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根据大秦铁路75 kg/m钢轨12号道岔外锁闭装置的应用经验和出现的问题,探讨外锁闭装置的设计改进和技术实施,并对安装装置中相关的表示杆连接结构和转辙机锁闭杆、表示杆进行配套改进,经过试验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更换钩型外锁闭装置存在的困难,探讨了依靠挖掘施工人员的技术潜质、挖掘运输工作的潜力、精心组织施工,实现安全、正点、优质完成更换钩型外锁闭装置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铁路分动外锁闭道岔大量采用ZYJ-7型电动液压转辙机牵引,且每组道岔一般都有2个及以上牵引点。联锁试验时按常规只进行道岔转换、位置核对、切断表示等常规试验。当第1牵引点最后锁闭时,常规试验无法检验启动续操电路的正确性,可能导致联锁试验不彻底,在使用中出现故障,且故障现象特殊,查找较为困难,严重影响行车。  相似文献   

4.
ZYJ7型电液转辙机采用电动机驱动、钩式外锁闭传动来转换道岔。外锁闭装置能有效克服尖轨在密贴时的转换阻力,可靠地锁闭道岔尖轨和基本轨(可动心和翼轨),即使连接杆折断仍起着锁闭作用,能够隔离列车通过时转换设备的振动和冲击,提高转换设备的寿命和可靠性,现在已被广泛应用。因此该道岔外锁闭装置的维修标准和保养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钩式外锁闭道岔的动作原理,及维护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STX4型驮背多功能运输车上使用的新型翻转锁闭装置的主要结构,设计了试验工装,对新型翻转锁闭装置进行了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满足标准要求,符合驮背运输车集装箱运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全路提速设备改造工程中普遍采用了道岔外锁闭装置,经过几年的运用,证明道岔采用了外锁闭装置极大地提高了道岔锁闭的可靠性,保证了提速列车运行的安全。特别是从原燕尾型锁(水平锁闭)改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勾型外锁(立式锁闭)后设备运用更加稳定。由于勾型外锁研制的周期短,上道的时间快仍有部分需要优化和改进的地方。在运用中,发现问题较多的是可动心轨的外锁。  相似文献   

7.
全路提速设备改造工程中普遍采用了道岔外锁闭装置,经过几年的运用,证明道岔采用了外锁闭装置极大地提高了道岔锁闭的可靠性,保证了提速列车运行的安全.特别是从原燕尾型锁(水平锁闭)改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勾型外锁(立式锁闭)后设备运用更加稳定.由于勾型外锁研制的周期短,上道的时间快仍有部分需要优化和改进的地方.在运用中,发现问题较多的是可动心轨的外锁.  相似文献   

