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地铁列车主动维保平台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地铁列车维保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地铁列车主动维保不同层面的模式,提出了一种地铁列车主动维保平台,简要地介绍了平台的基本功能、平台拓扑结构以及平台研究实现的关键技术,即基于最优互信息的特征选取预处理技术、信息复接与分接技术.  相似文献   

2.
卫星导航在铁路运输系统众多基于位置的应用服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始提供区域服务,为卫星导航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在采用卫星导航实现列车定位的过程中,列车轨道占用状态的估计识别是列车位置描述的重要内容和定位正确性必要前提,本文结合高速列车追踪接近预警系统这一应用背景,根据系统功能及性能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地图辅助北斗/惯导组合的列车轨道占用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地图辅助信息对北斗/惯导融合所需系统模型进行约束,并采用交互多模型估计策略将列车组合定位过程与轨道占用状态估计进行结合,有效实现了轨道占用识别的实时性和自主性。论文采用实际现场测试数据对所提出的轨道占用估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并通过与GPS模式的比较探讨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铁路系统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际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基于GNSS/SINS的列车定位精度,在隧道、路堑等卫星定位不可用区域实现列车的无缝定位,在研究SINS误差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车辆运动约束条件,在列车低动态运行的情况下,对MIMU输出进行机动判别,推导了捷联惯导的误差模型,进而对水平姿态进行修正,抑制MEMS系统的误差发散,从而保证在单纯依靠惯导定位情况下的稳定可用。通过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SINS误差,为列车提供姿态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地铁乘客的乘车体验及舒适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地铁列车PIS(乘客信息系统)。基于前沿多网融合的架构理念,构建了新型地铁列车PIS的拓扑结构。在阐述新型地铁列车PIS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对实现这些主要功能所需的5个关键技术(乘客助听系统、薄膜电致发光显示技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列车音视频智能分析及安全预警技术、车载乘客计数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新型地铁列车PIS可满足地铁列车智能化的需求,以及乘客获取互联网信息、乘车信息等需求。  相似文献   

5.
地铁列车广播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音频处理技术,在地铁列车上构建一个信息处理平台与传输网络,为地铁乘客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服务和丰富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列车通过能力和安全性,列车到站进入地铁车站停车过程,必须对站台及其轨道区域进行安全防护。尤其是对于未加装屏蔽门的站台,为了避免乘客误入轨道区域,有必要设置站台防护系统。本文重点介绍的防护系统,由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和轨道区闯入侦查系统两部分组成,它能确保人工按下紧急制动按钮(ESP)和监测到有人误闯入轨道区段时,及时使列车能实施紧急制动,使列车在站台前安全停车。  相似文献   

7.
地铁乘客信息系统PIS是利用地铁全线运营区域的等离子显示屏PDP、高亮全彩LED屏、列车LCD液晶显示屏等,提供面向乘客的导乘信息、运营信息、公益商业广告、地铁服务宣传的数字媒体信息综合发布和管理平台,为乘客提供全面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文章对PIS系统构成、功能、技术特点作了简要阐述,对南京地铁2号线乘客信息系统车地无线传输进行了分析,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地铁信号系统与乘客信息系统接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列车乘客信息系统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是地铁列车向车上乘客发布各种信息的平台,对提高地铁运营服务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在车厢内没有乘务人员服务的情况下,实时地向车上乘客发布列车的运行方向、前方到站情况、列车启动/停站及开门/关门和乘客上/下车等动态指示信息尤为必要. 由于列车动态运行的过程受地铁信号系统实时全程监控,列车乘客信息系统内动态信息的实时发布就理所当然地由信号系统予以触发.这样一来,与列车乘客信息系统的接口就成为信号系统与地铁车辆之间的第二大接口.  相似文献   

