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半自动售票机是地铁票务设备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只能完成票务运作,在票务风险把控、票务管理和人员培训方面功能相对欠缺。对广州地铁现有半自动售票机、车票与设备交互原理进行分析,结合其使用过程中的潜在票务风险,研发出基于半自动售票机的票务风险系统。该系统具有情景模拟、虚拟车票、自动校对、过程查询、后台统计和智能分析等功能,现已应用于广州地铁3号线。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铁路旅客与自动售票机交互时由于认知负荷高而产生的操作不流畅、成功率不高等问题,引入认知负荷理论对自动售票机进行交互设计研究。文章介绍认知负荷理论,深入分析交互过程中认知负荷产生的原因。针对自动售票机交互设计现状,从信息结构设计、任务流程设计、引导性设计、精简功能4个角度出发,通过平衡好信息结构宽度和深度相互制约的关系,设计符合用户操作习惯的任务流程,添加符合认知规律的旅客操作导航,删除低优先级冗余功能,设计了一个操作直观简便的自动售票机交互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中自动售票机数量确定的前提下,假定自动售票机和自动充值机在相同的时间内服务完自己所服务的乘客,研究自动售票机和自动充值机数量比例关系。考虑乘客在地铁的消费心理因素和地铁票价因素对自动充值机数量的影响,提出了自动充值机数量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4.
地铁单程票功能检测既有方案中,不同的功能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检测,工作效率低。为此,通过对编码分拣机、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及半自动售票机4种设备进行分析,提出地铁单程票集中功能检测方案,即:提取出共同的核心模块(读卡器),搭建专用检测平台,把需要分散在4种设备上进行的功能检测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进行。实践证明,新方案比既有方案的检测效率提高66%,误差率为零,大大提高了地铁单程票功能检测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自动售票机中硬币模块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硬币模块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循环找零箱容量和后备找零箱容量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以深圳地铁3条线所有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实际数据为基础,通过一个模型算法对现场自动售票机硬币的使用数据进行分析,找到能最大限度利用乘客投入硬币进行找零的硬币循环箱容量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硬币循环找零箱的容量,并对后备找零箱容量设置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高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的技术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包括门武闸机、自动售票机)的性能状况.针对自动闸机和自动售票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它们技术性能的具体措施:根据乘客的实际过闸行为,合理调整参数,进行软件升级,提高门式闸机的通行速度;对自动售票机的硬软件(硬盘、硬币单元、部件间的工作逻辑、参数配置等)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售票速度.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大客流需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面向公众服务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以人为本的设计导向是必然的选择。以青岛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自动售票机的界面设计为例,从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界面设计两个方面,综合考虑设备功能性需求、产品适用性需求和接口界面人性化要求,阐述青岛地铁在AFC标准编制中关于人机界面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分析铁路自动售票机在人机交互设计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用户认知负荷和最优化理论,提出了铁路自动售票机人机交互系统的优化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旅客购、取票时的操作步骤,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日,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AFC系统的自动售票机采购项目合同签定,地铁自动售票机(TVM)将全部由广电运通提供。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由安德门站向南延伸至东山新市区,经过百家湖、竹山路,穿越雨花区和江宁区,止于城东路,共计12个站,预计2009年12月31日试运营。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3~5日,第十二届国际地铁、轻轨及城际高速铁道展览会在广州市锦汉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广电运通自主研发的M822高铁自动售票机在展会上首次亮相,成为本届展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同时,作为先进的AFC设备厂商,广电运通还展出了M810、M820A两款地铁自动售票机,以及票卡回收模块、CDM6240纸币找零模块等多款产品。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交通衔接作为地铁出行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地铁客流吸引力和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在规划工作中备受关注.基于北京近些年多条地铁线路的衔接规划实践,提出“面-线-点”系统的衔接规划方法体系;结合北京的城市用地布局和交通出行特点,得出操作性较强的衔接设施的设置原则;同时,针对当前交通衔接发展的新需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不足与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当今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以此提出了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创新的问题。提出了只有研究地铁车站使用者即“人”的行为与心理,并分别落实在功能与环境空间(艺术)设计上,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才能够做到创新的观点。简要地分析了人的行为与车站功能设计的关系和人的心理与车站环境空间设计的联系,初步探讨了如何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比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独立组网以及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就现代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网络构成、功能实现以及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建立以适应现代地铁发展而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救灾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地铁文化建设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地铁文化建设是一个融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为一体的高层次课题.提出要与城市文化环境相协调,要在城市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下,通过一系列精品工程来创造个性化的地铁文化;要在地铁设施、环境氛围、服务方式、线路特色等地铁文化环境的构成要素中,彰现具有行业特征的地铁文化;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培育公民的公交优先、交通安全和平等、和谐的意识,不断提升地铁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5.
