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简述渐伸线法计算既有线单、复曲线拨量的原理。采用动态数组存储拨量计算数据,应用ObjectARX自定义实体技术绘制曲率图,实现既有曲线特征点的动态设置。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算要求,给出流程图。采用VC++7.0编制了拨量计算程序,并在京广线信阳至陈家河段改造工程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绘制Nyquist图非常重要,但手工绘制较为烦琐.为简化工作,我利用MATLAB编制了专用程序,可以用它来绘制控制系统的Nyquist图和Bode图.该程序的难点在于输入数据的转换和传递,guil.m和Calledit.m及calleditl.m文件解决了这个问题,达到了操作简单的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行地铁车辆段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复杂度高、采用通用AutoCAD软件人工绘制效率低下问题,构建以自定义实体为单位绘制平面布置图的辅助设计平台;利用ObjectARX创建自定义实体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和外部文件输入处理算法,实现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人机交互辅助绘制与自动绘制;设计特定数据处理算法和对外接口,完成自定义实体数据提取,生成站场及联锁数据并通过命令输出到Excel,实现数据与联锁软件对接。对某复杂车辆段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设计结果表明,辅助设计平台能够在2 s的时间内快速实现该复杂车辆段信号平面布置图的一键自动生成,绘制准确无误,提升了车辆段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对铁路无缝线路布置图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uto CAD VBA的编程原理,利用VBA对CAD进行二次开发来绘制无缝线路布置图。首先将与绘制无缝线路布置图有关的数据汇总组织并生成成多个Excel表,然后建立CAD和Excel之间的通信,找到绘图元素坐标在CAD图中的对应关系,最后自动循环绘制无缝线路布置图,为直接在CAD图形环境下实现无缝线路布置图的绘制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铁路施工组织平面图的绘制以人工为主,存在绘制周期长、精度不高、工作量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应用国产CAD控件和GDAL开源软件库自动生成铁路施工组织平面图的方法:依据铁路线路数据计算平面图出图范围,利用GDAL处理出图范围内的地图底图和矢量数据,使用CAD控件完成铁路施工组织平面图所有数据的绘制。基于该方法完成了软件开发,并以某铁路工程为例,分析不同铁路里程、不同地图层级下生成平面图的耗时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出图效率高,便于绘制铁路工程项目不同设计阶段所需的施工组织平面图,极大地减轻了设计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ActiveX的CTCS3信号纵断面图自动生成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在MFC环境下,利用ActiveX自动化技术开发AutoCAD的新方法,有效地解决Object ARX开发版本不对应的问题.探讨在AutoCAD 2006平台上自动生成信号纵断面图的实现方法和绘制流程,分析VARIANT数据类型以及图块在绘图设计中的应用.设计实现信号纵断面图的自动绘制,提高绘图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7.
铁路纵断面图自动绘制系统利用Access2003数据库对测量资料进行存储管理,建立测量资料数据库,基于AutoCAD2010绘图平台,在ObjectARX环境下,运用Visual Studi0 2008开发工具,通过DAO访问Access数据库,实现了任意比例尺、任意里程范围内的铁路纵断面图的自动化绘制.  相似文献   

8.
大秦线集中修进度计划的编制对于集中修施工中的各项施工配合具有重要意义.在说明集中修施工进度表示方法后,利用大秦重载铁路进度图的绘制实例,详细介绍了进度示意图的绘制步骤,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态柔度曲率改变率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往模态柔度损伤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模态柔度曲率改变率MFCI(aver)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损伤前后的模态柔度矩阵各列元素进行代数平均,将计算得到的平均值作为模态柔度向量{fu}和{fd}的元素,然后利用差分法求出模态柔度曲率,最后将损伤前后的模态柔度曲率差值按损伤前的模态柔度曲率值进行归一化,从而得到模态柔度曲率改变率指标.对简支梁和连续梁,采用MF,MFC,MFCI(aver),MFCI(max)4种结构损伤指标进行损伤识别效果比较的结果表明:模态柔度曲率改变率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在识别过程中,由于用模态柔度列向量代替模态柔度矩阵,避免了大型矩阵运算,明显提高了识别速度;对数据进行平均处理,明显改善了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机械性能分析以及疲劳特性试验研究,在取得QT600-3球墨铸铁材料的各种重要特性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并且绘制了有置信度的疲劳极限线图即修正Goodman图.使用材料的Goodman图能有效地提高零部件的设计可靠性和充分发挥材料潜力.  相似文献   

