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沈客运专线引入阜新地区线路方案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阜新市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煤炭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已被列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本文从城市规划、既有路网布局、阜新站位的选择等方面研究京沈客运专线引入阜新地区的方案,以及线路设计标准分析。研究结论:(1)客运专线引入地区的线路方案符合城市规划布局,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水平,合理兼顾拆迁与线路走向的关系;(2)线路方案应尽量短直,避开了不良地质区,提高工程建设及运营的安全可靠度;(3)线路技术标准的选择应结合车站运营工况、根据v-s曲线合理确定,充分体现工程设计的技术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防城港铁路地区规划引入线路有新建防东线、防百线、茅皇线,南防线及企沙支线皇城坳至云约段增建二线等。通过本研究,拟找到适应铁路规划建设、客货运输需要、铁路物流转型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新要求的站场布局方案。研究结论:(1)茅岭站原位改造方案货运布局集中,但废弃工程大、投资大,与城市规划不协调;(2)新建防城北站方案虽然货运布局不集中,但客货流径路顺畅,与城市发展协调,工程投资省;(3)新建茅岭南站方案客货流径路顺畅,但对钦防高铁运营影响大,站场布局不够集中,且拆迁工程量大、投资相对高,与城市规划不协调;(4)经综合比较,推荐采用新建防城北站方案;(5)该研究成果可为政府部门将铁路地区总图方案纳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站场线路股道众多,既要保证部分列车能高速平稳通过,又要满足部分列车到发、折返等作业需求,受列车运行速度有所降低及车站总体布局的影响,到发线上曲线半径一般远小于正线曲线半径,正线与岔后到发线曲线间连接线路参数选取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在综合考虑高速铁路站场内列车在站场正线与到发线间运行工况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高速铁路站场内道岔区动力学分析模型,计算分析道岔与岔后到发线曲线间夹直线及缓和曲线长度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及平稳性的影响,拟对高速铁路站场内正线与到发线间连接线路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论: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岔后曲线半径与超高及缓和曲线长度的匹配关系,赋予计算模型所需的线路参数,运用车线动力分析方法,对高速铁路站场正线与到发线间连接线路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从保证列车运行平稳性角度,建议高速铁路站场内正线与岔后到发线曲线间设置至少9 m长的夹直线,当高速铁路站场用地受限时,夹直线长度可适当减小甚至可以不设夹直线,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不大;(2)当缓和曲线长度达到一定值后,增加缓和曲线长度对缓和列车在曲线上的振动意义不大;(3)在站场规模一定时,本研究结果可为合理选取正线与到发线间线路参数及统筹分配站场内不同区域的空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针对某海外高速铁路线路设计及方案研究需求,为从行车动力性能角度评估及优化线路方案,从而为线路方案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采用线路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对线路方案进行评估比选,并探讨适用于线路方案动力学性能评估的指标和方法。研究结论:(1)线路方案的优化在考虑工程经济性的同时需考虑行车动力性能的优化;(2)线路平纵断面参数匹配合理、减少平面曲线及增大曲线半径能有效提高行车动力性能,尤其是增大最小曲线半径,行车动力性能改善明显;(3) Sperling平稳性指标和UIC 513评价方法未能完全涵盖线形引起的低频振动,难以区分线路比选方案在舒适性方面差异性,车体加速度和行车安全性指标频次统计可反映不同线路条件下车辆动力学响应的强弱程度,适用于不同线路方案行车动力性能评估及比选;(4)本文提出的线路方案动力学评估和比选方法可应用于其他类似项目。  相似文献   

5.
西安枢纽北环线建设施工中,新丰镇~行者线路所区间由于在西康二线建成前,需改造保留长条村线路所,按照列车运行间隔牵引通过能力计算,遇到区间通过信号机的设置因闭塞分区长度限制造成无法设置接近区段,从而引起机车信号电码化不能提前上码,机车运行设备放风的问题。针对既有设备制式、站场布局实际,提出闭塞分区移设、通过信号机设置、联锁设备改造方案,从而保证了机车运行设备的正常使用,较大的提高了北环线下行区间的列车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对城市轨道交通FAO(全自动运行)线路行车组织风险的认识,分析了FAO线路由设备实施差异性而带来的行车组织流程和关键行车岗位人员职能的变化。选取行车组织业务板块中的列车运行作业单元,从人员、设施设备、环境和管理因素对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通过国内某条FAO线路实际运营数据统计得出该线路最为频发的风险是夹人夹物事件,从人员、设备和环境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安全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载铁路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保证行车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和通过能力起关键作用的信号系统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针对开行万吨、2万t组合列车线路设计中遇到的几种特殊站场布局下的信号机设置问题以案例形式进行分析,探讨此类站型信号机设置的影响因素,总结安全、合理的布置原则及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湘桂线黎塘站是一个较大的枢纽站,信号设备采用的是铁科院通号所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该系统在投入运营后整体运行稳定可靠,但在使用中发现带动道岔电路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排列进路时,有时出现带动道岔转不到位的情况,造成道岔"四开"或道岔无表示,影响行车作业,也给行车安全留下隐患.现就该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兖州煤炭矿区铁路传统道岔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下故障频发的问题,探讨了自润滑道岔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提出了对现有运行道岔逐步更换为自润滑道岔,以解决现有站场环境污染情形下道岔润滑问题,减少对行车作业造成影响和道岔日常维护工作量,降低维修成本,适应矿区运输对行车设备作业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LKJ系统设备是用于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控制设备,对防止列车冒进、冒出关闭信号机和防止列车超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LKJ设备存储的数据必须随着线路限速的变动,工务基础线路、供电接触网、电务站场基础设备的改造,区间信号机位置的变化,以及控制软件版本的升级等而不断更新,否则就会给机车乘务员的平稳操纵和列车安全运输带来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