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哈尔滨至大连电气化铁道高压供电系统的额定电压为220kV,王岗牵引变电站进线采用两相220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与架空线联合供电方式,这样的供电方式国内没有先例,缺乏设计规范,为了正确选择XLPE电缆的绝缘水平,对过电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最大操作过电压达到458kV,最大雷电过电压达到了1349kV,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选择适当的电缆,参照国内外有关标准和文献,设计了采用独立避雷针,减小钢塔接地电阻,增加氧化锌避雷器等综合保护措施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XLPE电缆及其附件的绝缘配合意见。  相似文献   

2.
针对直流耐压试验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应用超低频耐压试验、串联谐振及变频谐振方式来进行交联聚乙烯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结合现场试验经验介绍了试验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标已明确在橡塑电缆的交接试验中优先采用交流耐压试验作为质量判定的依据。讨论串联谐振电源产生的原理,列举串联谐振在电力试验应用中的一些特点,通过变频谐振设备在交流耐压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论证在交联电缆现场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的方法和要点。  相似文献   

4.
对电缆现场试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试验,对直流耐压、2U0工频电压持续5 man、U0工频电压持续24 h及带50%额定电流2 h后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工频或变频谐振试验对10 kV XLPE电缆的现场试验是比较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接触网用27.5k V电缆因GIS开关柜的使用、占用空间小和免维护的特点在我国高速铁路广泛使用。然而,运用以来发生的故障表明,高压电缆对牵引供电专业还是新生事物,运行维护管理经验明显不足。做好高压电缆的运行维护管理是供电专业近期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本文对近年来发生的高铁接触网电缆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对高压电缆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1高压单芯电缆在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目前国内高速铁路采用AT供电形式,并使用单V变压器,每个变电所有4台变压器,其中2台并列运行,其他2台并列备用。低电压设备采用全封闭式组合电器,进出低压柜全部采用高压单芯电缆。由于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电流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的供电可靠性直接影响高速铁路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针对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出现故障时的特征,提出一整套利用暂态行波的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行波故障测距方案,并研制出电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该系统通过电缆行波采集装置采集电缆铜屏蔽层接地引线上的电流信号,采用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原理进行故障测距,同时介绍了电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实际运行表明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单端行波故障测距,而且测距精度很高,使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的在线监测成为可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力机车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高压网侧柜内高压电缆柔性终端放电击穿故障,详细阐述了故障电缆试样低温振动综合实验、温度交变试验、交流耐压试验、谐波老化及冲击耐压试验、低温耐压试验以及应力控制管的低温热缩性能试验等研究情况,并通过仿真分析进一步论证,确定了高压电缆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武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重联编组运行为背景,针对动态试验(联调联试)中接触网和信号工程接口部分出现的问题,分析了牵引供电轨回流通道中信号扼流变压器、接触网吸上线、接触网垒变电所回流电缆方面的工程技术应用,针对动车高速运行中牵引电流和动力缺失的影响,提出了工程设计施工方面的建议,供今后高速铁路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电缆运行中故障类型占比最高的电缆中间接头、终端头绝缘击穿短路故障,分析其成因主要是主绝缘外力损伤、线芯接续工艺不达标、绝缘表层异物爬电及电缆受潮绝缘降低,据此提出提高工作质量、改进检测试验方法和创新维修思路的应对措施,旨在提高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电缆运行状态及寿命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长距离交联电缆传统耐压试验存在缺点,采用变频串联谐振装置对其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有很多优点,但需注意试验中谐振效率的计算、电抗器联结方式的选择、变频串联谐振装置的接线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长距离交联电缆传统耐压试验存在缺点,采用变频串联谐振装置对其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有很多优点,但需注意试验中谐振频率的计算、电抗器联结方式的选择、变频串联谐振装置的接线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温州市域铁路作为全国第一条市域铁路,其负荷点分布密、用电量大、站间距较长,环网供电系统采用了20 kV单芯全电缆线路供电。