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客运专线,尤其是高速客运专线.一般都是双线自动闭塞线路.区间平图通过能力与站间距离关系不大,车站的设置主要取决于客运的需要。但同一线路上如果既运行高速列车,又运行速度相对较低的普通跨线列车,则区段内高速列车必然要越行普通跨线列车.此时.同一区间内高速列车与普通跨线列车运行时间之差,将决定非平图区间通过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宁地铁1号线列车在AW2工况下,上、下行各区间的运行牵引能耗和再生制动能量,结合运行线路区间长度、区间高度变化,分析影响列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并为列车蓄能装置的容量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线路环境下,列车在AW2工况单次再生制动产生的能量约为5~14 kW·h,受区间线路变化的影响较大。当考虑再生制动能量100%回收时,AW2工况下列车上、下行平均牵引能耗与区间长度的相关系数接近0.9,每km能耗约为6.6 kW·h。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给定站间运行时分前提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追踪列车节能操纵优化模型,模型以两列车在两站间运行的总能耗最小为目标,通过同时优化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的操纵策略以提高再生制动能的利用。在一定的制动停车距离、线路平纵断面和限速条件下,将站间区间划分为若干个子区间,建立两列车在各个子区间的运行工况序列选择模型,通过遗传算法优化两列车在每个子区间的牵引力使用系数、末速度和运行时间,提高列车牵引时对再生制动能的利用率。算例表明,在给定的站间区间上,本文模型在保证正点前提下比单列车定时节能算法的能耗降低5.8%。当区间存在陡下坡时,两列车在途中运行过程中比在进出站过程中协同利用再生制动能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列车的运行性能,同时满足乘客的需求,瑞士联邦铁路(SSB)提出了“合作运行”的新概念,重新设计列车的运营过程,巧妙地分配列车调度的潜力。“合作运行”的概念允许通过驾驶室里的驾驶员界面对列车运行线路做出实时调整,  相似文献   

5.
45列可自动变轨的Talgo250高速列车(S130系列)在西班牙铁路(RENFE)投入运营,该列车既能在准轨高速线路上运行,又能在既有的宽轨线路上运行。两种不同轨距变化时,列车可以15km/h速度自动实现换轨。该列车由2节动力头车及11辆中间非动力车组成,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编制网状线路列车运行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设计了网状线路条件和多条列车径路条件下列车运行时刻表规划的网络分层并行算法。该方法首先提出了路网结构的分层节点表示法和列车时刻表的序列事件表示法。是将列车事件序列按车站和区间进行归并分组,提出一种统一布点、按列车优先级分层、按各区间端点列车事件的状态,并行触发区间列车事件状态转移算法来计算列车运行时刻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信号系统控制列车的角度研究如何减小列车在越江区间的最小追踪间隔问题,以提高长大越江区间线路通过能力。首先,介绍移动闭塞模式下列车通过越江区间的运行方式,信号系统需保证线路正常运营,越江段区间风井之间仅有1列车运行;其次,结合列车运行特点,参考UIC406能力分析方法推算出移动闭塞模式下列车在越江区间内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模型,得出最小追踪间隔与列车在越江区间中运行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通过对所得的函数进行求导,推算出列车在区间中的最高运行速度、接近速度的取值及对最小追踪间隔的影响,并求得函数的极小值;最后,通过仿真软件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并提出信号控制列车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夜间出行需求,实现行车计划与线路维修计划的一体化编制,文章讨论了等线运行、转线运行以及一线行车一线维修等3种夜间行车组织方法,选择了最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线行车一线维修,并基于此采用了分段单线双向的全天候运行模式。采用大M法,建立了以到达时间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列车移动约束、列车路径约束、进路占用约束、列车路径顺序指标约束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分阶段求解的滚动时域算法,建立了线路维修计划与行车计划一体化编制模型。以在建的雄安市域动车组R1线为实例,通过一体化模型的建立,实现了一线行车一线维修下的行车计划与线路维修计划一体化方案编制,分别得到了前期与后期不同维修区间的列车计划与线路维修计划一体化可行方案,验证了在行车量上满足乘客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9.
列车节能运行优化可降低列车的运行能耗,从而降低轨道交通运营成本,但对于坡度、坡长、限速等条件多变的线路,既有节能优化方法难以给出合理的工况组合方案,因此提出基于离散微区间工况选择的列车节能运行优化方法。首先,将列车运行区间离散为等距的微区间,建立节能运行优化模型;其次,通过考虑相邻2个迭代最优解之间差异的启发效应,对蚁群系统算法(ACS算法)进行改进,提出改进的蚁群系统算法(ACSd算法);然后,采用ACSd算法在微区间中直接选择运行工况;最后,将节能和准时的要求同时纳入目标函数和算法的启发因子,并提出调节信息素浓度的时间补偿机制处理时间误差。以北京亦庄地铁线某个多坡段区间为例,将所提方法与既有能量分配法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并对分别采用ACSd算法和ACS算法选择运行工况所获得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微区间工况选择的优化方法较能量分配方法降低能耗29.1%;采用ACSd算法进行列车节能运行优化较ACS算法降低能耗9.9%。  相似文献   