论述轨道交通换乘设施一体化的概念和必要性,并以西安地铁为例,详细阐述开展此项工作的规划方法,包括建立车站功能分级体系、确定车站换乘方式、计算换乘设施用地规模、确定换乘设施用地红线、规划设计换乘设施用地布局等,最后提出西安地铁开展换乘设施一体化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地铁以及城市轻轨交通项目的快速兴建,在膨胀土分布区域,一系列的膨胀土深基坑工程位于地铁线路周边,对地铁隧道及车站的安全产生影响。膨胀土作为对工程危害严重的特殊土,膨胀土深基坑的开挖对邻近地铁设施的影响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以邻近成都地铁2号线洪河站某膨胀土深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FLAC3D数值软件建立计算模型,采用膨胀土抗剪强度折减的方法,对膨胀土深基坑分层开挖对邻近地铁设施的变形影响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地铁隧道及车站的最大位移符合控制要求,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相近,表明考虑膨胀土抗剪强度衰减的方法可以用于膨胀土基坑分析计算,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铁设计新规范之车辆基地设计体会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地铁车辆段工艺设计者更快地熟悉掌握应用地铁设计新规范,并创新车辆段工艺设计思路,通过对2013年版地铁设计新规范的学习,并结合笔者地铁车辆段工艺设计经历,对新旧地铁设计规范车辆基地篇章的主要区别及变化原因进行剖析与解读。归纳总结车辆段物业开发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应该把握的设计原则;车辆参数变化对车辆段工程设计的影响;车辆修程修制调整对车辆段规模的影响;运用整备设施设计参数的优化调整;检修设备设施及其他设施配置的明确调整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成网,地铁车站日渐拥挤,为了制定科学有效的紧急疏散方案,有必要预先找到车站瓶颈点。基于时间可靠度函数模拟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路径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引入M//G/C/C排队模型对车站排队系统各个服务台进行排队性能指标计算,找出潜在瓶颈点。以广州地铁3号线岗顶站为例,结合车站硬件设施尺寸数量,模拟计算最恶劣情况下乘客疏散过程,找到3处潜在瓶颈点,测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情况相符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车辆段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地铁全自动运行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完善适应全自动运行技术的车辆段工艺设计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总结北京、成都、哈尔滨、深圳、济南等城市的全自动运行车辆段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对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段的总平面图和与全自动运行有关的设施的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明确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后,都有哪些车辆段线路和设施受到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对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段的防护分区原则、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尤其明确了周月检线、转换轨、试车线、回转线等车场线的分区属性,对车辆段总平面图的设计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对防护分区内的停车列检库、周月检库、洗车库、转换轨、试车线的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和方法。分析地铁列车往返全自动运行区与非全自动运行区的各种工况,为信号系统设计和车辆段工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综合管廊在地铁车辆基地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将装配式综合管廊与地铁车辆基地有效结合,提出一种适合于地铁车辆基地的装配式综合管廊解决方案。系统研究车辆基地发展装配式管廊的可行性,从目前车辆基地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现状出发,提出了单仓和双仓两种管廊断面模式。通过应用BIM技术对管线进行碰撞检查和节点深化设计,并在管廊设计中考虑相关附属配套设施。工程实践证明,装配式综合管廊比现浇管廊土建成本减少4%,工期缩短45%,从安全、环保、质量、工期、场地、运维等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大力推广。下阶段应从标准化设计、施工方面对装配式管廊进行系统研究并争取尽快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