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国内首条重载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的建设,结合系列简支T梁和连续梁的工程设计和经济性分析,得出重载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合理设计,通过中活载与重载两种荷载模式下常用跨度简支T梁和系列连续梁的设计、研究,对比分析桥梁上部及下部结构的材料用量和延米造价,确定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采用的混凝土梁桥线通图,主要结论如下:(1)预应力混凝土梁部设计在活载采用重载列车时,其材料用量提高值小于其承载能力提高值;(2)活载采用重载列车对下部结构的影响比值较小。  相似文献   

2.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按重载标准设计的大能力运煤铁路通道,该线汾河特大桥主桥采用(46.1+2×76+46.1)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桥高47 m,该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抗震性能。本文重点介绍主桥的结构设计、ZH活载(重载)与中—活载对比计算分析、抗震检算,以及墩梁固结部位实体模型分析等。  相似文献   

3.
铁路建设     
中南部重载铁路通道实现首架 据《人民铁道》报道,7月4日,中南部重载铁路通道硝河中桥首架成功,标志着该通道全线进入铺轨架梁阶段。正在建设的中南部重载铁路通道横贯晋豫鲁3省12市,起点为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瓦塘镇,终点为日照港,全长1260km,项目总投资998亿元。该通道是我国第一条设计30t轴重、开行万吨大列的重载铁路,也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  相似文献   

4.
T梁作为主要梁型在设计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T梁生产中模板难以控制,模板安装拆卸时间长,联结件多,更换频次高,造成模板变形,降低其使用寿命,增大成本;接缝处混凝土易发生错台、飞边、漏浆等质量通病;减少施工中安全隐患;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为提高功效、降低成本,改善梁体质量,设计采用了自行滑移式液压整体模板。该模板能够实现X、Y、Z方向位移,可在不同制梁台座间移动,具有可重复使用功能。通过在宁西铁路增建二线商州制梁场的成功实施,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为类似的T梁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经验及技术参考,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晋豫鲁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按30 t轴重设计、施工的重载铁路,一次性建成,正线长度1 269.836 km,其中提前建成的91.6 km的重载综合试验段为重载设备选型和验证试验提供了支撑。该铁路建设工程量浩大,地质条件复杂,大量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并融入了我国自主创新设计的重载技术标准,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建设的里程碑。在建设过程中,探索并实践了一整套管理办法,保证了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按期、安全、高效建成。本文对此予以系统地总结,为我国今后重载铁路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铁路专用线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铁路建设形式之一,重载小半径铁路专用线更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晋中南铁路专用线采用300 k N轴重列车活载,其单线最小曲线半径300 m,双线最小曲线半径600 m,超出32 m常用跨度简支T梁梁图适用范围,而采用更小跨度的简支T梁或连续箱梁不经济。根据铁路小半径重载桥梁的特点,提出小半径曲线下重载铁路简支T梁的设计方案。重点研究适用于小半径简支T梁的偏载计算,分别提出恒载偏载和活载偏载的计算方法。目前多条专用线已经通车运营,实践证明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重载无砟轨道铁路隧道基底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内第一条30t轴重的重载万吨煤运通道———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为依托,在分析既有重载铁路隧道基底病害产生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工程地质特征,制定了隧道基底处理的原则,提出土质地层和石质地层的加固方案、工艺控制及效果检测标准,为重载铁路的运营,尤其是无砟轨道线路提供稳固的运行基础,减少隧道基底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重载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墩设计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基 《铁道勘察》2014,(1):101-104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采用30 t轴重的重载铁路,某工点处与莱芜市汇河大道夹角只有16°。通过对跨越方案的综合比选,选用了横梁计算跨度为28 m的框架墩方案。结合工程实例,对框架墩进行整体计算和局部分析,拟定出重载作用下大跨度框架墩的合理尺寸,并对主要施工步骤及工艺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程星璠 《铁道建筑》2015,(2):115-117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30 t轴重重载铁路,有砟轨道占全线长77%,道床施工质量控制对于重载线路的运营安全和经济性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山西中南部铁路道床施工,对重载线路道床施工工序、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标准、施工组织和机具配备以及道床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了介绍。施工效果良好,能满足重载线路有砟轨道状态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线国杰 《铁道建筑》2007,(10):13-15
整体滑移式侧模板在青藏铁路、黄万铁路的32 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T形简支梁预制中的成功运用,明显提高了工效,改善了梁体的外观质量,节约了投资,较传统分块拼装式模板在工艺改进及成效上有了长足进步。文章介绍制梁台座区与整体侧模的配套设计,整体侧模与滑移模小车的设计,以及整体侧模板的安装与拆移。  相似文献   

