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轨道车辆结构在服役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缺陷。为确保含缺陷车辆结构的运行安全,文章引入针对缺陷的断裂力学疲劳分析方法和结构完整性评估标准BS 7910,介绍了其特点,并阐述了基于BS 7910标准对含缺陷车辆结构进行寿命预测的关键环节。根据预测结果,可指导运维单位对结构制定维保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运营的城轨车辆到达设计半寿命期或第二次大修期,甚至部分批次列车已接近30年设计寿命,相关运营公司对处于寿命中后期的车辆能否安全运营、能否延寿及如何延寿等问题格外关注,因此,开展系统性、综合性的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体系研究势在必行。通过对国内主要城轨运营公司需求调研,以及对国内外轨道车辆寿命评估技术研究,结合无损检测、理化分析、有限元分析、台架试验、线路试验、疲劳强度及断裂力学等学科,以及北京、广州、上海、天津等多个城轨车辆服役寿命评估项目工程经验,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体系框架及流程,为后续开展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提供了借鉴和指导,并为形成科学完整的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地铁的大规模发展需要足量的监测系统设备对车辆进行在线监测,东莞地铁引入部分在线监测系统设备,为车辆运维大数据积累、在线监测技术完善以及智慧运维做技术储备。文章介绍东莞地铁车辆弓网动态监测系统、轮对在线安全监测系统、车体 360°全车监测系统 3 个在线监测系统的原理、应用情况和试用效果,对在线监测设备进行必要的功能与效果验证,为智慧地铁运维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4.
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始终是各运营公司的首要任务。针对北京地铁7号线车辆在线监测及分析系统,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状态实时监测与分析系统构成与应用。该系统对车辆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等数据能够实时自动上传,从而实现对车辆运行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并推送到移动终端显示,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建立了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尝试通过状态监测的分析改变传统的车辆维修方式。  相似文献   

5.
典型服役工况是引起高铁车辆核心安全部件轴箱轴承疲劳损伤的关键外部因素,探究不同典型服役工况对轴承疲劳损伤的影响度是保证高铁运行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在服役条件下测得高铁典型服役工况的载荷数据,编制轴承载荷谱,利用有限元法得到应力谱,并计算等效当量载荷.结合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计算得到4种典型工况下每公里及本次...  相似文献   

6.
碱性蓄电池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供电系统。伴随着蓄电池在牵引等高频、大功率放电工况下的应用,对于蓄电池的安全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蓄电池传统检修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智能运维的发展趋势,研发车辆蓄电池在线实时监测系统,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可为蓄电池智能运维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州地铁车辆在线监测系统的架构、功能原理与应用。系统采用能量振动相关原理探测车辆平轮故障;采用激光截图和红外线测温原理,分别测量轮对几何尺寸及轮对轴承温度。系统实现了车辆关键部位运动状态的监测,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是提高我国高速铁路服役品质和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水平的基础,对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和长期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试验应用情况,包括高速铁路线上线下设施、牵引变电设备、接触网等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监测与检测技术和装备,数据接入网技术和综合分析评估系统。此外,归纳了研究取得的基于超声导波的钢轨绝对应力及完整性监测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和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高速铁路检测与监测系统等主要创新点。建议进一步探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与监测系统的推广应用及在我国高速铁路大范围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辆轮对尺寸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南京地铁1号线电客车轮对尺寸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功能、基本原理,结合实际分析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确保系统作用正常发挥和地铁车辆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是提高我国高速铁路服役品质和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水平的基础,对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和长期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试验应用情况,包括高速铁路线上线下设施、牵引变电设备、接触网等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监测与检测技术和装备,数据接入网技术和综合分析评估系统。此外,归纳了研究取得的基于超声导波的钢轨绝对应力及完整性监测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和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高速铁路检测与监测系统等主要创新点。建议进一步探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与监测系统的推广应用及在我国高速铁路大范围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将机车从总体上分为机械、电气与空气管路三大部分,阐述了机车实时安全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的主要内容,设计了基于TCN的铁路机车实时安全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系统,并给出其具体实现方案.系统由机车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主机、各车载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装置组成.机车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主机通过MVB将内部各状态监测装置联结成为监测网络,利用现有WTB连接重联机车或车辆,构成一个完整的、基于TCN标准架构的机车实时安全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2.
轨道服役状态劣化、轮轨病害频发是高速铁路长期运营必然存在的现象.基于Archard磨耗理论计算得到几种不同状态的扁疤,并提出一种考虑轨道结构变形的沉降预测方法;将轨道结构有限元(FE)模型和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MBD)模型耦合,探究扁疤与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和刚度变异多重轮轨病害的联合作用机理以及车辆动力性能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轨道结构安全服役的关键理论研究是确保我国大规模高速铁路路网高效运营的重大基础性工作,本文针对我国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安全服役问题进行了综合论述,提出以高速道岔、无砟轨道、无缝线路三大关键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围绕环境因素与列车动荷载耦合、重复作用下工程结构与材料动态性能演化、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损伤及累积变形、高速车辆系统与固定轨道结构的动态相互作用演变机制等关键问题,开展其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理论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服役安全与高效维护提供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是基于轨道交通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实时车辆状态数据,在地面轨交监控处理中心对车辆状态实时跟踪、状态分析与应急处置指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正线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车辆数据,通过车地无线系统实时传输到地面数据处理中心,监测与分析系统对车辆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与分析,将车辆运行状态的相关信息通过网页呈现给运营维护人员,从而为列车运行提供远程诊断与专家技术支持,提高在线列车利用率和安全性,优化车辆检修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液化天然气运输装备及其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结合国内既有液化天然气运输装备的运用工况和结构特点,在分析安全监测系统安装要求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液化天然气铁路罐车、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联运罐式集装箱的安全监测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性能,并提出了安全监测系统在液化天然气运输装备上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南京地铁1号线电客车轮对尺寸在线检测系统的结构,分析其技术原理,结合车辆检修过程中实际应用条件和运用总结,基于系统误差的综合分析,提出建立轮对尺寸在线检测系统的运用技术标准,并通过测试数据验证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的在线检测系统中的受电弓在线监测系统为主要对象,论述其组成结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分析,实时反馈列车受电弓的工作状态;利用图形分析技术,及时发现受电弓故障并立即报警,避免弓网事故的发生。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可以降低受电弓检查的成本,提高受电弓检修的效率,避免受电弓带故障运行,提升运营质量,保证正线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8.
干扰问题是列控车载设备中,监测系统和其他安全系统交互时面对的关键问题。基于对现有无干扰技术和模型的研究,运用无干扰的终端安全模型原理,结合车载在线无扰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详细地探讨无干扰技术在车载在线无扰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明确无干扰技术对列控车载监测设备的保障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弓网系统是地铁车辆牵引供电系统最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车载式弓网实时监测系统能在线监测受电弓与接触网跟随、燃弧等主要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及时预报故障,以提高运营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弥补名义应力法不能针对具有初始裂纹的焊接结构进行评估的不足,采用结构应力法,在断裂力学的基础上推导了考虑裂纹扩展增量的焊缝裂纹扩展计算方法。以复铰式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名义应力法确定了典型工况下车体疲劳强度薄弱焊缝的位置,并基于结构应力法提取了该位置的膜应力和弯曲应力,并应用焊缝裂纹扩展计算方法对车体薄弱位置的焊缝进行了剩余寿命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初始裂纹的存在导致车体寿命远低于设计寿命(1E7),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服役空间,可以利用焊缝裂纹扩展计算方法对含有缺陷的结构进行剩余寿命评估,并根据计算结果制定相应的维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