地区浅埋土质围岩且地面道路有车辆荷载的隧道暗挖施工。其要点包括:采用超前大管棚加超前小导管相结合的超前支护,四部CRD法(交叉中隔壁法)加预留核心土开挖工法并控制循环进尺,在暗挖通道穿越的地面主干道上满铺4 cm钢板,以减小隧道上部地表的车辆荷载,并且将车辆荷载转移至隧道两侧的土体向下传递。监控量测表明,拱顶下沉等数据均符合控制标准,地表沉降、管线沉降的发展过程与暗挖隧道拱顶下沉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7.
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具有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对北京地铁十号线花园东路站暗挖段的结构设计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以期对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北京地铁新线工程建设,介绍浅埋暗挖新技术的应用、发展以及在复杂环境条件下浅埋暗挖技术应用的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3#线东二环南路站,长204.8 m,两柱三跨地下三层结构,下穿双层交叉城市快速路,为浅埋地铁车站,车站主体穿越粉细砂层,采用暗挖施工。通过对浅埋大跨粉细砂层地铁车站暗挖施工研究,针对车站工况,在传统的浅埋暗挖施工的基础上结合盖挖法,通过导洞、扣拱及桩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发挥盖挖与分步暗挖各自优势,创新采用双层导洞组合洞桩法半逆作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浅埋大跨车站穿越粉细砂层施工难题,保障了既有快速路正常运营,实现了车站开挖安全施工,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地铁区间渡线段结构具有埋深浅、结构复杂、开挖断面大等特点,控制其施工对地表的沉降意义非常重大,特别是下穿大型雨水管线,控制管线的下沉量是对管线安全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北京地铁4号线某区间暗挖大断面下穿雨水管线进行施工数值模拟分析,对管线进行变形影响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出入口通常位于十字路口的四个象限,需跨越城市主干道,穿越复杂的地下管线,施工环境恶劣。本文以北京地铁10号线角门东站2号出入口浅埋暗挖施工为例,对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总结,通过采用WSS工法深孔注浆技术确保出入口通道安全穿越含水粉细砂层,采用接口环梁解决南北通道与东西通道的垂直转化问题,应用拆除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回填混凝土的破除,采用 CRD 法进行爬坡段施工等措施,降低了暗挖施工对周边管线、桥梁和道路的影响,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和防水性能,确保了暗挖施工的安全和工期。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城市环境条件下的特大断面浅埋暗挖车站——重庆市地铁6号线五路口车站,提出了一种新型立体暗挖方法——中柱岩墙联合支护法。为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引入了信息化动态施工技术,通过动态监测数据对施工参数进行了及时调整。结果表明,车站周边地层和邻近建(构)筑物的施工位移响应均在安全范围内,中柱岩墙联合支护法适合复杂城市环境条件下的浅埋大跨暗挖车站施工。  相似文献   

13.
浅埋地铁出入口通道大多是明挖施工,浅埋暗挖的出入口通道采用拱型断面也屡见不鲜,而矩形暗挖断面由于结构受力不太合理而很少采用,深圳地铁车公庙站的出入口通道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采用了矩形暗挖断面.本文就该形式的结构分析、支护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安贞门站—惠新西街南口站暗挖区间工程,对浅埋暗挖施工方法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结合施工,总结出施工经验,即关注隧道衬砌的渗漏水变化保证衬砌背后及超前注浆的质量。加强对暗挖区间地表及管线、拱项沉降的动态观测,初期支护必须从下向上施工,二次模筑衬砌必须通过变位量测。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践,对铁路站场内地下工程采用浅埋暗挖法技术,在设计、施工中的关键点进行了介绍和论述,并结合设计概算进行了经济分析和评价。对加深浅埋暗挖施工法的认识和拓展浅埋暗挖法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深圳市车公庙丰盛町地下商业街为工程背景,在分析各种辅助措施对控制浅埋暗挖隧道沉降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确定大跨平拱浅埋暗挖隧道的导洞合理开挖宽度和施工工法,并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 IDAS模拟隧道的动态施工过程。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总结出隧道的地面沉降规律,并对影响多跨浅埋暗挖隧道地面沉降的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比较。通过对比分析预加固措施控制地面的沉降效果,提出大跨平拱浅埋暗挖隧道地面沉降控制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深圳市科苑立交隧道的经验,包括大跨度、超浅埋的暗挖技术,采用管棚注浆预加固土体控制地面沉降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雷公山隧道进口有98M属于特浅埋段,最大埋深比开挖直径还小,施工单位对其中45M采用新奥法暗挖,取得成功,本文着重介绍暗挖段的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随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速,浅埋暗挖法地铁隧道修建作为发展地下交通的重要手段。为研究浅埋暗挖隧道成拱效应,本文以青岛地铁工程的修建为研究对象,通过复变函数法弹性解析解及围岩应力和位移解析解计算围岩压力反推拱顶可承载厚度;通过拱盖变形量反推隧道拱盖承受的上覆荷载,进而说明在浅埋隧道也存在"成拱效应"。本文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浅埋暗挖隧道成拱效应进行模拟分析,并结合某车站现场实测数据进行说明。研究结论:(1)浅埋暗挖隧道围岩自身能承担上覆地层80%多的荷载,证明硬岩地层浅埋暗挖大跨车站也存在显著的自成拱效应,在设计与施工中需重点考虑;(2)硬岩浅埋隧道在一定覆岩厚度条件下存在成拱效应,围岩承受了大部分载荷,初支承受的荷载很少,印证浅埋大跨车站成拱效应存在;(3)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硬岩地区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类似隧道工程的施工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超浅埋及超高断面结构暗挖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汤勇洛 《铁道勘察》2005,31(2):59-61
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为浅埋暗挖工程,施工顺序是由两端向中间相向开挖,并利用两端的暗挖风道做为施工横通道,其中与车站接口的风道加高段为超浅埋及超高结构。介绍了浅埋暗挖法在风道加高段的施工优化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