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开向道岔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铁路普遍采用的道岔就其结构来分,有单开、对开、复式交分道岔等。近年来出现了多开道岔,即每个道岔有3个及以上的开向。此类道岔装置在国外已有应用,我国新建的部分城市铁路车辆段也开始使用。本文以五开道岔为例,说明该类道岔在控制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烟大铁路轮渡栈桥工程,阐述了铁路栈桥五开道岔钢轨转辙器的结构体系布置和功能概况,蘑点介绍了栈桥五开道岔钢轨转辙器的结构型式设计和制造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开道岔具有道岔区短,土建规模小的优势,为其他同类项目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处理方式。根据天津地铁6号线三开道岔用于折返的实际情况,从转辙机的选型配杆、三开道岔密贴力调整、动作杆及表示杆连接销的检修等技术难点攻关,到工电配合时需重点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入手,梳理三开道岔的养护维修重点部位与难点,尤其是转辙机的侧向尖轨2/4 mm的测试点位、室内继电器的检修周期、道岔开程调整以及转辙机表示缺口的调整等方面,就维护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维护经验,供业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城轨交通线路中的辅助线与正线连接传统方式是采用单开道岔。如能在城轨交通轨道工程设计中使用对称道岔或三开道岔,可达到大幅度节省轨道工程投资之目的。 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调查了解我国各大城市的城轨交通辅助性配线形式及运营状况,分析对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与单开道岔在结构特征及功能等方面的差别,并研究停车线、出入线在与正线连接时采用对称道岔和三开道岔时合理的平面布置。 研究结果:在城轨交通轨道工程设计中采用对称道岔和三开道岔来替代单开道岔,可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提高调车作业效率。 研究结论:对称道岔和三开道岔在停车线和出入线上使用,是可行的、必要的,并应结合城轨交通建设工程抓紧研制、铺设。  相似文献   

5.
王楠 《中国铁路》2013,(11):85-88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从三开道岔的定义和结构组成、客观应用条件和线路开通位置方面进行论述,对三开道岔的优点和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开展采用三开道岔的方案研究.针对三开道岔的基本特性和构造,结合实际操作进行分析,提出三开道岔开通线路位置定义、专用钩锁器解决方案、手摇道岔操作方案和人机界面系统设备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6.
提速道岔技术水平提升与全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高速、客运专线道岔技术的发展和我国铁路建设对道岔技术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分析已在我国铁路线路上全面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提速道岔的技术发展方向,旨在尽快提升铁路提速干线道岔整体技术水平。研究结果:通过对国际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我国客运专线道岔技术的分析,结合提速道岔十几年来的运用情况,借鉴200 km/h 60 kg/m钢轨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技术优化成功运用的经验,提出"对现有各主型提速道岔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从道岔线型到主要关键零部件结构进行全面优化设计,彻底消除既有提速道岔存在的安全隐患,迅速开展全面优化升级工作"的建议,从而为提升提速道岔的整体技术性能和水平,更好地适应铁路建设发展的需要,满足运营要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60 kg/m钢轨18号(Vz200)可动心轨单开道岔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60 kg/m钢轨18号(Vz200)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是在调研和总结既有提速道岔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新型提速道岔,在设计中采用了新设计思路和新结构,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动力学仿真等分析计算,满足我国铁路发展的需要。介绍道岔的平面设计原则、结构特点、加工制造工艺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愈来愈多的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如有轨电车、地铁、高架轻轨等。作为轨道系统中薄弱环节的道岔,其设计理念有了新的转变,以适应城市轨道交通所需的特殊道岔的研发。三开道岔是一种特殊的道岔形式,能够减少地下开挖面积,有效降低土建工程造价,节约大量资金,并已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本文介绍不对称三开道岔的设计,阐述道岔平面线型、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悬挂式单轨单开道岔在段场应用时存在道岔数量多、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文章提出悬挂式单轨三开平移道岔总体方案,并对道岔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设计。该方案采用“八字”型道岔梁结构布置方式,解决道岔三开转辙换向问题;设置齿形梁间连接装置和锁定装置,增强道岔梁与轨道梁对接定位安全性、平顺性、准确性和牢固性,避免道岔端部与轨道梁干涉的问题;通过驱动及走行装置,在门式梁的支撑下,解决道岔梁平移导向平稳性的难题;设计悬挂式单轨三开平移道岔控制系统,实现道岔平移运动中的控制。经与其他方案对比可得,采用悬挂式单轨三开平移道岔时,会使段场中道岔数量更少、横向长度更短、占地更小、投资更低。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路道岔历经多个发展阶段,使用了多种轨距、类型、轨型和号码的普速、高速、重载铁路道岔,出现了道岔类型多、道岔图号重复多、通用互换性差等现象。本文介绍了国内铁路道岔使用现状,分析了道岔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阐述了开展铁路道岔型号简化统型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铁路道岔型号简化统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7号单开道岔主要铺设在站场,在车辆出库、入库时使用。在城市中站场占地较大,一旦建设完成就很难扩建,因此7号道岔的设计要跟主流线型的长度保持一致,以方便更换和维修。