8.
ZYJ7型外锁闭道岔的技术改造与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动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是一种新型的道岔转换设备。通过分析比较,论述了钩锁式外锁闭装置比燕尾式外锁闭装置更加安全可靠、适用。介绍了燕尾式外锁闭道岔改造为钩锁式外锁闭道岔的施工流程,以及外锁闭道岔在运用中的维护与整治办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ZD9可挤型与不可挤型电动转辙机安装于分动外锁闭道岔,机车以5、15km/h速度挤岔时,转辙机挤岔状态及外锁闭装置受力、变形等分析,通过试验说明挤岔后尖轨位移、变形与速度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了转辙机挤脱结构、工作原理及在道岔上的安装方式,验证了转辙机挤岔断表示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广深准高速铁路60kg/m钢轨12号可支心轨辙叉单开道岔 及外锁装置装置的设计与并通过铺设运行认为在我国现有条件下,道岔增设外锁闭装置可以改善转换设备的工作条件,可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1.
道岔外锁闭装置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介绍了一种外锁闭装置在线探伤仪,采用超声波探伤原理,能够实现外锁闭装置在线探伤,可智能选择预置探点并判定结果,是电务维护人员对在用外锁闭装置进行在线无损检测的专用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研究高速铁路邻近车站曲线最小半径对列车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影响,运用Simpack软件建立列车-线路动力学仿真模型。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不同曲线半径对通过列车和停站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列车经过车站邻近曲线时的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列车平稳性指标大于停站车通过车站临近曲线时的相应指标;停站列车通过距离车站较远的圆缓点的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平稳性指标能够满足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需求,考虑富余量,停站列车速度采用通过曲中时的车速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3.
对重庆跨坐式单轨交通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墩体结构进行了动力试验,测试其动力特性及在不同行车速度下的动力响应.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结构实测自振特性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轨道梁结构具有较好的竖向刚度和结构强度;单轨车辆以不同速度通过桥梁时,试验梁横向基频、横向加速度等横向振动性能与<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的要求有一定差异;运行单轨车辆对轨道梁结构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不显著;墩体结构横向动力性能良好,满足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4.
空气弹簧的动态特性受其内部压力影响较大,为了更深入地分析动车组高速交会时的运行安全性,需要考虑空气弹簧在交会流场下的气动响应。将空气弹簧的气动流体力学模型与某型动车组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相结合,以列车交会气动流场压力的时间历程作为空气弹簧与车体的外部激励,分析了动车组以不同车速交会时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交会车速越高,空气弹簧的内压波动幅度越大;会车中车体的垂向平稳性优于横向平稳性;轮轨垂向力与轮重减载率受会车流场的影响较小,在会车时有较大的安全余量;当两车以450km/h车速交会时,空气弹簧内压波动可达30.78%,且轮轴横向力与脱轨系数会在车头鼻端通过观测点的瞬间超过安全限制,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铁限界标准,列车与屏蔽门之间必须保留一定间隙,以保证列车在规定条件下能安全通过该设备区域。乘客上下车安全与行车设备安全同样是地铁运营中的核心问题。实际测试了地铁列车进出车站和通过车站时与屏蔽门间的动态间隙,在正态分布假设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预计了车辆随机晃动下与屏蔽门间的间隙值,从乘客上下车安全角度对现行的地铁车辆限界与设备限界间的安全裕量值进行再评估,为将来地铁车站屏蔽门设计及站台设备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列车交会压力波与运行速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列车交会时产生的瞬态压力冲击对行车安全、旅客舒适性均产生严重影响。根据多次实车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将列车交会分为列车静止交会、等速交会和不等速交会3种工况,研究了3种工况的列车交会压力波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一系列回归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静止列车上的压力波与交会列车运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两列车等速交会时,列车上的压力波幅值与两交会列车的运行速度和相对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两列车不等速交会时,高速列车承受的压力波幅值小于与之交会的低速列车所承受的压力波幅值;两列车等速交会时的压力波大于一方列车静止时交会的压力波。  相似文献   

17.
列车进路接近锁闭状态对列车冒进信号后的安全防护起到重要作用。现有列车进路接近锁闭处理逻辑沿用传统继电联锁的设计原理,能满足常见应用场景的需求,但不能适用于接近锁闭区段延长至后方两段及以上进路的场景;此外,在特定故障场景下,还存在列车进路错误转为接近锁闭状态的缺陷。为此,在分析现有继电电路逻辑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列车进路接近锁闭区段延长处理方法。文章介绍继电电路实现接近锁闭的缺陷及改进后接近锁闭延长方法的实现过程,详细阐述其处理逻辑。该方法能适用于接近锁闭区段延长至后方两段及以上进路的应用场景,规避了人工编制接近锁闭处理逻辑带来的风险,解决了进路内道岔失去表示后列车进路错误转为接近锁闭状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尚未制订高速铁路动车段试车线列控系统技术标准的情况下,研究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动车段试车线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的测试需求,针对车载设备主要功能(包括列控模式切换、列控等级转换、临时限速、车载与RBC仿真系统建立连接和无线通信会话、RBC切换、轨道电路信息接收、应答器信息接收、自动过分相、测速测距、常用制动、紧急制动等)进行测试流程及试车场景设计,在此基础上研究试车线列控系统设备组成,提出高速铁路动车段试车线列控系统设计方案,达到动车组在试车线上往返运行一次即可实现对列控车载设备性能全面测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施洲  夏招广  葛玉梅 《铁道学报》2006,28(4):95-101
对跨径140 m的铁路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提篮拱桥进行全桥动力试验。采用脉动法测试其自振特性;动载试验中试验列车分别以不同速度匀速通过桥面及以一定速度在指定位置处制动,测试各工况下桥跨结构的应变、位移、加速度的时程响应,并将实桥测试结果与该桥的车桥耦合振动计算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具有良好的竖向和横向刚度及结构强度,整体动力性能良好,而通过列车对桥跨结构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实测动力响应及其动力系数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较好,两者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大而呈现相同的规律性;列车运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舒适度;该类型桥梁适用于大跨度铁路桥梁。  相似文献   

20.
车门35C制动器结构、原理及典型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门锁闭装置是车门系统的关键安全部件,锁闭可靠对运营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广州地铁5号线列车客室车门制动器采用35C制动器,该型制动器在广州地铁4号线列车上表现稳定、可靠,但在5号线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较多,介绍该制动器结构、工作原理,并结合典型故障分析该制动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