9.
以杭州地铁5号线采用的BiTRACON信号系统为例,分析了地铁工程车加装ATP防护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系统的功能需求,阐述了工程车ATP防护系统中车载设备及轨旁子系统的组成;重点介绍了列车筛选与追踪防护原理、救援场景和不同编组设计,以及与车辆的接口等关键技术,可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增加ATP防护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伊朗德黑兰地铁1&2号线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结构、主要设备和系统功能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基于简易IMU的低成本列车定位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波  秦永元  柴艳 《铁道学报》2006,28(6):73-78
针对我国当前列车定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列车定位的使用环境和实际需要,忽略列车的海拔高度、天向速度和部分姿态角信息,对传统惯性导航系统进行了简化设计,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简易惯性测量装置(简易IMU)。文中仅采用一个单自由度陀螺仪和两个加速度计作为惯性测量器件,构成简易IMU,通过导航解算获得列车的即时速度和位置,从而实现列车的导航定位。文中设计了该简易IMU的系统结构,并经详细推导获得其导航定位解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简易IMU能够全天候地对列车进行连续可靠的自主导航定位,导航信息全面且定位精度较高,并显著地降低系统的成本、复杂性和计算量,为解决现有列车定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安全、准确、高可靠的列车定位技术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础和核心.现有列控系统的列车定位技术依赖轨道电路,建设及运维成本高,难以适应高海拔铁路的恶劣应用环境.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多源融合测速定位技术方案,综合利用卫星导航信息、轮速传感器信息、加速度计信息、应答器信息等,进行列车走行距离和速度计算,可以摆脱对轨道电...  相似文献   

13.
GNSS/INS组合方式是下一代列控系统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惯导系统累计误差较大,使得列车处于卫星信号失锁环境下定位性能降低。为解决这个问题,针对微机械惯性测量单元IMU确定性误差的3个主要误差项:非正交误差、零偏误差、刻度因数,建立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推导标定原理并提出标定方案。将误差补偿结果应用于京沈高速铁路试验现场并由试验结果分析可知:该方法能有效提高IMU的测量精度,相较于补偿前测量误差降低80%以上;补偿之后的惯导系统在40s时间内的导航速度误差小于1m/s,位置误差在10m之内,满足定位需求,具有实际意义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差分定位技术的站场数字化系统。使用实时动态(RTK)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获取站场元素的精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的方式将位置信息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对位置信息进行处理,调用站场图完成位置信息与物理元素的匹配,实现站场数字化,最后将完成位置信息匹配的站场图保存起来。经测试,系统定位精度稳定在10 cm以内。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C++builder开发出上位机软件,嵌入式软件使用C语言在KEIL平台下开发。该系统具有定位准确、使用方便、扩展性强和可靠性高等特点,为列车安全防护、调度、监控等作业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5.
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的间隙探测,是地铁交通行业的疑难问题。目前国内地铁主要采用激光对射、红外对射和车尾设置瞭望灯带的探测方案,但这些方案存在误报率高、定位精度低以及探测盲区等问题,从而降低地铁运行效率,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目前间隙探测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全自动运行线路更高的安全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间隙防夹探测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可克服传统方案的局限性,实现障碍物的可靠、精准、智能识别,继而提高未来全自动运行线路的运营效率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列车实时定位是列车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在安全苛求的现代列车控制系统中,列车定位系统需要在实现高精度列车定位的同时具备容错能力,以保证系统安全。针对列车定位的安全性需求,从保障列车定位系统的容错性能出发,利用低成本GPS接收机、惯性测量器件以及里程计等定位传感器构成列车组合定位平台,给出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将小波变换方法用于组合系统故障检测并制定相应的故障隔离策略,以H∞鲁棒滤波为基础设计联邦结构的多传感器容错信息融合算法用于定位计算。利用自制轨道推车进行的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组合定位系统能够满足列车定位的精度要求,并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能够在不同定位条件下保证定位高效与安全。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现状及技术发展战略,参考IEC 62279标准对列车运营自动化等级的分级定义,提出Bi TRACON型下一代地铁车辆全自动无人驾驶信号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由综合自动化系统、轨旁控制器、车载控制器、计算机联锁和通信系统等组成,除具备传统的列车驾驶模式外,新增全自动列车自动驾驶模式和蠕动模式,无需工作人员值守,可以进行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并且给出新增驾驶模式和既有驾驶模式之间的转换。Bi TRACON系统解决方案相比传统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解决方案,在实现全过程的列车运行安全防护、灵活的运营组织、高效和节能、高度一体化和深度集成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是地铁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地铁列车的运行安全及行车品质。空气压缩机是风源系统主要设备,为地铁车辆制动提供压缩空气,其性能的检测,一直是行业内技术人员聚焦的热点。地铁车辆高稳定性、高精度空气压缩机试验台的研制很好地满足了地铁车辆空气压缩机稳定性等多维检测的实际需要,为行车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微软模拟列车(MSTS)平台的地铁列车运行视景系统,介绍了视景系统的工作流程,实现了视景系统和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仿真模块的接口,利用接口实现了ATO仿真模块对视景系统地铁列车客户端运行的跟踪控制,为今后在视景系统中对ATO进行的相关测试和研究提供了可能 ,同时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