根据现场调研发现图号SC319及其同线型图号的道岔使用量最大,因此本设计在SC319前长、后长、总长不变的基础上设计多种线型优化方案,并通过动力学建模仿真分析列车过岔时的力学性能,选出最优线型进行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借鉴了重载铁路道岔和高速铁路道岔的设计经验,如:用刨切基本轨加宽曲尖轨的技术延长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在尖轨根端采用弹性可弯结构取代以往根端活接头式结构,减少尖轨根端病害;针对现场辙叉易掉块不耐磨的特点设计更优异性能的合金钢辙叉;设计了常规混凝土岔枕和复合材料岔枕,为城市轨道交通岔区轨下基础提供多种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山西中南部铁路30t轴重75kg/m钢轨重载道岔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30 t轴重重载运输是货物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结合山西中南部铁路的建设,前期研究开发了30 t轴重60 kg/m钢轨12号、18号重载道岔,经在既有线上道试验,总体使用效果良好。但根据目前的相关技术标准,30 t轴重重载线路应使用75 kg/m钢轨,为此有必要研究开发75 kg/m钢轨重载道岔。简要介绍75 kg/m钢轨12号、18号重载道岔的研究设计,包括平面线型及结构设计,通过增大导曲线半径、尖轨加宽技术,设置轨撑、采用镶嵌式合金钢组合辙叉和高锰钢组合辙叉(爆炸硬化)等优化道岔结构设计,经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表明:75 kg/m钢轨重载道岔的结构部件位移及加速度均低于标准限值,并且能够满足行车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城轨交通轨道设备标准化设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目的:城轨交通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日益繁忙的问题,已达成各界人士的共视。由于城轨交通各条线路轨道系统设计标准不一致,轨道设备类型不统一,给设计、施工、维修带来了诸多不便,迫切需要解决城轨交通轨道设备的标准化问题。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我国城轨交通既有线路,铺设的钢轨扣件、道岔的现状,分析标准不统一的结症及危害性,研究解决的方法和措施。研究结果:城轨交通轨道设备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根据目前形势应分三步进行,即简约化、标准化、系列化。针对运营需要城轨交通铺设特殊道岔的趋势,也应尽早提出标准化工作的预案。研究结论:标准化工作首先使轨道设备的种类控制在目前状态,不要再另行研制新产品。再经过调查研究将性价比合理的几种产品,优化设计成为标准图或通用图。在满足不同工况需求的情况下还要有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在上层领导的重视和干预下,明确归口单位及标准图纸的审批权,并完善设计审批程序,标准化工作将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综合桥上无缝线路和无缝道岔的技术特点,桥上铺设无缝道岔对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速铁路咽喉区和渡线道岔区特点,确定无砟轨道无缝道岔对桥梁结构变形及梁缝位置的要求,提出道岔区桥梁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以及典型道岔区桥梁布置以及结构形式。高速铁路道岔区桥梁设计以道岔与桥梁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轨道作用力的影响,通过车-岔-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确保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  相似文献   

15.
超长大桥梁在高速铁路上具有广泛设计代表性。由于桥上跨线工点多、线路平面关系复杂,桥上有道岔咽喉区、高架站,结构设计复杂,因此特殊桥梁结构在超长大桥梁上的应用空间和创新设计方面潜力巨大。以京沪高速铁路天津特大桥为背景,简要介绍该桥的建设环境、技术标准、地质资料和墩台形式。归纳大跨度连续梁、道岔区桥梁、站台梁等代表性工点的设计要点,重点介绍该桥的特殊结构,总结京沪高铁桥梁设计经验,为今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优化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42号大号码道岔对铺设精度及开通后的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道岔的施工工艺也要求更加精准和细化。随着快速铁路网的逐步形成,大号码道岔会更频繁地使用于各条快速通道,探索一种更安全、更经济、更高效的施工工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道岔运输、装卸、铺设、焊接、精调等工序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并经过运营验证可行,由此提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施工工艺,为大号码道岔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借鉴我国高速铁路轨道方面的先进技术,总结既有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经验,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专业设计标准和技术创新的角度,重点阐述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轨道采用的预制轨道板、预制道岔板、预制浮置板、对称三开道岔、CPⅢ轨道基础控制网的技术创新。运营实践表明,这些新技术提升了轨道专业整体技术标准,同时结合研发、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使这些轨道新技术更完善、更合理。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是为了弄清楚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区间轨道刚度和岔区轨道刚度特性,为提高列车过岔的舒适性及延长轨道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文提出了区间轨道与岔区轨道间轨道过渡段的设置及其设计。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与理论,分析了遂渝线区间及道岔区无碴轨道刚度的特性。研究结果:区间轨道与道岔区轨道间存在着较大刚度差,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无碴道岔区的轨道刚度约是区间线路的2~3倍,应设置轨道刚度过渡段。研究结论:道岔前后轨道刚度差可采用分级过渡的方法,每一级刚度取18孔轨枕间距左右,将钢轨挠度变化率控制在0.3 mm/m以下,由此确定的过渡段结构动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对典型案例的桥上咽喉区无缝道岔群的温度力、道岔部件相对位移和传力件的剪力进行了计算,并与普通桥上无缝线路的温度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桥上无缝道岔较一般区间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力明显增大,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应同时兼顾道岔与桥梁孔跨布置;典型案例中的道岔尖轨、心轨位移及限位装置的结构强度均可满足其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20.
陈园 《都市快轨交通》2015,28(2):61--64
轨道交通中道岔的技术性能及岔区的建筑限界设计直接影响运营组织效率和车辆运行安全,针对重庆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中应用曲线道岔的情况,依据曲线道岔参数及布置形式,利用图解法模拟车辆过岔过程,并进行加宽量计算,拟合出道岔区建筑限界的加宽量图,讨论曲线道岔区建筑限界加宽量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为岔区土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