为了确保供电可靠性,电缆中间接头第一次在国内采用了20 kV绝缘型电缆中间接头,绝缘型中间接头其壳体采用高强度铜材,壳内浇筑高性能的防水绝缘密封胶,其憎水性、防爆性、电气性能优越,且采用双接地保护,充分保证供电安全。温州市域铁路运行4个月以来,供电稳定可靠,该类型的中间接头可靠、稳定、体积小,可以有效地限制电缆金属层过电压,适用多种工况条件。因此,通过20 kV绝缘型电缆中间接头在温州市域铁路环网供电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分析和研究中间接头的选型要求、性能特点以及施工工艺质量要求,为今后高速铁路及地铁工程中绝缘型中间接头的应用提供案例支撑及技术参考,对绝缘型中间接头在高速铁路及地铁工程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10 kV电力系统贯通线路为电缆配电线路,为铁路行车信号、通信等一级负荷供电。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时有故障发生,故障处理时间较长,为减少对运输生产的干扰,基于高速铁路既有10 kV电力SCADA系统,提出了一种快速故障区段隔离的智能定位方法和处置步骤。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信号电缆施工是信号设备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缆故障会影响信号设备的正常使用,进而影响铁路运输.由于高速铁路电缆施工过程复杂、难度大,如果施工监护不到位,将会形成电缆故障隐患,威胁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简述高速铁路信号电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重点分析电缆损伤问题,并对如何预防和处理高速铁路信号电缆施工损伤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我国高速铁路10kV电力贯通线供电干线目前普遍采用单芯全电缆线路,负荷点采用箱式变电站供电。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跟站前工程交叉作业、施工方案不合理、人员施工技术水平较低等因素,电缆敷设、箱变安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施工问题。如果这些施工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严重降低供电可靠性。以郑西高速铁路(简称郑西高铁)电力贯通线施工为例,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以供其他高速铁路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10kV电力系统RAMS定量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电力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在工程建设中备受关注。目前,我国对铁路电力供电方案的可靠性只有定性分析,没有定量指标,因而在高速铁路供电方案设计时,难以掌握方案的可靠性、安全性与方案的经济性之间的合理平衡。为了掌握各种铁路电力供电方案的可靠性指标,提出对高速铁路电力供电方案进行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定量评估,即RAMS指标定量评估,为今后工程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为评估RAMS指标,针对高速铁路10kV配电网,建立了基于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的评估模型,利用自行开发的软件,研究了高速铁路10kV配电网的各种供电方案的RAMS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在外部电源可靠的前提下,双贯通、单贯通加接触网备用的各种供电方式的供电可用率均在99.99%以上,电缆双贯通、负荷环网开关接人为最佳供电方案,供电可用率可达99.997%;单贯通的各种供电方式可用率低于99.99%,因此,双贯通供电方式是改善RAMS指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客专和高速铁路建设中,区间供电线路的选择,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研究,提出采用架空绝缘线与三芯电缆敷设方式,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电力机车在高寒地区运行时,会出现车载电缆柔性终端炸裂故障。为了研究击穿过程并探究击穿机理,首先在实验室内通过搭建低温实验平台模拟还原了电缆终端低温运行的实际工况,进而实施了局部放电及低温耐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温下电缆终端发生局部放电,并在耐压试验中发生击穿,与实际情况相符。通过解剖电缆终端发现,应力管内部有明显的放电通道,外半导体层边缘及应力管末端有大范围烧蚀痕迹,击穿点位于应力管末端。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电缆终端的三维立体模型,并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电缆终端存在大范围烧蚀痕迹位置,电场畸变同样严重,与试验结果吻合。最后本文探讨了放电通道延伸与击穿过程。  相似文献   

20.
针对郑西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采用AT供电方式、馈线数量较多的特点,通过国内外技术调研及架空线路与电缆敷设的对比分析,开展技术攻关,在郑西客运专线首创了"门型架构"架空连网方式,兼顾了高可靠和景观性,工程易实施,节省投资,可在路基地段和高度≤24 m桥梁区段推广采用,实现了高速铁路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