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杰 《铁道工程学报》2012,(6):100-103,125
研究目的:一批日渐投入运营的新型铁路客站的设计日均小时发送量和高峰小时发送量均较高,使得铁路客站的流线设计得以重视。专为来自于地铁的换乘客流设计的"地下进站"流线无疑是缩短换乘流线的最佳模式。因此,研究和设计"地下进站"流线是必要的。研究结论:(1)铁路客站的流线模式向着"通过式"转变;(2)铁路客站地下进站设计应尽可能缩短旅客的换乘距离;(3)"地下进站"流线应考虑设计预留,并合理利用铁路客站有限的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铁路旅客车站的换乘模式日趋复杂化,便捷地解决旅客站内中转换乘以及国铁与地铁之间的换乘成为大型铁路旅客车站设计的重要课题。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是近年来规划建设的为数不多的省会级车站改扩建工程之一,其国铁站内中转换乘及地铁与国铁之间的换乘设计,对于国内大型铁路旅客站房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深入分析西安站改扩建工程站房功能布局及旅客换乘流线设计,对其换乘模式的设计进行研究,认为西安站结合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设置地下进出站空间的设计思路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体现了新时代铁路客站设计创新的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铁路客站的类型以及综合交通系统各交通方式的主要特征.结合相关设计实例,研究了铁路客运枢纽车站和普通城际铁路车站与城市轨道交通、航空机场以及其它地面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接驳模式,并提出了综合交通系统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广州枢纽现状及规划布局,根据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以及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在分析枢纽客运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和新建佛山西客站在枢纽中的定位、作用的基础上,论证车站站址选择与城市规划、站场站房布置与运输特征的相互关系,提出车站站场、站房合理规模和布置方案,为今后枢纽大型客站建设提出有益参考。研究结论:(1)在经济发达地区,当枢纽内铁路客运流量、流向增长过快,而枢纽的客运能力不能满足枢纽客流增长需要时,需考虑新建客运站;(2)在新建站址上,一方面应根据车流流量、流向,考虑铁路引入线路的顺直,另一方面应结合城市交通规划,考虑城市旅客的可达性;(3)车站站场规模和布置应考虑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合理布置,减少干扰和交叉,提高车站的接发、通过能力;(4)车站站房设计数量和布局,应根据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5.
任娜 《铁道建筑技术》2023,(4):62-65+194
新建长沙西站是国家级高铁枢纽,是湖南省深度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发展等国家倡议和战略的重要节点,是长沙市高铁西城片区的中心。本文以高铁枢纽长沙西站为案例,设计过程合理利用场地高差组织立体交通,在流线组织及对外交通规划高效疏解的基础上,结合大型高架候车式铁路客站空间特征,研究高铁客站进站空间、候车空间和换乘空间在功能空间布局上的创新设计策略,总结十字构型功能布局对高铁站房设计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区组成和旅客流线组织,提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区布局基本形式和内部旅客流线组织形式.以铁路车站旅客进站流线为例,分析旅客流线关键节点处的信息需求,对不同旅客流线在不同节点处的一般信息需求进行归纳和总结.将静态导向标志系统分为四类,提出静态导向标志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南京南站铁路客运枢纽局部静态导向标志系统设计方案为例,验证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空间模式理论是一种对铁路客站影响区域分析的空间理论。将其引入铁路客站物业开发后的铁路车站空间,是一种新的动态的建筑空间,它的职能大大有别于以往客运站主体的等候空间、售票空间和站台空间。它以"旅客-顾客-旅客"相互转换为特性,在设计上趋向于简单化、流线化、自动化,它是一个多方位、多功能、高效率的使用空间,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灵活性。对于铁路客站物业开发空间的研究,总结出一些铁路客站物业开发空间的模式与类型,作为今后设计的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分析绵阳-成都-乐山通道内客运交通需求,探讨城际铁路与其它交通的衔接方式.研究结论:通过对绵阳-成都-乐山通道主要交通方式技术特征和客流特征分析,通道内应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紧密结合的分工衔接模式.为充分发挥成绵乐城际铁路的功能和效益,规划建设中应考虑与干线铁路采取旅客换乘衔接和运输组织衔接2种方式,以达到资源共享、合理利用的目的.同时城际站址的选择应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现有的公交、长途汽车站及航空港布局等综合比选,车站尽量靠近城市轨道交通结点、公交长途汽车站或机场航站楼,做好综合交通一体化研究,方便城际客流能快捷地换乘城市公共交通,并与公路交通采取联合运输和高峰分流模式相衔接.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我国城市的范围和形态已从单一中心城的形式,向城市群以及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介于客运专线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新形式,能兼顾运量、速度、覆盖面、通达深度等多种运输要求,其优势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共识。研究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与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的换乘协调,对于指导我国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通过对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旅客流线设计及换乘模式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1)同台换乘、阶梯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站外换乘及组合式换乘等六种换乘方式需根据换乘客流量及组织形式、各条线路的建设时序及相互关系、车站周边地面和地下空间的城市规划开发要求及其地形地质条件等一系列相关因素灵活选用;(2)可通过设计实现旅客在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有效集散和安全便捷换乘;(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换乘设计。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城际铁路利用规划轨道交通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长株潭城市群("3+5"城市群)城际铁路网是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工程,采用客运专线标准,规划长株潭轨道交通先于城际铁路网规划研究,采用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和标准。