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董智勇 《西铁科技》2004,(1):15-16,10
本文通过潼关-宝鸡段分相绝缘器十数年的运营情况分析,总结出了影响分相绝缘器运行的一些不利因素,并针对分相绝缘器的运行提出了一些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杰 《电气化铁道》2001,(4):34-35,38
通过对由接触网检测车检测出的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存在较大硬点的分析,从而对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判断及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胡良俊 《西铁科技》1997,(A10):47-48
本文针对现有接触网上运行的分相绝缘器存在的问题及该段在运营、维修及改造方法的经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了现有分相绝缘器找碰弓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法及进一步改进分相绝缘器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根据长期接触网运营管理的工作实践,对传统的滑道式分相绝缘器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认真分析总结,提出不改变分相性能而改善滑道式分相绝缘器接头过渡不平滑、硬点打碰受电弓问题。  相似文献   

5.
结合接触网分相绝缘器的强度、耐电弧性、接触线与连接板、绝缘滑道实现等高等方面的改进 ,提出一种新型的分相绝缘器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6.
分相绝缘吕系接触网重要的相分段绝缘设备,在目前铁路干线全面提速 的要求,抽种适应提速需要的新型分相绝缘器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一种用于提速区段的分相绝缘器。本绝缘器是由3组分相绝缘元件串联组成的接触网相分段绝缘设备,绝缘元件采用全密封式结构,具有优良的耐弧、耐靡、耐候性能,整机重量轻,安装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提速后高速运行的电力机车平稳取流,避免接触线出现硬点,在我国既有电气化铁路提速改造和新建电气化铁路工程中,普遍采用了关节式分相绝缘器。由于乘务员未能按照新的分相绝缘器标志及时在电力机车过分相绝缘器时断电停止取流,极容易造成承力索烧伤,直接危及供电安全。本文通过仔细分析机车过相时产生电弧的原因,以及电弧的燃烧过程,找出了机车闯分相时烧伤承力索的根本原因,并根据理论分析、结合现场实践,提出了一种解决关节式分相绝缘器承力索烧伤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鉴于朔黄线电气化铁路变电所距分相绝缘器距离较远及V停反行技术条件的现状,文章对V停反行技术要求与绝缘段关节,分相绝缘器位置及“八”字渡线间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对2种供电线上网方案的探讨,确定了供电线上网的最佳方案,节省了投资。  相似文献   

9.
根据器件式电分相和八跨绝缘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利用既有接触网中带有分相绝缘器的一段旧锚段作为临时渡线锚段,先后改造出2个五跨绝缘锚段关节,并重叠两跨构成八跨绝缘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的施工方法,成功地将器件式电分相改造成八跨绝缘锚段关节式电分相,而且不影响既有线铁路的运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从绝缘锚段关节式分相绝缘器的技术要求、日常检修、机车运行、标志设置及机车被迫停入中性区的应急处理办法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关节式分相绝缘器的日常管理能力和运营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军 《铁道知识》2006,(1):24-25
石太铁路由石家庄至太原,始建于1907年,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虽然多次改建,已建成双线电气化铁路,但在铁路跨越式发燕尾服中能力已饱和,不能适应运量增长的需要,按《中长期铁路风规划》安排,铁道部决定率先修建石太客运专线,于2005年6月11日开工,计划工期4年建成。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5.5km,线路自西向东沿西安市东西向主客流走廊布设,但在北大街站至朝阳门站的线路偏离了西安火车站这一大型客流集散点。结合西安地铁1号线沿线客流分布及城市规划等特点,着重对北大街站至朝阳门站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论述。通过对线路是否经过西安火车站的优缺点分析,提出了推荐的线路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3号线支线与主线交叉重叠段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州地铁3号线支线与主线交叉重叠段的情况,讨论了位于下方的支线石体区间的不同断面支护方案和施工铺助措施,以及位于上方的主线林体区间施工时的爆破方案及实施爆破后的监测。两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均未出现险情,隧道变形和地面变形也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可为以后隧道交叉段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铁2号线试车线信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地铁2号线的专用试车线为例,分析其信号系统的设备概况、功能及特点,介绍各接口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以下简称“监控”)装备机车以后,机务行车险性及以上的事故很少发生。目前,机务的行车安全集中在“挤岔”、“脱线”和“撞车”的一般事故上,其根本原因是“监控”的控制没有形成闭环,有控制盲区。为此在无联锁道岔、无联锁线路上,在“监控”控制的盲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特点,分析了共线运营在行车组织上存在非共线段运能不足、共线段运营中断时运营调整难度大的问题。通过非共线段运能不足问题剖析和共线段运营线路中断处置原则分析,提出了进行线路拆分提升运能,以及在共线段中断时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并得出3、4号线各自独立运营需对配线进行改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南京地铁8号线沧波门—古雄区段线路走向,结合既有宁芜铁路改线方案,提出利用既有宁芜铁路的两大系列6个方案,并详细论述了各方案的主要工程内容、投资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段是不可缺少的设施.车辆段出入段线与接轨等相关方案的设计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有着重要影响.结合无锡地铁4号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车辆段出入段线接轨宏观方案、出入段线入段方案、出入段线连接及接轨配线等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车辆段出入段线接轨优化推荐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节约土地资源、节省工程费用、方便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佛山地铁3号线、清晖园段线路、清晖园文物的基本情况,对清晖园段线路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方案比选,确定临近清晖园文物保护单位的路由方案为最优方案。分析了佛山地铁3号线施工期间及运营期间对清晖园文物影响以及相应的保护方法和措施,为临近文物保护单位的地铁线路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厦门火车站至和平码头5.3km既有铁路线已经停用以及福厦线引入厦门地区段增建二线后能力有较大富余的实际情况,从降低建设成本以及资金筹措、城市土地利用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厦门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线路走向的调整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的四个方案和相应的实施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