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4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阐述青岛地铁线网无线统一调度系统互联互通实施方案的系统架构、核心设备功能、纵向统一调度方案、横向集群业务互联互通方案以及相应的业务流程等。该方案实现了青岛地铁不同品牌TETRA系统的线网纵向统一调度和线网横向集群业务的互联互通功能,解决了青岛地铁线路多品牌系统跨线运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面向公众服务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以人为本的设计导向是必然的选择。以青岛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自动售票机的界面设计为例,从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界面设计两个方面,综合考虑设备功能性需求、产品适用性需求和接口界面人性化要求,阐述青岛地铁在AFC标准编制中关于人机界面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面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业务形态的快速变革,移动支付方式已成为地铁购检票的发展趋势。青岛地铁结合各方面的应用经验,以互联网与传统AFC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创新票务模式为目标,研究制定了适于青岛地铁的建设方案,实现云购票向云过闸的转型发展,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多站点短时客流量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卷积神经网络 (CNN)与残差网络(ResNet)相组合的预测模型(ResNet-CNN1D).模型将原始客流量数据作为输入,利用二维 CNN 与 ResNet 组成深层神经网络,捕捉站点间的空间特征,同时利用一维 CNN捕捉客流量的时间依赖.最后,基于参数矩阵,将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加权融合,完成对目标时段中多个站点进出客流量的同时预测.采集青岛市地铁3号线刷卡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相比现有传统的预测模型(ARIMA,SVR,LSTM,CLTFP,ConvLSTM),本文 ResNet-CNN1D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确定网络规模的指导思想、原则与方法:通过对规划特征和规律的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合理性日趋提高;最后,使用因素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通过分析两种估算结果,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天津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合理规模,对天津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智慧工地平台在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青岛地铁集团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要求,开展了智慧工地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建设工作。通 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数据,对工程现场产生的海量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挖掘利用;通过人脸识别、视频 监控、自动化监测等设备,实时采集现场信息;通过物联网前端感知技术和“BIM+GIS”数字孪生技术,实时 监管建设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等要素。智慧工地平台的使用,可实现工程参建各方履约监管、安全、 质量、计划、进度等各要素的信息化、标准化、数字化、可追溯化管控,有效解决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和传统 方式人工统计量大、子系统间信息孤岛等问题,达到直观、动态、综合、统一的实施管控、智能分析和数据共享的 目的,确保“远程可视化监管”理念的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7.
压实度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客观存在,通过对压实度数据的分析及路面性能的分析,找到原因控制,以减少新修筑沥青路面的平整度破坏.  相似文献   
8.
语音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还未全面推广应用,多数仍为试点运行,未从线网层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文章通过全方位研究语音识别技术在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应用的业务流程、功能需求、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论证得出语音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疆昀  任玲 《交通标准化》2009,(19):100-103
在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确定网络规模的指导思想、原则与方法;通过对规划特征和规律的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合理性日趋提高;最后,使用因素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通过分析两种估算结果,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天津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合理规模,对天津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福特公司和丰田公司采用的不同生产模式入手,分析了制造业生产模式发生转变的必然性,并从中总结了两种典型生产模式的理念、特点以及对于时代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