11.
侯亮 《铁道建筑技术》2011,(10):49-53,89
发展重载铁路运输,当前己被世界各国视为增强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和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重载铁路线路方案研究,参考各国重裁线路的设计参数,结合我国重载铁路的实际情况,根据鄂尔多斯地区货物种类及流向,地形及地质情况,对我国的重载线路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朔黄铁路LTE系统是全球第一个重载铁路LTE系统,在LTE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改造,并开发了应用业务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系统容量分析,希望对以后重载铁路及高速铁路LTE系统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随着大批客运专线相继投入运营,既有线的运输能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对既有铁路进行有计划、有选择的技术改造,开行重载列车,能够充分利用既有设备条件,节约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线路输送能力,提高铁路劳动生产率,降低货物运输成本.研究结论:本文阐述了我国重载路网的发展规划情况,提出了重载运输通道规划所应遵循的原则.以铁路部门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线路通过能力和投资金额上限为约束条件,建立基于径路的重载线路投资决策与货流分配模型,并介绍求解方法.本模型的建立使重载化改造的决策依据由定性化转为定量化,从而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秦线重载运输条件和技术要求、中国铁路重载货车的核心技术和发展成就以及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着重阐述了近几年中国铁路在重载货车可靠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和重载货车可靠性评价体系的现状,并对客货分线后中国重载货车可靠性评价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依托大秦铁路,研究重载铁路移动闭塞系统架构。根据移动闭塞原理,设计重载铁路移动闭塞系统架构。详细介绍系统架构设计要点、重载铁路既有信号系统实现移动闭塞功能需新增的关键技术和设备,以及基于列车位置追踪的移动闭塞安全功能。在重载铁路既有线引入移动闭塞系统,可以提升大秦铁路乃至我国重载铁路货物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重载铁路及货车技术的发展,现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中规定的铁路标准活载已不能完全满足重载铁路设计的需要.以西北某新建I级铁路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ZH活载作用以及列车行驶速度对铁路路基基床厚度的影响,对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厚度、类型及压实标准的选用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型重载道岔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载道岔是重载铁路的关键设备,也是线路的薄弱环节,其尖轨、辙叉心轨的寿命是影响重载道岔寿命的决定因素。针对既有重载道岔调研情况,研究近年来我国重载道岔关键部件(尖轨、辙叉)的结构改进技术方案,并且结合上道试用验证。实际效果证明,改进后的方案能够适应我国重载铁路"大轴重、高密度和超大运量"的使用要求,且大大延长了主要部件的寿命,提高了重载铁路运能,减少了养护维修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结合重载铁路港口车站作业特点,以黄骅港站为例,设计重载铁路港口车站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整合港口区域内既有作业系统资源,实现了作业计划自动编制和执行、作业过程自动追踪、作业人员实时定位、作业远程监控预警等功能。该平台已在黄骅港站应用,在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降低生产作业安全风险、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黄骅港站的运输生产作业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大秦线重载组合列车的LOCOTROL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采用LOCOTROL技术的运用情况。介绍了LOCOTROL装备的工作原理,结合大秦线有关试验、计算和运行情况,分析不同编组的2万t重载组合列车动力学性能。讨论LOCOTROL装备的延迟时间对重载组合列车性能的影响,针对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列车的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