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绝缘层2种传统方案的分析对比,提出了一种采用新材料、施工工艺的站台绝缘层方案——“三剂两布”绝缘方案,该方案不仅能保证绝缘电阻值满足要求,又不影响站台装饰效果,而且工程造价低。  相似文献   

2.
有轨电车的站台一般设于道路平交路口附近,其形式以岛式、侧式站台为主。不同的站台布置形式对应不同的停站方式,其产生的延误时间也不同,而延误时间与信号周期、绿灯时长、平交路口宽度、发车频率、停站方式等因素有关。结合算例对分离岛式站台两种停车方案的运行过程及延误时间进行了计算分析,利用概率论的观点理论上证明了分离岛式站台采用上游停站方案平均延误时间比下游停站方案少。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当前采用站台门与轨道连接、保持与列车门体等电位、站台门通过上下部绝缘套与土建绝缘安装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有效的整体式绝缘型复合门体结构的站台门设计方案,并结合样机对其进行在承受2 000 Pa风压和乘客挤压载荷1 500 N/m的共同作用下,变形量不大于12 mm的结构强度要求及绝缘性能不小于0.5 MΩ等方面的测试,该方案满足站台门规范及设计使用要求,是解决目前绝缘存在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八达岭长城站是京张高速铁路唯一的地下车站,也是我国第一座深埋地下的高铁车站。八达岭长城站具有车站埋深大、客流集中、进出站行程较远、进站乘客站台等候时间长等特点。为了提高旅客舒适度和车站服务水平,改善站台空间环境和旅客心理感受,通过对八达岭长城站站台基本方案及3种加宽方案站台安全、舒适度及客流模拟分析,得出站台加宽之后均满足疏散及施工安全要求,且极大提高了站台区域的服务水平。三个站台加宽方案中,从整体的造价、服务水平等方面综合比较,推荐站台加宽方案1,站台加宽长度376 m最优。  相似文献   

5.
地铁站台门的绝缘问题涉及多方面,包括站台门本身绝缘结构设计、站台绝缘层的方案及施工、站台其他专业的接口和施工管理以及等电位连接理论等。从这些方面深入剖析现行地铁站台门在实际工程中的绝缘问题,对最新的包括站台门绝缘结构优化、绝缘喷涂技术等各种绝缘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实施,提出复合绝缘地槛结合门体涂刷绝缘材料的新型绝缘方案,方案中站台门主体承重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主要聚焦于绝缘问题本身,着重解决地槛既要耐磨又要绝缘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提出同站台换乘车站的5种典型线路组合方案,结合重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实际工程进行分析对比,认为双层四线车站的线路组合、单层四线车站到双层四线车站的线路组合,以其合理可行性和整体经济性,可作为同站台换乘车站线路组合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铁站台公共区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主要有两种方案:方案1为两侧各自提供送回风,方案2为一侧送风另一侧回风。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两种不同空调系统气流组织下站台公共区温度与热舒适度PMV(预测平均投票数)的分布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方案1中的站台平均温度和PMV值大于方案2,站台中部区域热量累积较明显。方案2由于气流能有效横穿整个站台区域,因此平均温度较低,能满足设计工况的要求,但靠近屏蔽门送风侧与回风侧的候车环境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8.
