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火灾烟气控制有多种模式,关键是对火灾位置的准确判断。隧道内受到列车行驶的影响,高温烟气的扩散会异于常规的火灾烟气分布和扩散规律,提出了以烟气迁移规律为导向的车载火灾探测方案,为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启动事故通风模式,组织人员疏散和火灾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从轨道交通隧道火灾场景特点出发,通过数值分析和全比例烟气试验,探讨了列车运动过程中着火及运动至停车过程中烟气的迁移规律。针对不同烟气发展阶段提出通风控制方式,剖析了现行烟气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提出了全新的区间隧道烟气控制理念。  相似文献   

3.
针对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隧道的防灾救援难题,文章依托秦岭马白山隧道,提出了适合该隧道的新型紧急救援站结构型式,并利用FDS软件模拟隧道内纵向通风时列车着火后的烟气扩散,确定了规范中尚未给出的紧急救援站隔离区长度参数。结果表明:(1)秦岭马白山隧道新型紧急救援站结构型式应包括疏散区、隔离区以及待避救援区;(2)利用FDS数值模拟时,在不考虑纵向通风下,烟气沿下坡方向的扩散长度为295 m;考虑沿下坡方向通风时烟气最远扩散长度为980 m,建议隔离区长度设置为1000 m。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路网向西部地区扩展,高海拔铁路隧道数量显著增加。高海拔地区具有低气压、低温和低含氧量的特点,且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烟气扩散速度加快,但人员疏散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受困人员的生命安全。鉴于此,文章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手段,给出了铁路隧道群划分标准,洞口间距小于250 m定义为毗邻铁路隧道群,洞口间距大于250 m小于400 m定义为连续铁路隧道群;探明了高海拔地区人员疏散能力下降规律,海拔每升高1 000 m,人员疏散能力相较平原地区约下降11.28%;得到了考虑坡度和海拔高度的人员疏散能力综合折减系数;综合考虑海拔高度、坡度等因素,给出了紧急救援站上下坡方向隔离区长度分别应不小于700 m和200 m的建议;依据烟气扩散规律和人员疏散能力等参数,给出了洞内外紧急救援站、紧急出口和避难所等防灾救援土建结构的设计建议,提出了适用于高海拔铁路隧道的救援模式。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站人员疏散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介绍了现有的地铁车站疏散时间的计算方法及其不足,提出了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来得出疏散时间的新方法.其采用的仿真系统建立在元胞自动机技术的基础上,以概率的方法对疏散群体中的个人建模.而影响疏散过程的各种因素,如能见度、拥挤程度、以及人的不同心理状态等,都以参数的形式在仿真系统中加以反映.通过对地铁车站人员疏散过程的仿真模拟,可以获得疏散的时间和动态过程,从而评价及优化车站的布局及疏散预案.  相似文献   

6.
西华岭特长公路隧道位于浙江省诸暨至永嘉高速公路金华境内,按双向四车道平行分离式山岭公路隧道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80 km/h,其中左隧道长4 291 m,右隧道长4 312 m.设计采用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方案.文章通过对该隧道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规律、人员疏散安全分析及逃生救援方案的研究,确定了车行横通道和人行横通道的间距及相关疏散参数.  相似文献   