10.
根据EN 15227:2020 《轨道交通轨道车辆耐撞性要求》,一般在直线线路上对城轨列车碰撞进行仿真分析,在曲线线路上开展的碰撞研究相对较少。城轨列车在曲线线路上运行时同样会发生碰撞,这就提出了在曲线线路上的碰撞分析需求。为此,研究城轨列车在曲线上运动的碰撞仿真建模方法,开展仿真分析,并对比分析曲线碰撞与直线碰撞结果,为列车在曲线上的碰撞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荷兰铁路最新研究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铁路最新研究集中在开发用户友好工具以利用标准的列车检测数据对车站晚点列车进行实验分析、建立不同线路列车到发晚点时间分布的随机模型。根据位于荷兰车站Hague HS的轨道电路对近10000次列车运行自动检测可以证明,TNV-Prepare软件工具可以很好地记录列车占用和释放时间以及列车速度。若一条线路上晚点时间很短(1分钟以下)或晚点时间长(5分钟以上)的次数不是太大,发车晚点分布在很多情况下符合一种指数分布。用一种新的工具对大铁路网的时刻表以及在中转车站的相互连接的线路之间的晚点的扩散进行了分析,将列车描述成一个基于Max-Plus线性系统的间断事件系统(DES)。它有助于确定网络中的关键环路,交叉线路时刻表的剩余间隙以及网络中的晚点扩散。另一个铁路研究领域是线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与更新改造的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经证明对不同线路上部结构设计的寿命周期成本的估算非常有效,对轨道和道岔养护维修与更新改造计划规则的修改也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2.
在既有线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提高到200 km.h-1,货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提高到100,120 km.h-1条件下,逐一分析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列车连发比例、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之差、维修天窗时间等因素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由分析可知,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货物列车可压缩为7,6 min,旅客列车可压缩为6,5 min;旅客列车比例提高,有利于组织列车群发;客货列车速差变小,有利于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之差减小。均对提高线路区间通过能力产生有利的影响。但综合维修天窗时间延长,对线路区间通过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设定基础方案、过渡方案和目标方案,运用直接计算法计算各方案的线路通过能力值,构建两个综合比较方案。通过综合分析,若天窗预留时间延长至180 min,线路区间通过能力可提高约20%。若天窗预留时间延长至240 min,线路区间通过能力可提高约13%。为使线路通过能力保持不变或改善,提出应加快货车提速改造、减少并尽量统一列车标尺,以及研究优化相关作业组织和车底运用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跨区间无缝线路长轨铺设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缝线路在结构上消除了钢轨接头,减少列车在接头区的冲击与振动,不仅延长了轮、轨等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费用,而且提供了平滑的运行表面,给列车运营与行车安全也带来诸多好处,提高了铁路客货运输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目前一次铺成由连续焊接轨组成的跨区间无缝线路已成为各国铁路的主型轨道结构,是国际铁路建设发展的大趋势,因而,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技术及装备也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铁路》2006,(3):78-78
高速列车提速后列车施加在轨道上的垂直载荷是导致轨道几何状态恶化的首要原因。相关数学计算表明要克服这一困难,减少列车轴重和簧下质量很重要。运行在马德里一塞维利亚线上的西班牙高速列车(AVE)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轴重为120kN/轴的AVE运行速度为300km/h,而传统的轴重为160kN/轴的列车运行速度为200km/h。因此,在同等运量前提下,高速列车对轨道的冲击所造成的线路养护成本比传统列车要低。  相似文献   

15.
在轨距尺检定工作中,发现1435mm,1391mm,1348mm这三个密切关联的数据,有时不可能同时把它们调准,但这三个数据对铁路线路(特别是道岔)来说异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自动闭塞区段区间线路所通常只办理经分歧道岔直向或侧向的列车通过作业。但有时受运输组织的需求,或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制约,两条线路间需在线路所经分歧道岔直向和侧向进行列车区间折返作业。这种作业方式给线路所轨道电路及电码化电路设计带来了特殊要求。以迁曹线阎武营线路所为例,对有列车区间折返作业线路所信号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实验类铁路运输模拟系统中,需要对列车区间运行以及车站接发车过程进行仿真.本文针对列车区间运行过程进行仿真建模,该模型描述了列车、线路和信号系统的属性、行为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刻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地铁列车运行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搜寻列车区间运行的惰行点位置,优化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及运行能耗。基于南京地铁2号线实际线路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定时节能策略中列车区间运行惰行点位置,计算区间运行时间、能耗及回馈能量。结果显示,区间运行时间增加5.5%,列车运行能耗相应降低18.73%。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动力稳定性分析及其安全评估是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关键技术之一。无缝线路动力稳定性问题关系行车安全,为了保证高速列车安全、平稳地运行,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必须有足够的安全储备。综合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提出无缝线路动力稳定性的概率分析方法。基于首次超越失效准则分析无缝线路动力稳定性及其可靠度,提出我国高速铁路无缝线路稳定性的目标可靠指标建议值为4 2。确定满足预期目标可靠度的允许温升标准为60℃。基于李雅普诺夫意义的概率稳定性概念,结合随机过程跨越理论,提出无缝线路概…  相似文献   

20.
采用GPS进行列车定位是一种全新的列车定位方法。而建立生成各个车站和区间的数字电子地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针对高效率、低成本地生成列车控制用高精度电子地图,提出了多轨迹求径的概念,即利用低成本GPS接收机采集的线路轨迹数据,在关键点(POI点)坐标的约束下,拟合得出线路方程,用以生成数字电子地图。该算法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车载导航地图线路更新,未知区域线路探测等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