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授流制式选择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牵引供电授流制式是每条线路进行设计时都必须作出选择的重要课题.在简介牵引供电各种授流(馈电)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授流电压等级及授流方式的比较后认为,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授流制式应力求统一,DC 1500 V的牵引供电制式应为首选,对刚性接触网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应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紧急停电按钮在轨道交通接触轨供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安 《都市快轨交通》2010,23(2):99-102
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的实际情况,从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选择对城市景观、供电安全、人员疏散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讨论,并就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采用接触轨授流方式时设置紧急停电按钮(EPB)的必要性和解决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DC 1500V接触轨应用的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DC 1 500 V接触轨授流方式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并针对该项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对几项关键技术进行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干线铁路2个系统的接触网组成,总结了 2个系统在牵引供电制式、悬挂方式、接触线高度、设备限界、回流网、开关设备、轨道车辆高压电器设备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与干线铁路所采用的授流方式,提出了在二者的衔接段采用直流架空接触网和交流架空接触网衔接、直流接触轨与交流架空接触网衔接2种设计方案.该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寒生 《铁道勘察》2013,39(2):89-92
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系统的受流性能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关键因素。以欧洲标准体系作为参考,认为评估弓网受流性能最直接的方法是弓网接触力均值、标准差及定位点或两支接触悬挂交叉点处的接触线抬升量,其相关评估可通过弓网仿真或弓网测量得到,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燃弧率测量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间接反映弓网受流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可采用的模式之一,供电系统是中低速磁悬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并掌握其技术特点对中低速磁悬浮工程的建设有极大的帮助。研究结论:(1)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的列车能耗大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能耗;(2)中低速磁悬浮工程的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与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相同,但基本不存在杂散电流防护问题;(3)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依靠车下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制动列车,其采用的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理论上与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相同,但中低速磁悬浮工程多接引10 kV电源,为避免对电源系统的冲击,宜采用电阻能耗型;(4)牵引网的供电和回流均宜采用接触轨,由于列车存在起落,接触轨宜采用侧部授流;(5)在安全防护方面要做好列车停站时的接地以及高架区段的防雷;(6)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中低速磁悬浮工程的研究和建设,并对单轨交通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轨道交通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构造出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的因果关系图及流图,并给出定价模型,以期为科学测算轨道交通合理票价提供借鉴。最后给出西安地铁1号线的应用模型实例。  相似文献   

8.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法,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期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建立风险系统流图;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风险因素权重的基础上,运用Vensim PLE软件评估项目的总体风险水平,得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期风险SD模型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钢铝复合接触轨上部受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焱 《铁道建筑》2004,(7):90-91
根据钢铝复合接触轨上部受流方式的特点 ,介绍其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结构、安装方式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供电制式不同,不能在同一接触网上并存,且接触网锚段有完整性、导线有不可分割性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连通必须设置衔接段。分析比较城市轨道交通和市郊铁路接触网的差异,详细论述衔接段牵引供电制式、受流方式、架空接触网导线高度、设备限界、回流网、开关设备的设置。指出如果付诸实施还需要从政策层面解决管理、运营和维护的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11.
城轨交通是缓解大中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其造价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制约城轨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此文结合北京城轨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在阐述其投资构成的基础上,分析控制牵引供电系统投资的重点和方式。并通过对在建和已建城轨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拟建工程是采用DC1500V接触网,还是采用DC750V接触轨更经济、更合理。  相似文献   

12.
介绍长春客车厂近10km直流供电试验线,该线的牵引变电所设计满足DC750V、DC1500V、DC3000V供电需求,接触网设计要求在同一条走行轨上同时架设柔性接触网和接触轨,满足国内外各种地铁车型的试验条件,同时考虑交流机车引入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供电制式包括DC750 V接触轨供电、DC 1 500V接触网供电和DC 1 500 V接触轨供电等3种方式.就接触轨和接触网两种供电方式涉及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认为DC 1 500 V接触网方式才是真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低压配电广泛采用交流配电系统。随着直流用电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大量应用,采用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将成为趋势。但是,中外均缺乏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工程案例和设计标准。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的电压等级选取、配电系统结构、接地类型和电气保护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供电距离时,DC 750(±375)V供电网络的供电能力约为AC 380V的4倍。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用电负荷特点,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主母线电压等级采用DC 750(±375)V、DC 220V(±110)V两级,主接线结构采用双极三线制,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应采用IT接地型式。  相似文献   

15.
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市轨道交通正线及车辆段内供电授流制式均采用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的情况下,对需要重点关注系统安全设计、降低建设及运营成本的途径进行论述。从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RAMS管理方法,结合运营需求,对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的高架及地面区段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综合防雷保护、紧急停电按钮(EPB)控制系统、接触轨带电显示装置、滑触线系统、新型材质防护罩、新型接地短路装置,阐述相关设计原理和系统构成,以指导相关产品的设计和研制。工程实践证明,这些创新设计与研究满足工程需求,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DC 1 500 V下磨式接触轨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广州地铁4、5、6号线全线安装了GRP(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材质的绝缘防护罩。然而运行中原本相互搭接的防护罩会因为诸多原因产生位移,甚至在缺乏有效支撑时出现侵入集电靴工作范围的情况。通过调研现场设备的运行环境、设备特点,并结合运营经验做出了周密细致的分析,最终提供了锚固及接触面粘合2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以DC 1500V上部悬挂接触网为主,有些线路采用DC 750V三轨供电制式。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为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有必要提高牵引供电电压。近年来城际铁路和地铁的大力发展,使牵引供电技术和动车传动控制技术都得到了极大提高,无论是高铁或地铁动车都采用了先进的交流传动技术,不同的仅是高铁、城际铁路采用单相交流27.5 k V供电,而地铁采用的是DC 1500V供电。从技术上讲地铁也可采用与其上部绝缘净空尺寸相应电压等级的单相交流供电,这无疑是一种节能减排、减少地下杂散电流,又可与高铁、城际铁路线路贯通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深圳地铁3号线牵引供电授流制式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深圳地铁3号线采用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进行工程适应性分析,包括技术性能、工程投资和运营维护费用;阐述全线采用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在设计、建设、运营和社会方面的主要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双制式受流方式在城轨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讨论了在同一城轨车辆上使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受流与DC1500V第三轨受流的双制式受电方式的特点、转换方式和注意事项,为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回流轨牵引供电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当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利用走行轨作为回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普通地铁线路采用四轨回流技术的必要性。结合目前运行的三轨和第四接触轨技术方案,研究和分析,提出普通地铁线路四轨技术实现方案,并提出正极采用架空接触网线路,采用四轨回流技术的可行性。此外,目前国内四轨技术的采用,需要对常用的普通地铁车辆回流接线方式做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