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杨良澍 《铁道车辆》1995,33(9):37-40
对车轮动平衡原理和使用动平衡试验机进行车轮动平衡试验及车轮不平衡值的处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普通车轮能符合不平衡值处理要求的比例很小。因此,建议对轮轴,制动盘分别先做静平衡测试,再于组装后进行车轮动平衡测试。这项工作在车轮工厂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X射经测定法测定新设计的客车S形辐板车轮和原型车轮残余应力分布特点和大小。分析了不同设计形状车轮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并与各国轮残余应力进行比较,以验证车轮优化设计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S形辐板车轮设计合理,减少了制造时淬火变形量,不提高了车轮制造精度,而且改善了残余应力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王勤忠 《铁道车辆》1995,33(9):9-12,32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对车轮静不平衡量找出更高的要求,形位公差则是影响车轮静不平衡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形位公差与车轮静不平衡量之间关系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给出建议的公差值。  相似文献   

4.
KZ4A型机车车轮强度计算和轮对模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KZ4A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车轮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车轮强度满足要求。同时对轮对的模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轮对的固有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5.
轮对内距尺是测量铁路机车车辆轮对内侧距离的专用计量器具,测量范围为1 345 mm~1 365 mm。使用时将定位钩放在车轮轮缘上,内距尺的固定测头和活动测头分别靠在被测车轮内侧,寻找读数拐点,读数最小值则为轮对内距值。使用专用检具对轮对内距尺校准,并对测量结果开展不确定度评定,以给出车辆轮对内距测量值的可信程度。  相似文献   

6.
铁路车辆轮对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可自动测量铁路货车轮对参数并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系统,对其结构和一些关键技术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分析表明,该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精密传感器、摄像机以及各种先进的测试和控制技术,对包括轮对外形尺寸、轮对踏面擦伤、剥离以及车轴、轮对和标志板的标记等20多个参数实现动态在线测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度,解决了目前轮对测量手段落后、测量误差大、劳动强度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轮对压装曲线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轮对是铁道车辆走行部的关键部件,车轴与车轮采用过盈配合及冷压装方法组装成轮对.车辆运行中,轮对受到动、静载荷作用的同时还承受制动载荷的作用,因此,轮对压装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独立旋转车轮在直线上不易自动对中和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不足的导向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耦合轮对技术方案.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电磁差速耦合轮对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是在独立旋转车轮的基础上横向加装电磁耦合器构成耦合轮对,以实现独立旋转车轮差速控制.利用电磁耦合器的等效电路计算电磁耦合器传递的电磁耦合力矩,通过对电磁差...  相似文献   

9.
基于轮对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的高速列车车轮磨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有初始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的轮对受力平衡方程,计算LM、LMA和S1002等3种踏面轮对处于平衡时的轮对冲角和横移量.以国产高速列车为例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FASTSIM算法和Braghin踏面磨耗模型分析初始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对车轮磨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安装偏转角对平衡后轮对冲角影响较大,轮径差主要影响轮对横移量;低的踏面等效锥度在制造误差存在时更容易形成大的轮对冲角和横移量;初始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会导致车轮出现严重的偏磨,且磨耗率随着偏转角和轮径差的增加而急剧增大;有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时,踏面等效锥度越大,车轮踏面磨耗率越小;运行速度对车轮磨耗的影响与初始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新型轮对参数自动测量装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自动测量铁路车辆轮对参数并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新装置.该装置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结构光视觉传感器以及各种先进的测试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包括轮对外形尺寸、车轮踏面擦伤和剥离等多个参数的全自动非接触测量,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轮对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磨耗量统计的轮对等级镟修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轮对等级镟修的必要性和经济性进行了论证。轮轨动力学关系、轮重减载量的分析计算表明,车辆不会因实施等级镟修而引起脱轨。从等级镟修前后踏面形状变化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实施等级镟修是安全可行的,且轮缘厚度值采用28mm、30mm、32mm比较合适。给出了轮缘厚度为30mm的等级镟修模板图。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年来用JL-60l液压顶轮检测装置,对DF4型、DFll型内燃机车轴箱轴承和牵引电动机输出端轴承的顶轮检测,在汇总分析了12l台次的检测数据后,结合故障分析和现场工作实际,论证了铁路局给定的建议性门限值的实用性,并提出了适合本段实际,更加实用的门限值修改意见,为全铁路进一步修改完善顶轮检测门限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耦合轮对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半径曲线的通过情况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通过传统轮对与独立轮对、耦合轮对的比较,认为耦合轮对具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基于耦合轮对的特点,提出采用耦合轮对抑制粘滑振动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由于耦合轮对蠕滑力的可控性,采用耦合轮对能有效抑制轮对的粘滑振动.  相似文献   

14.
轮对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需检测的数据 ①轮径A;②轮缘厚度B;③踏面磨耗C;④轮辋厚度D;⑤轮辋宽度E;⑥擦伤深度F;⑦轮对内侧距G;⑧轮座轴径H;⑨轴头牌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铁路货车目前已基本实现滚动轴承化 ,预防轴承燃、切轴事故的发生 ,除了制造和检修质量是关键外 ,提前发现滚动轴承故障 ,消除隐患 ,是车辆部门列检工作多年来防燃防切的一项重要内容。滚动轴承发生事故 ,除了本身的质量问题和超、偏载等因素外 ,轮对踏面如发生擦伤 ,使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多刚体和刚柔体耦合的高速动车组拖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多种工况的数值计算,获得随机激扰下轴箱垂向加速度时间历程,结果表明车辆在高速运行时,随速度的提高,刚、弹性轮对的轴箱垂向加速度偏差增大;结合高速线路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弹性体轮对的结果与实测结果更吻合。  相似文献   

17.
于跃 《铁道车辆》2007,45(1):31-33
介绍了新一代基于DSP的轮对空转试验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功能、运行原理、软硬件结构及实现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机速度捕获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手段对400 km/h高速动车组的车轮进行了静态载荷模拟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测力轮对连续测量方案进行了初步设计,同时对离心力引起的测量误差以及测力轮对的动态频响特性进行了评估,为高速动车组连续测力轮对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连续测力轮对研究、制作过程中对贴片位置的精度要求,研制了TK- LDHX型测力轮对划线台,能快速实现各种测力轮对径向、轴向、基准圆的精确定位划线,为提高测力轮对制作水平及其工艺质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轮对动态检测系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铁道车辆》2012,50(4):39-42,6
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轮对动态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及其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低速和高速下国内轮对检测系统的原理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