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铁B型车牵引能耗与再生制动节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列车运行速度曲线,分析列车的牵引耗电量和再生制动的节能效果;探讨地铁运营的节能措施,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对大量列车牵引计算图的分析,获得了地铁B2型车和B1型车日常运营的启动加速度、制动减速度、列车旅行速度、牵引耗电量、列车单位耗电量以及再生制动的节能效果;比较了运行速度由80 km/h提高到100 km/h的运行效果;探讨了地铁车辆选型的基本原则,对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铁列车运行再生能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先进的地铁信号及车辆系统,提供了列车再生制动的能力.论述了地铁列车制动系统提供的再生制动节能方式.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编制运行图是提高再生能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介绍了提高再生能利用率的时刻表编制方法.按新运行图运营后,平均每日每列车公里可节约牵引用电0.95 kWh.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目前对地铁车辆故障进行处理的方式已不能满足运营安全性的要求,状态修能做到提前预防或警示列车运营安全相关故障即成为新的列车检修维护模式。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地铁列车智能化预警系统,实现对列车运营状态的远程实时监视和故障预警,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故障而导致的损失,更好地保障地铁列车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目前地铁列车制动电阻设置的调查,结合地铁线路的实际运营情况,分析实测车辆再生回馈电量、制动电阻上的消耗电量,提出列车制动电阻设置的建议,并探讨进一步节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地铁等城轨运营系统的效率,提高城轨列车高速域的再生率至关重要。介绍目前国内各地铁公司再生电压限值规定不统一的状况,说明最高再生电压限值偏低会抑制再生能量的回收,不利于节能。认为有必要根据国际上的先进理念,适度限制最高再生电压,以改进城轨车辆的运行性能,达到最大限度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地铁,自觉承担起节能创新、先行先试的使命,首创性与持续性是深圳地铁节能创新技术实践的重要特点。深刻认识节能减排技术对地铁运营的重要意义,把握节能创新应用的历史机遇,深圳地铁在变频技术的创新应用、在装备创新节能的广度和深度上已取得显著成果。在固定设备创新节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移动设备(即列车灵活编组运营技术、直流3 000 V供电技术与车辆牵引再生制动回收技术)的研究。经过近15年的创新和运营实践检验,证明“用户主导创新”这一首创理念的重要地位,强调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在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上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牵引能耗与单车驾驶策略、列车运行计划的编排、线路规划设计等因素相关。结合广州地铁运营能耗数据分析,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计算仿真系统对牵引节能技术进行仿真模拟。经对比分析,总结出有利于降低牵引能耗的单车牵引曲线、节能运行图及线路条件等综合节能技术措施,且综合节能效果达5%~10%,可为已开通地铁线路的运营综合节能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铁列车能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广州地铁一号线列车在正常运营时牵引系统能量消耗的分析,表明:目前地铁列车再生反馈制动的节能效果明显,在运营行车密度足够大的情况下,通过制动电阻消耗的能量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以当前地铁车辆运行能耗的现状为出发点,从牵引净能耗和辅助能耗两方面分析了地铁能耗的主要构成和线路设计中的信号控车、节能坡、节能供电等关键影响因素。针对列车能耗现状分析,分别从减小列车质量和提升关键系统效率等方面提出节能措施,分析了高频辅助变流器、变频空调和智能照明等新技术应用可带来的节能效果,从而为地铁运营节能优化和地铁车辆应用选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线路节能坡设计方案对地铁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地铁运营支出费用中,电能消耗费用占到很大比例。在地铁建设时期,通过合理利用节能坡的理念进行线路纵断面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牵引能耗值,大大节省运营支出。此文着重就线路纵断面节能坡的设计与列车运行及列车能耗的关系进行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城市交通系统降低建设。维护及运营费用,提高其便利性和创造舒适的环境的要求起来越高:针对这种需求,日立制作所于1978年开始了线性地铁的开发。线性地系统已被东京大阪府所采用,并已正式投入运营。采用线性地铁技术的东京都地铁12号线的环状部分目前正在建设之中。与此同时还对12000型车辆的设计、制造等进行了综合性开发。该型列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线性地铁的特点,是面向21世纪的地铁列车。现以东京12号线为例,介绍线性列车的车辆、电力设施、信息控制、无人售票运行系统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建成巨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网络,逐步开始走向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的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大规模和高密度运营,使得系统能耗急剧增长。现有的自动驾驶控制方法基于已有的模型,能够完成在正常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基于现有列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控制原理和优秀司机的驾驶经验,提出一种列车智能控制方法,以减小列车的牵引能耗。首先,建立列车控制专家系统,能满足乘客舒适度要求;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作为列车驾驶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基于策略的强化学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以适应变化的运营场景。基于地铁现场运行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算法比现有算法具有更好地节能效果和准时性。  相似文献   