7.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重点,而优化列车运行过程是城轨系统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之一,列车节能优化主要涉及两个维度,一方面可以优化单列车在站间的运行牵引策略,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多列车运行的协同策略。从上述维度出发,本文建立了单列车运行优化模型和基于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的多列车运行优化模型,提出了协同优化的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算法求解。根据亦庄线运营实际数据,开展案例分析验证模型及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上海长江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smartfire软件(CFD软件)和buildingEXODUS软件(疏散模拟软件),首先分析了隧道内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然后对上海长江隧道的疏散排烟系统在正常运营和阻塞两种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发现在正常运营工况下发生火灾时隧道内人员可以安全疏散,但是在阻塞工况下发生火灾时火源下游人员并不能全部安全疏散,据此我们提出了减小纵向风速和引导部分健康成年人从次近疏散口逃生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城市震灾后,疏散交通需求短时间内急剧骤增,高效、有序的交通疏散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调研与试验分析,对地震灾害条件下的城市交通疏散控制进行剖析,考虑安全与效率两个方面的因素,建立城市震灾后最优交通疏散路径。基于前述成果,结合成都市放射环状路网,提出城市震灾后最优交通疏散策略,提升城市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给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位置选型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完善高海拔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要求,文章以某典型高海拔特长单洞双线隧道为依托,分别采用火灾动力学三维模拟软件FDS及人员疏散软件Pathfinder建立全尺寸火灾模型和疏散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紧急救援站位置时站内纵向可见度、温度分布规律及人员必需疏散时间分布规律,得到各情况下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及必需安全疏散时间,进而明确不同海拔高度下紧急救援站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在3 000~4 000 m时,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均满足6 min要求;高海拔铁路隧道位置选型应以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最短为原则;海拔高度为3 000m,3 500 m和4 000 m时,紧急救援站最佳位置分别为距洞口10 km,20 km和15 km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永吉县口前镇为例,分析永吉县的应急疏散预案,找出应急疏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确定合理的疏散路径。通过ARENA软件建立应急仿真模型,为应急疏散方案的设置提供一个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隧道疏散时间计算大多基于固定的参数,这样的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计算结果不能令人满意。由于隧道环境多变以及人行为的复杂性,使得疏散的行为充满随机性,文章通过对隧道人员疏散过程的详细分析,采用随机方法输入数据,利用蒙特卡洛法计算隧道疏散时间,获得大量随机计算的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了疏散行为的随机性,与一般的仿真模拟方法对比,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蒙特卡洛法具有模型简洁、目标明确、计算快速、参数易调整、使用方便等特点,可适应隧道疏散复杂的假设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竖井不同尺寸参数组合变化时,自然通风半敞开式隧道发生火灾时的防排烟性能,文章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小尺寸模型试验,选取竖井宽度、高度、组间距以及每组竖井数量作为可控因子,选择顶棚附近最高烟气温度、烟气扩散速率和烟气沉降速率作为考核指标,分别得到了降低顶棚附近最高烟气温度、减小烟气蔓延速率和烟气沉降速率的竖井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各工况顶棚附近最高烟气温度均小于100℃,竖井宽度对顶棚附近最高烟气温度影响最大,而竖井高度对烟气扩散速率和烟气沉降速率影响均比较大,竖井组间距对烟气扩散速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紧急事故下高架BRT车站疏散效率,在已有应急疏散与仿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考虑行人处于高架环境时的恐慌与恐高因素,对社会力模型进行优化,以期更真实地模拟紧急事故情景下乘客的反应。以成都市二环BRT为例,通过实际调查数据配置参数,设计紧急疏散场景,运用VISSIM软件实现仿真。选取行程时间、疏散时间、速度偏离值等评价指标对到站停车疏散与立即停车疏散两类情况下不同疏散方案对比,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不同疏散方式下疏散效果,提出可在紧急掉头区修建直达地面层的应急逃生楼梯,能够极大的提高BRT乘客的疏散效率,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Froude相似准则开展1:10缩小尺寸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喷嘴压力下水雾抑制熄灭柴油池火过程中的物理参数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有,无水雾作用下火源上方顶棚处温度、火羽流竖向温度、火区辐射强度以及纵向烟气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弱羽流火灾竖向最高温度出现在燃料表面上方20 cm高度附近的连续火焰区,而且火灾全面发展阶段中期至后期隧道火灾危险性最大;依据试验现象及温度数据,将水雾喷嘴工作压力分为非控火水雾压力(0.2 MPa)、控火水雾压力(0.4 MPa)以及灭火水雾压力(0.6 MPa、0.8 MPa),水雾与火羽流持续作用时隧道顶部流动的水汽烟气混合物及隧道整体烟气浓度降低;隧道顶部烟气温度纵向变化可分为大幅度衰减区以及平稳衰减区;水雾控火作用下火羽流降温明显且冷却后火焰温度低于燃点温度。  相似文献   

16.
综合信息     
《西部交通科技》2014,(4):I0003-I0004
<正>我国铁路成功实现3万吨重载列车试验运行日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大秦铁路组织实施的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次试验的成功实施,不仅对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推动了我国铁路重载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4月2日6时31分,一列由4台电力机车牵引、编组320辆、总长3971米、满载3万吨煤炭的试验列车,由北同蒲线袁树林站始发,经过12小时25分、738.4公里的运行,于当日18时56分安全顺利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站客流量较大,行人流线复杂,在运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为此,文章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与运输能力着手,结合车站设备、构造、旅客行为特征,提出了基于MassMotion的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疏散仿真方法。通过确定仿真环境中所需要的基本参数,结合交通过程中行人行为特性,以三维模型空间为基础,对突发大客流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将车站的设施和行人抽象化。仿真结果显示,突发情况下车站内的所有人员能够在安全时间内迅速撤离到安全区,旅客的疏散速度、工作人员的疏散能力等行为特性对疏散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醒目、清晰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消防疏散标志能够确保突发情况下乘客快速、有序地疏散。分析了轨道交通消防疏散系统的组成与不同类型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的特点,介绍了一种与导向标志相结合的新型消防疏散标志。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内已有的轨道交通单洞双线类隧道工程特点,对单洞双线类矩形隧道疏散方案进行定性及仿真分析分析了不同疏散方式、不同疏散间距方案下的疏散效果,推荐合适的疏散方案。同时,与常规单圆盾构隧道的疏散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在疏散方面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20.
余明泽 《综合运输》2023,(12):109-113+186
铁路运输态势的推演与评估方法是铁路运输态势推演系统(Railway Transportation Situation Deducing System,RTSDS)的重要理论依据,该系统能够精准地掌控运输生产演化规律和预见可能出现问题,提升调度生产工作的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调度员所进行工作和任务,提炼得到相关信息作为列车运行态势的子态势指标。基于双激励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本文对列车运行态势以及各项子态势进行了动态评价。本文的评价方法可以动态地评价普速铁路列车运行态势的优劣,同时在普速铁路列车运行态势劣化时得出其中较劣子态势,为调度员进行调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