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京张高铁清河站基坑邻近地铁13号线,最近处仅5. 6 m,基坑深度达17. 5 m,需要设计安全合理的支护结构,保证既有地铁13号线的运营安全。建立"基坑支护结构+土体+13号线结构"的三维模型,对13号线地铁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提出满足地铁运营安全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标准,改进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基坑实施阶段的变形监测结果验证了此数值分析方法的理论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轨道车辆司机室骨架结构主要有无底架开放式和有底架封闭式两种.开放式司机室结构简单,有利于车辆轻量化,但组焊后外轮廓尺寸不易控制,吊运过程中容易变形;封闭式司机室结构复杂,外轮廓尺寸易于保证,吊运过程中不易变形.杭州地铁1号线、苏州地铁1号线、南京地铁1 0号线与深圳地铁4号线等轨道车辆的司机室结构采用有底架封闭式结构.低地板有轨电车司机室采用有底架封闭式结构,这种结构较复杂,给司机室制造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隧道下切穿越1号线施工过程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以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一双井区间下穿地铁1号线为工程背景,采用百限差分程厅FLAC3D建立了大型物理和工艺仿真数值计算模型,对垂直下切穿越既有隧道过程中新旧隧道的受力、变形及地表沉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0号线在距离1号线1倍直径(6 m)范围内开挖对其影响最大,引起1号线沉降占总沉降量的65%;10号线1号和2号导洞开挖会引起1号线最大主应力的突然降低,应力损失达到16%;1号线的存在对地表变形起到了阻隔传导效应,致使充分沉降后地表沉降槽呈菱形分布.  相似文献   

4.
针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时引起的地表沉降及既有地铁沉降问题,以北京市东六环拟建隧道下穿既有北京地铁6号线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盾构施工过程获得不同控制位置的变形及应力数据.结果表明:拟建盾构隧道下穿地铁6号线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及6号线衬砌结构沉降均在变形控制标准内且影响不大,安全风险可控;拟建盾构...  相似文献   

5.
根据北京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车站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具体特点,通过模拟计算了解既有结构变形规律,针对既有结构变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结合监控量测,信息化施工,通过主动控制引起变形发生、发展的因素,严格控制既有地铁结构的变形不大于3 mm,满足了既有线变形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6.
结合西安地铁5号线南稍门站—文艺路站盾构区间下穿地铁2号线施工实践,对盾构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变形控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现场施工试验及现场监测,研究分析既有隧道变形规律,提出盾构掘进施工参数动态取值范围和既有隧道变形控制技术措施,从而保证地铁2号线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上海地铁1号线车辆抗侧滚扭杆连杆下橡胶关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橡胶表面裂纹的原因,介绍了产品结构改进、试验验证及改进后的装车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人民广场站-南京东路站区间隧道,研究了地铁运营隧道收敛变形及其影响.阐述了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人民广场站-南京东路站区间隧道收敛变形的测量方法与结果.结合改进的盾构管片接头模型对地铁运营隧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不同水平径向收敛时的管片内力数值.通过实测地铁运营隧道水平径向收敛变形,结合数值模拟和最大裂缝宽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区间上行隧道水平径向收敛普遍较大,最大可达77 mm.衬砌管片的弯矩和裂缝宽度与水平径向收敛变形密切相关.通过理论计算,不同水平径向收敛变形时的裂缝宽度为腰部最大,拱底次之,拱顶最小.  相似文献   

9.
: 自动化监测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构成,具有自动化数据采集、连续监测、变形数据分析、成果评价、远程控制、信息发布管理等优点。在昆明地铁4号线东大盾构区间下穿既有地铁3号线盾构区间工程中,监测系统对施工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数据实时分析、快速反馈信息,指导盾构下穿施工,并且保障了新建盾构区间的顺利贯通和既有地铁3号线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0.
西安地铁穿越地裂缝带线路与轨道工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通过对西安地铁1、2号线穿越地裂缝的活动特点和变形规律进行的分析,研究地裂缝对地铁工程可能引起的工程灾害,提出地铁区间隧道通过地裂缝带时线路与轨道工程在地裂缝活动变形后的适应性方案,为西安地铁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设计依据.研究结论:在研究分析地裂缝的成因、危害及变形特征的基础上,以"防"与"放"相结合的原则为指导,采用线路坡度调节和可调式框架板轨道的总体适应性方案,及"局部加强、预留净空、分段处理、柔性接头、先结构后防水"结构处理原则等综合技术措施,使西安地铁穿越地裂缝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研究成果已在西安地铁1、2号线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