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驼峰编组站简易自动化的重点是调速自动化。目前有多种调速制式和调速设备在编组站应用,但如何选择适合中小驼峰的制式和设备,需要对它们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并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作者经过综合分析,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到本世纪末,我国铁路客货运量将有大幅度增长,铁路编组站也要相应地发展,尤其在编制站自动化方面要有更大的进步。在自动化调速设备基础上,驼峰设计理论要加以研究和确定,改变旧的传统理论的束缚。要改革现行科研体制,技术进行有偿转让,把调速技术推向市场,科研部门变成经济实体,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要探讨和制定驼峰自动化的发展政策,路网性编组站大中型驼峰要向综合自动化方向迈进,中小驼峰要实现调速简易自动化。要加强计算机软件开发,编组站的作业要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3.
大连北站是大连铁路的枢纽编组站(金州编组站竣工投产后将变为辅助编组站),车站等级为一等站。主要担负着大连东、大连西、沙河口站及大连港的车流改编作业。其站型为二级五场布置.其中上行调车场设调车线15条(驼峰采用缓行器调速),下行调车场设调车线12条(驼峰采用脱鞋道岔调速)。  相似文献   

4.
脱鞋器-减速顶结合的点连式调速系统已在一些中小驼峰编组站上应用。这种调速方式是人工下铁鞋,劳动强度大、安全差,而且效率低、能力提高,技术指标难以保证,因此,“甩掉铁鞋”势在必行。作论述了中小驼峰的一些特点,并建议用减速器-可控减速顶点连式方案,取消人工下铁鞋。同时对几个不同方案进行了简单的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5.
第一代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自1989年在韶关键成到现大已经应用了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的应用实践中,该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去年我们在改造南岔编组站的过程中采用了新型的微机可控顶系统。该系统在调速、控制系统和纵断面设计上都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并取得了好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铁路现有编组站46个,驼峰约210座,过去设备比较落后,六十年代开始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改造,现代化的程序有较大提高,有38.8%的驼峰已由减速器、调速顶、牵引小车组成的战式、战连式、全减速顶、微机可控顶、反坡等调速系统来代替人工下铁鞋。调速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自动化的控制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劳动生产率、计算机的应用、设备的可靠性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7.
杭州艮山门站是中型编组站,1982年采用驼峰全减速顶调速系统方案,安装各种型号的减速顶近万台,这些减速顶工作已达二十年来,有些减速顶滚压次数达到几百万次,1994年对该站减速顶的各部零件尺寸进行了抽检和鉴定,1999年对全场TDJ204型减速顶做了大修,通过这些维修和大修不仅对维修标准做了实践验证,而且也充分显示出驼峰全顶调速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苏家屯编组站是浓阳枢纽的主要编组站,也是路网性编组站,既有站为双向三级六场,上行系统为自动化驼峰,下行系统为机械化驼峰。“九五”期间要对哈大进行电气化改造,在此项工程中下行驼峰将改建为自动化驼峰。从国内运营中的自动化驼峰和半自动化驼峰峰高普遍偏高的现状,本次改建设计采取了特殊的峰高计算条件,本对调速制式的合理选择和驼峰纵断面优化设计做了介绍,供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中对三问房编组站驼峰调车场调速修正量(人工修正值)的使用规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提出了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数据,对其它大型编组站总结掌握调速修正量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京广干线的电气化,安阳车站作为河南省在京广线上的北大门,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体改造。在有调车场改为客车整备场,在直通场西侧新建一个调车场,新建调车场尾典型的中小规模驼峰,为了提高其改编作业能力,实现调车作业的自动化,经过比选,选用了微机可控调速系统。继国内很多既有中小驼峰编组站采用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进行扩级改造成功之后,这一调速系统在安阳新建调车场的应用,无论对今后我国中小驼峰编组站实现简易自动化的调速方案选择,还是用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从老场改造时,因地制宜的利用而走向新场的标准设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对江岸西编组站驼峰及调车场改革所采取的提高驼峰能力,减少工程投资和施工与运营干扰,以及便利施工等措施,可供今后编组站既有驼峰及调车场改造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减速器调速技术在驼峰编组站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编组站列车解编作业效率,减速器已经成为大型驼峰编组站的主要调速设备。然而,由于减速器出口产生的超速车辆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驼峰作业安全。哈中心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采用高负荷可控顶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组成的新型调速系统,辅助减速器控制超速车辆。实践表明,这种新型辅助调速系统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微机可控顶驼峰自动调速系统自1989年5月在韶关正式投入运用以业,现在已有15个中小型编组站在应用,系统稳定可靠,深受用户欢迎。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对该系统的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有待探讨。本以“应用环境”为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减速器调速技术在驼峰编组站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编组站列车解编作业效率,减速器已经成为大型驼峰编组站的主要调速设备.然而,由于减速器出口产生的超速车辆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驼峰作业安全.哈中心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采用高负荷可控顶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组成的新型调速系统,辅助减速器控制超速车辆.实践表明,这种新型辅助调速系统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铁路运输组织的新形势,编组站在车场布局及调速系统的设计上应有新的突破。提出通过对编组站进行改造,使之能适应接发长大重载货物列车、增加解编能力及加强对路网车流的调节能力。同时提出编组站调速系统配置的新设想,以满足铁路车流组织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箭翎线是铁路编组站一种新的调速技术,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一技术,我国第一个“箭翎线”1993年6月在石家庄编组站建成投产。箭翎线由车场线路、进路控制、速度控制、停车装置等构成。石家庄箭翎线的速度控制采用地调速,这比国外的点式控制更符合我国编组站的特点,更有其优越性,箭翎线在我国推广将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微机可控顶驼峰自动调速系统在我国铁路研究与应用已有十多年的历程,有十几个中小型编组站采用了这种制式,但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文中针对已有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哈尔滨减速顶研究中心在调速设备、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克服了不足,促进该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蚌埠东驼峰编组站既有设备是采用继电式控制,调速部分是采用人工铁鞋加后续减速顶的调速方式,此次改造工程是将既有驼峰改造为自动化驼峰,通过对需要解体车辆的速度控制,达到保证作业安全和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编组站小能力驼峰空压动力系统规模设计探讨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机械处蒋学锋小能力驼峰一般指设在区段站、工业站、港湾站及部分地方性编组站上或大型编组站的地区车场上,解体能力为200~2000辆,调车线一般为6~16条的驼峰。随着大、中能力驼峰现代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20.
微机可控顶调速制式是铁道部“八五”和“九五”期间定为解决中小驼峰调速自动化的主要方案之一。本根据我国驼峰设计的新的理论,对济南站微机可控顶调速制式中的头部平面、峰高、纵断面及布顶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