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水泥用量会对水泥稳定基层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探索不同水泥用量下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变化规律,对含有不同水泥剂量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别进行劈裂强度试验、水稳定性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干缩试验,分析并评价水泥用量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当水泥用量为1.0%~1.5%时,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的形成速率以及水稳定性提高速率较快;当水泥用量为2%~3%时,再生混合料的强度以及刚度增长较为缓慢,同时混合料的干缩性能显著降低,容易引起混合料干缩裂缝的产生。因此,建议控制水泥用量在2%以下。  相似文献   

2.
文章为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掌握水泥、RAP料等对其影响规律,利用重型击实方法成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析水泥用量、RAP用量的变化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干湿劈裂强度比、稳定度、残留稳定度、抗压回弹模量及粘聚力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干湿劈裂强度比和残留稳定度值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二者存在最佳用量范围,而稳定度值呈增加趋势;随着RAP用量的增加,劈裂强度指标、抗压回弹模量指标和粘聚力指标均呈下降趋势,稳定度指标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综合分析可知,通过掺加适量的水泥能够改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而RAP料的最大用量需要依据相关试验进行优化确定。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福州市三环路试验路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实例,介绍了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并通过工程现场评定与验收,验证了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简要阐述宁大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水泥粉煤灰砂砾混合料中水泥粉煤灰比率的变化规律,探讨水泥粉煤灰砂砾混合料在西宁地区,强度形成与水泥粉煤灰比率间的机理关系。依据室内试验结果进行试验路铺筑。对室内试验结果及试验路观测指标经统计综合分析,确定施工现场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试验研究,以沥青膨胀率和半衰期为评价指标确定沥青最佳发泡条件和最佳拌和用水量,以间接抗拉强度(ITS)为控制指标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并通过对该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检测分析,验证了该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运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具体工程对旧沥青路面铣刨料的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铣刨料的级配进行分析评价。其次,确定了掺加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并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同时对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7.
裂隙岩体损伤区的合理确定对于工程开挖和支护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现场岩体结构面的精细测量和表征技术,利用优化后的数值模型定量分析隧道岩体损伤区范围及其力学特性;结合辽宁建兴高速公路某隧道开挖工程实例,采用非接触测量手段采集隧道掌子面的结构面信息,并导入GeoSMA-3D系统,生成接近实际情况的三维空间结构面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颗粒流数值方法 PFC计算确定隧道开挖损伤区范围,并对围岩应力、位移曲线和力链、裂隙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力链集中表征围岩开挖扰动程度,裂隙的密度表征围岩开挖损伤程度,而裂隙的贯通则与破坏区对应,从而可以较准确地识别节理岩体隧道工程中岩体损伤区范围及其力学特性;同时利用PFC也较好地模拟了岩石在破坏阶段存在的损伤局部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贵州省山区公路所用筑路材料,研究了不同新旧料比例下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指标及路面结构设计参数范围;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提出由路表弯沉反算基底回弹模量的拟合公式,并根据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提出了冷再生路面设计流程,为贵州省山区公路的基层就地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加筋土结构在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地基、路堤以及挡墙中有着非常多的应用,筋-土界面特性是加筋土结构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研究其工作特性、破坏模式和加固机理的重要途径。文章从试验、数值分析和理论解析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土工合成材料筋-土界面特性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通过拉拔试验、直剪试验、三轴试验等方法探究了筋材类型与模量、填土类型与力学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加载方式和上覆荷载等因素对界面特性的影响;(2)数值分析方面:有限元法和离散元法作为最常用分析筋-土界面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分析筋-土界面特性的影响因素,近年来离散元法中的颗粒流理论及程序(PFC)已在国内外取得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了从细观角度研究筋-土界面特性的途径;(3)理论解析方面:理论解析以国外为主,其研究关键在于对筋-土界面摩擦模型的搭建,如线型、双线型、三线型和非线型模型等。笔者认为动力、含水率及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筋-土界面特性将是今后加筋土结构领域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性能,文章对不同旋转粘度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体积参数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模拟分析高温生产工艺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粘度的橡胶沥青对应不同的拌和温度,短时间的存储有利于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及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省道S202线K79+000~K103+000路面维修工程实例,针对RAP铣刨料冷再生混合料的原材料和级配,分析该混合料的强度影响因素,主要有乳化剂的类型和掺量、乳化沥青的掺入量和水泥的掺量,并通过空隙率、劈裂强度和60℃动稳定度的指标规律变化,确定出各影响因素的合理掺量范围,为省道S202路面维修工程项目提供了试验依据,也为同类冷再生修补施工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公路路面修复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石料、沥青、水泥的需求量,降低工程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并且与热再生技术相比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量。配合比设计是影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某公路沥青路面修复工程为例,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研究,以加强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参数指标,介绍了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案,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厂拌RAP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RAP使用量的增加,抗压回弹模量和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破坏劲度模块、弯拉应变和弯拉强度等都呈下降的规律,但是随着RAP用量的增加,动稳定度却随之缩减,且渗水系数也随着RAP的缩减而呈现二次多项式增加;TSR随着RAP用量的增加而处于稳定的状态中,即冻融劈裂强度比在此环境内必为定值,然而却远远低于规范的技术标准;在同一温度下,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之间呈幂函数的关系变化式,最终需要根据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将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区分为主要的四类。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发展状况及技术要求,经比选确定了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和磷酸盐水泥为较合适的快速修补材料,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获得了三种材料的不同龄期力学强度和开放交通所需时间,同时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工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福建省泉厦高速扩建工程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使用的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温度敏感性与水稳定性,对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沉管隧道在不均匀沉降及不均匀荷载作用下的节段接头作用机理,参考试验平台尺寸确定了试验模型相似比,根据相似定理推导了相似判据。采用高水灰比、高砂率并选取低标号水泥、低弹模骨料、膨润土、聚丙烯纤维、粉煤灰等材料制成相似材料混合料,经试配试验最后确定相似材料混合料配合比。应用万能压力机、应变仪、引伸计等对试件强度与弹性模量进行了力学测试。配合比试验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膨润土的掺量,能够配制出弹模低于10 GPa,而强度高于8 MPa的相似材料混凝土。所配制的相似材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稳定,与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质相似,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基层与面层原材料分析与级配设计,确定最佳含水率与最佳沥青用量,并进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试验评价掺加基层废旧料的复合冷再生混合料性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为例,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最佳含水率、水泥掺和量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并阐述其施工应用方法,为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某公路工程路施工期间所使用的筑路材料展演研究,包括不同比例材料配置下冷再生混合料的实际力学指标、结构设计参数等,并从弹性层状体系角度探讨路表弯沉反算基底回弹模量的具体拟合公式,结合双圆均匀垂直荷载影响下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对冷再生路面流程设计加以研究,从而为后期施工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外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养护工程技术进行分析,根据基础数据和理论推导确定了养护工程施工期间四个环节的能耗计算方法,并计算了养护工程能耗评价指数。结合两项依托养护工程施工设备的现场监测数据以及基础参数,量化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和普通沥青混凝土两项养护技术的各环节的直接能源消耗以及养护工程能耗指数。通过对研究所得到的量化数据和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节能效益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得到了原材料和混合料加热是能耗主要环节,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具有很好的节能效益等重要结论,为国内外同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