为充分整合和利用轨道交通资源,从不同客流影响、技术标准、运输组织、通过能力、设备制式及工程投资等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引入长株潭地区利用规划轨道交通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城际铁路利用长株潭轨道交通一方面能力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另一方面相关设备技术还不成熟,工程投资增加较大。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布局,近期宜采用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方案,城区内可适当兼顾城市轨道交通功能,规划轨道交通可根据长株潭一体化进程适时新建。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为加强城镇群之间的经济联系,解决城市之间的旅客交流,须大力发展城际铁路。本文为进一步明确城际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下的功能定位及特性,从服务旅客运输的角度,阐述城际铁路概念,分析城际铁路与区域综合交通系统中其他交通方式(干线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的关系,通过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与特点,为城际铁路的加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城际铁路承担沿线各个城市、主要中心城镇之间的客流,并兼顾城市组团、次中心城镇之间的客流;(2)城际铁路与公路运输不是单纯的相互可替代关系,而是需要协调发展的;(3)在城镇群内部,民航、水运对城际交通基本没有影响;(4)城际铁路采用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的开行方式,开行有一站直达、大站直达及站站停列车;(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城际铁路网规划领域的项目立项及方案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海南东环铁路海口市域范围内的长流、秀英、城西3站客流量达不到要求而不能及时开通运营,导致高铁设施设备闲置浪费。结合海口市域交通现状及东环铁路开行情况,提出通过开行海口—美兰站间小交路列车,以城际铁路兼顾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模式方案,解决海口市域范围内"铁路设备闲置、公司运营困难、城市交通拥堵、旅客出行不便"的问题,使高铁设施得到有效利用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余铁路沿线城市发展建设、客流需求 和既有铁路条件等要素的分析,研究利用既有铁路开行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铁路产权 归属、接轨条件和沿线建设重点区域等,提出尽快利用 既有西余铁路开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初步设想和建 议,为西安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发展,城市交通日渐拥堵,城际交通出行需求日渐旺盛。政府决策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在采取新建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等措施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为节省工程投资,部分城市逐渐开始关注区域内的规划或既有铁路设施,考虑能否利用规划或既有疏港铁路等支线铁路的设备设施及富余能力,解决区域或城市内的旅客出行需求。通过对粤东三条港口铁路建设方案和能力的研究,港口铁路部分区段存在延缓或替代粤东城际轨道交通相关线路的可行性,线路部分区段开行城际车是对粤东城际网的重要完善与补充。  相似文献   

15.
在既有元胞自动机客流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旅客视域及旅客对车站环境的熟悉参数,并构建导向标识模型,刻画客站内旅客与导向标识之间的交互机理,提出大型铁路客站导向标识平面布局方案的仿真评估模型及技术评价指标。并以某高速铁路客站为例,分进站、出站、换乘三条典型流线上的导向标识平面布局评估问题,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城际铁路网络不断融合,列车开行方式逐渐丰富,同一车站或站台可能存在大量不同开行模式的列车,国内外既有的列车性质表示方法不利于乘客对不同性质的列车快速进行区分,影响乘客乘车体验。站在乘客视角,结合国内外经验和国内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全新的区段编码法并设计相应的标识导向系统,有效解决复杂路网条件下列车性质表示问题,提升同站台不同列车的辨识度,便于乘客快速获取信息。方案相对完善且普遍适用,可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及城际铁路成网运行后列车性质表示提供有效借鉴,对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沪宁城际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际轨道交通的运输组织有别于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从线路功能定位、客流特点出发,对沪宁城际轨道交通的列车开行方案进行探讨,提出开行大站直达和站站停2种列车的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9(11):I0002-I0002
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郭光照、孙章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带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研究》提出铁路融入城市轨道交通的构想,利用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地区性城际轨道交通和市郊铁路运输,体现了干线铁路网、城际铁路网、城市轨道交通网“三网合一”、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台北地铁在2  相似文献   

19.
2022年2月7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截至2022年1月,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1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70条,运营里程8759 km,实际开行列车285万列次,完成客运量18.0亿人次,进站量10.8亿人次。《“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融合衔接,合理推动轨道交通跨线运营。根据该规划,到2025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1万km。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交通问题成为城市的主要矛盾,而解决人民出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而现状问题是,随着铁路的快速建设,一方面,城市内一部分铁路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及宝贵的城市通道资源。本文对天津枢纽闲置铁路发挥城市交通功能进行探讨分析,希望对国内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利用既有线路加新建线路形成天津站-天津北站-西营门站-陈塘庄站-天津站的环形城市铁路;(2)利用既有津山线能力较为富裕的现实情况,开行城市列车至滨海新区;(3)利用即将废弃铁路,新建部分线路形成城市中心辐射静海、大港铁路,开行城市列车;(4)利用既有线复线工程,开行城市中心辐射宝坻、蓟县铁路,开行城市列车;(5)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