11.
重复数据删除也称为单一实例存储或智能压缩.首先对文件分段,再使用SHA-1算法进行重复数据段的检测,最后建立数据字典存储单一实例的数据段并进行压缩,从而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实现有效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备份.本文通过对数据重复删除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找出现有技术的不足,然后加以改进.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在数据存储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有效地节省了数据存储的硬盘成本.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智能计算的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智能演化技术问题和数据分析问题,结合程序设计自动化和离散性数据,运用GEP算法的知识鳊程,处理太阳黑子,降水量等数据.通过遗传程序设计描绘数据规律并预测数据发展趋势,实现数据的准确拟合.  相似文献   

13.
铁路数据资源整合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据仓库技术来整合铁路数据资源可以更有效地实现跨平台数据集中、多部门信息共享以及综合信息决策支持.简要介绍数据仓库概念及铁路资源分类和主题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铁路数据资源整合模型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的复杂性越来越高,需要数据可视化技术将不可见现象转变为可见的图形符号,因此数据可视化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概念和技术特点入手,对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研究,将其成功应用于中国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以下简称铁路客票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展现中,并对未来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和探讨,进一步证实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是呈现和解释大规模数据的关键核心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消除铁路轨道检测数据中夹杂的噪声数据对轨道状态评定的影响,利用小波算法对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分解.通过对分解后得到的高频信息进行分析,即可以找出轨道检测数据中噪声数据出现的规律.然后利用小波消噪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消噪之后的数据,从而实现数据的恢复.使用Matlab中的小波算法对兰新线某段数据进行分析,实践表明小波算法具有较好的消噪功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统计的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对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记录的海量列车运行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剔出其中的异常数据,设计数据补齐算法补齐缺失的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在分析实测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分布形态等规律和按照列车种类对数据进行时距分组的基础上,建立能够合理反映数据变化趋势的拟合曲线回归模型,用于参数的修正。运用给出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拟合曲线回归模型开发出基于实测数据的运行图参数查定与修正系统。以大同—准格尔铁路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及系统提高了参数的计算精度和查定效率,并且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7.
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非集计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际调查RP数据(Revealed preference Data)具有可靠性,而意向调查SP数据(Stated preference Data)具有灵活性。为了更好地将两类数据结合起来对新的交通方式进行预测,以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例,介绍了数据的调查方法,利用正交设计法对SP调查表格进行了设计。分别建立基于RP和SP数据的Logit模型,鉴于RP与SP模型中随机项的差异性,通过引入SP比例参数,构造RP/SP联合数据模型,并利用3种模型对未来的交通方式分担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例结果表明,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logit模型能够平衡两类数据之间的误差相互影响,并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铁路路基的现状,设计和开发一套铁路路基与铁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由沉降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网络和远程控制中心组成.采集器通过One-Wire总线采集沉降传感器数据,通过无线通信ZigBee组成一个链状网络传输数据,由一特定采集器将数据存储在SD卡里并将所有数据定期通过GPRS发送到远程控制中心.通过远程控制中心对沉降数据客观的统计和分析,预测工后沉降,在路堤填筑过程中,指导控制填土速率;并在运营期间指导轨道参数调整和养护维修,确保列车平顺、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LabVIEW软件作为研究平台,完成了高速列车车下设备舱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和设计。系统数据采集使用LabVIEW FPGA数据采集模块,应力采集采用流程化配置,数据传输采用DMAFIFO方法,使得系统实现了车下设备舱关键受力部位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显示、快速储存和离线回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分散建设,基础核心数据不统一、系统间无法互联互通的问题,建设了铁路主数据管理平台。对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主数据规范建立、主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综合分析以及对铁路主数据的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对于铁路主数据平台建设的逐步完善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