13.
黄舰  曲健伟 《机车电传动》2015,(3):69-73,89
为降低地铁列车运行能耗,提出了基于惰行控制的节能优化方案。根据地铁列车运营特点和列车运行能耗特性,同时结合列车优化操纵方法,在不考虑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工况转换时间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快速搜索适合惰行点的节能优化算法,并与其他2种惰行优化处理方式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惰行控制的节能优化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列车能耗,算法处理速度快,同时满足高精度的定时运行要求。所提出的节能优化处理方式在节能效果上比逐个处理方式高10.8%,比同时处理方式高4.5%。  相似文献   

14.
地铁信号系统与乘客信息系统接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列车乘客信息系统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是地铁列车向车上乘客发布各种信息的平台,对提高地铁运营服务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在车厢内没有乘务人员服务的情况下,实时地向车上乘客发布列车的运行方向、前方到站情况、列车启动/停站及开门/关门和乘客上/下车等动态指示信息尤为必要. 由于列车动态运行的过程受地铁信号系统实时全程监控,列车乘客信息系统内动态信息的实时发布就理所当然地由信号系统予以触发.这样一来,与列车乘客信息系统的接口就成为信号系统与地铁车辆之间的第二大接口.  相似文献   

15.
地铁主要能耗影响因素及节能措施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铁列车牵引能耗和车站动力照明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为地铁相关节能技术的应用和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地铁列车在故障救援时,受到车站没有配线而不能越行等因素制约,会对后续列车造成较长时间的阻塞,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从地铁列车故障救援的影响和效率分析入手,结合地铁运营管理的经验,对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提高救援列车推进速度、合理设置配线、优化救援程序、提高车务人员能力等建议,以达到提升地铁运营服务水平、提高地铁在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地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赵凯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4):68--70
地铁是一种大容量、高效率的城市交通方式,而折返能力则是制约地铁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分析天津地铁运营的具体情况,指出双林站折返能力的不足之处,提出3种改进方案;通过方案比选,选定"在双林站前增加一条渡线"的可行性措施,可以彻底改善该站的折返能力.结论:只有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结合起来共同考虑,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列车的折返能力,充分发挥地铁的运输效能.  相似文献   

18.
借鉴绿色建筑的理念,从规划节能、车辆节能、运营组织节能等方面分析地铁节能措施,提出节能的理念应从规划阶段渗透,在设计阶段深化细化,以及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实施、落实,全面提高车辆的满载率,从而降低地铁的单位能耗。而这种理念的贯彻还需要有制度和规范的保证,地铁系统亟需建立健全"绿色地铁"的认证体系,从而推动地铁系统全寿命周期的节能、节材、节地、节水,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厦门地铁1号线运营能耗成本,通过优化列车运行图适当降低地铁运营平峰、低峰期间的列车技术速度,在保证运营要求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车辆牵引能耗的减少,并对优化后实际产生的车辆牵引节能效果和对乘客服务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为降低车辆牵引能耗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地铁信号和车辆系统对列车的控制机理,分析了影响列车旅行速度和追踪能力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总结了提高列车旅行速度和追踪能力的思路和方法,为更好地实现地铁线路的运营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