根据铁路客运车站站台端部非法越线行为引起的运维管理困难现状,通过多种探测技术的比选,结合客运车站站台端部使用环境,提出了雷达探测为主、视频为辅的站台端部防入侵报警监测方案,并从系统功能、系统架构、系统设备配置原则等方面对工程设计进行了阐述。通过探测站台端部旅客越线行为并进行监控、分析及预测,帮助工作人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确保客运车站的安全、有序运营。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轨交通领域列车驶离站台时,因突发紧急情况,乘客拉下车厢内紧急制动阀运营场景,对信号系统施加紧急制动的有效范围进行讨论。通过紧急制动停车后车体留存在站台有效区域的长度,推导出信号施加紧急制动的有效范围;对比至少有一扇车门在站台有效区域、至少有一扇车门在站台门有效区域和至少有一节车厢在站台门有效区域等3种方案的优缺点,以此作为运营管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地铁车辆客室门门间距取值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2种典型的客室门布置方案。从对头车长度的影响及与站台的匹配、车辆轴重平衡及通过限界的情况、客室内座椅布置与载客量及与站台屏蔽门的匹配性等方面对2种典型方案进行了比较,并给出了客室门门间距取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减少安全设备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效率,设计了基于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铁路工务设备安全画像应用方案。以分析当前铁路工务设备检测现状作为切入点,结合铁路数据服务平台,运用机器学习框架和大数据治理技术,从设备状态指标统计分析、设备单元安全评价、关键指标及安全态势趋势预测、高危设备及不良态势安全预警等4个方面设计铁路工务设备安全画像应用功能。辅助业务人员快速定位数据,对工务设备安全态势有更加直观的判断,以防止设备不稳定状态导致的事故故障,实现事故故障超前防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先进的机载激光雷达和数码航摄仪采集的高分辨率海量影像数据资源,建立三维空间场景。在"铁路线路虚拟踏勘系统"的海量数据管理平台上,结合CAD平面设计进行铁路选线。研究采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和CAD平面设计,将基础地形和线路方案相结合,实现基于三维空间场景的铁路选线,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野外现场调查的人员和设备等投入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铁路通信设备状态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为实现对铁路通信设备的状态监控与管理,满足通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挖掘分析的业务需求,提出铁路通信设备技术状态大数据平台的技术方案,包括平台总体架构、功能结构、网络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接口方案等,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将实现通信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并提供故障预测和状态评价等大数据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4.
基于接口库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接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大量设备,各种设备间接口的合理匹配是影响设备联调和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优质、高效地解决设备间接口匹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设备接口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和并行工程原理,定义了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封装的设备、设备接口和匹配等概念,阐述了设备接口匹配原理和匹配过程。 研究结果:建立了设备接口库和专家支持库,并构建了设备接口管理系统的实现框架,为工程相关的各建设单位创建了一个协同工作环境。 研究结论:本方案能有效地规划设备和设备接口匹配,控制设备匹配过程,积累匹配经验并改进匹配效率.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各参建单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实现了设备接口的统一并行管理、实时虚拟联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设备批量生产使用的出厂检验方式,提出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方案。该方案使用虚拟仪器后台编程,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包括眼图在内的信号特征分析和测算。使用PXI类高速总线搭建高集成度测试平台,可以达到通过一次信号采集实现多次计算分析的效果,操作简便、测算精确,可进一步消除人为误差并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地铁疏散平台及轨旁设备布设方案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在空间狭长的隧道或者桥梁上运行,人流量大,人员构成复杂。当地铁列车遇到恐怖袭击、输电系统故障以及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为了能迅速、有序地从区间组织乘客尽快疏散至车站,地铁区间需设置应急疏散平台。针对地铁疏散平台不同的设置方法与区间轨旁设备的敷设路径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疏散平台对设备安装空间的影响及优缺点,为后期施工设计及设备安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数据共享,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安全大数据分析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设备安全、人员安全、安全管理的业务需求,设计基于“平台+应用”的总体方案,以及设备安全综合分析、人员安全综合分析、安全综合管理分析等主要功能,从“人防”“物防”“技防”的角度,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达到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铁路集中监测系统无法满足室内外轨道设备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室内外综合监测平台的高铁轨道电路隐患分析系统实现方案。该系统通过对高铁室外轨道电路电气特性及特征值的采集,汇总到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信息平台中,并通过智能分析功能对轨道电路设备进行诊断和预警。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测试平台被测设备群中的车载控制器(VOBC),设计了仿真车辆与其在几种常见列车运行场景下的交互流程,以测试其控车功能。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及C#语言进行编程以实现仿真车辆子系统、车载接口适配器等与VOBC物理设备的通信,完成了VOBC设备功能测试框架的构建。在紧急制动、限制向前人工驾驶模式(RMF)选择及列车自动驾驶(ATO)3种运行场景下,分别设计了仿真车辆与VOBC设备的交互流程,通过实际项目测验,该设计能完成对VOBC控车功能的测试。这为VOBC设备功能的测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也为CBTC测试平台被测设备群中其它设备的测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车站安检设备信息孤岛、实现安检设备信息化管理、及时处置现场安检紧急事件,从功能设计、架构设计、信息平台架构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安检集成系统设计方案。同时,将安检集成系统设计方案应用到工程实践中,通过搭建安检局域网、安检信息平台,将车站安检设备状态、安检人员、安检事件等信息实时上传至安检信息平台,从而实现安检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安检集成系统的建设有助于提升车站安检水平、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