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以某二级公路改扩建为依托,研究在一定剂量的水泥粉煤灰作用下,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与碎石进行掺配,设计5组配合比,分别进行原材料试验、击实试验与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不同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掺量在底基层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掺量的逐渐增多,原材的压碎值达到34.7%,混合料最大干密度降低,最佳含水率升高,7d无侧限抗压强度低至2.3MPa,因此不推荐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直接应用于底基层实际工程中。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与碎石进行一定比例的掺配可以达到实际工程的应用指标,且可以大大降低施工原材料成本,对能源的可持续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不断加快发展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块、废渣等日趋增加。同时如何在我国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不足的严峻挑战下,科学合理地对建筑垃圾数量进行控制并对其进行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从建筑垃圾的现状及综合治理的意义出发,研究了建筑垃圾分类与处理,分析了建筑垃圾的作用机理,最后研究了建筑垃圾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建筑垃圾再生后在公路工程低标号混凝土中的规模应用,本文基于前期对建筑固体废弃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并依托西咸北环高速公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后可满足于公路工程中非承重混凝土构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路用建筑垃圾击实特征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配比的建筑垃圾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得到了每种配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曲线图,结果表明建筑垃圾的配比对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影响明显。另外,通过对击实后的建筑垃圾配合料分上、中、下三层进行筛分,得到每层配合料的筛分曲线图,并且求得各层配合料的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等。通过三层材料的筛分数据对比可知建筑垃圾材料在击实作用下各层的粒径差异,对比建筑垃圾材料击实前与击实后的粒径差异,可以清楚的得到建筑垃圾在受到击实作用后颗粒粒径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应用于高速公路路堤中对应推广废旧材料和合理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高速公路路堤主要承受竖向荷载,路堤材料的竖向变形性质直接影响高速公路质量。本文基于室内大型固结仪对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开展了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和纯砖材料的孔隙比与荷载、压缩系数与荷载、孔隙比与压实度、压缩系数与压实度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变形发生在荷载施加的瞬间,在各级荷载下累计变形曲线呈"台阶"状增长,压实度对压缩参数影响较大,压实度从90%到96%过渡时建筑垃圾再生料由中等压缩性变化为低压缩性,相比纯砖填料配比建筑垃圾填料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可应用于高速公路填方中。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省西咸北环高速公路工程采用加工后的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料为例,通过建筑垃圾再生填料的工程特性及路用性能室内试验研究,验证了其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加工处理后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可直接或经改良后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   

7.
—、概述防水卷材是将沥青类或高分子类防水材料浸渍在胎体上制作而成的卷形防水产品,是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的材料。它主要用来抵御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地的外界雨水和地下水渗漏,号称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8.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作为一种新型高速公路路基填料其应用过程中路堤内部的温度分布特征尚不明确,本文依托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工程,采用现场监测方法对建筑垃圾再生料路堤内部温度场分布规律开展了研究。研究表明: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路堤内部温度变化符合正弦函数变换规律,温度振幅随路堤深度增加呈指数函数变化,大气温度对路堤的影响仅限于路堤中上部。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筑控制红线内违章建筑难处理是公路路政管理的一大难题,由于公路建筑红线失控,旧的违章建筑未处理,而又有新的违章建筑发生,如果公路红线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公路建筑控制红线内违章建筑得到较好的处理,就能充分发挥现有公路的通行能力,节约国家在公路建筑资金的投入,促进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资源循环可再生理念,文章对建筑垃圾材料回填路基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建筑垃圾材料破碎处理得到再生骨料的生产工艺,并通过对比5种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干缩系数,探究再生骨料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变化的影响规律,推荐再生骨料的适宜掺量为30%~40%。同时,以实际路用工程为例,通过检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建筑垃圾回填路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建筑垃圾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使用建筑进行施工的施工工艺,从建筑垃圾的加工和堆放、路基处理、路面平整处理以及碾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介绍如何提高公路工程中的压实沉降处理方法以及降低孔隙率的施工方法,建筑垃圾的推广使用,不仅可以大量的减少新开采的石料量,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还能实现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综合信息     
<正>我国首个高速公路"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近日,由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与长安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西咸北环线进行的"建筑垃圾规模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这项被国家交通运输部列为我国首个"生态环保示范工程"的项目,可望消化西安、咸阳两地400万吨建筑垃圾,相当于西咸北环线沿线每年新增建筑垃圾的一半。这一项目的实施,对于减少耕地占用、减轻二氧化碳排放和空气、水资源污染,美化环境等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节约土地占用一项,经济效益就达到8亿多元。西咸北环线"建筑垃圾规模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从2011年12月启动前期工作开始,通过设立10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室内大型固结试验,分析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三种配比、四种压实度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压缩性质,通过研究不同配比材料的应变与荷载的关系、孔隙比与配比的关系、压缩系数与配比的关系、应变与配比的关系及应变与压实度的关系,得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的压实度会使各配比的孔隙比的峰值有所不同,砖渣的含量对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压缩性能有较大影响,在进行现场施工时,应注意控制砖渣含量。  相似文献   

14.
公路路面冷再生翻新技术充分利用旧路破拆材料,处理和避免了旧路破拆垃圾,也一定程度节省了新料的投入,符合节能环保公路建设理念。但旧料冷再生利用,必须以新路面基本技术性能得到充分保证为前提。本文基于JTGD50-2017规范,参考国内公路沥青路面的毁损病害多发状态与冷再生复合料的基本性能功效,对公路沥青复合料冷再生新路面开展结构设计分析研究,探讨了三种路面厚度设计方案,提出了一个新的沥青复合料冷再生新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据《参考消息》引述英国《卫报》网站2月26日报道,高速发展的中国产生的建筑垃圾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每年约20亿吨,相当于每人每天4公斤。其中约200万吨是混凝土。随着全世界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很多建筑在短短的30年内不断建成和拆毁,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的建筑垃圾混凝土?在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尤为棘手,拆除  相似文献   

16.
公路交通可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在规划公路网的时候,一定要动态的、全局的考虑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在满足公路交通需求的同时,要尽可能减少过境交通对未来城镇市内交通的干扰,最好采用切线方式连接公路和小城镇。在规划城镇路边建筑的时候也要尽量减少对公路的干扰,建议采用平行的和纵深发展的辅路的方法连接路边建筑和公路,减少了对公路的干扰,并且有利于新城镇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7.
动向     
<正>西藏今年创建278公里"美丽公路"今年,西藏批复建设美丽公路278公里,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美丽的公路通行环境。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以打造"畅、安、舒、美、绿"公路为主线,积极开展"美丽公路"创建工作,年均清理国省干线公路"白色垃圾""车窗垃圾"8000余吨。自治区公路局以保持公路沿线环境为主要内容,以村镇、旅游景点等过境路段环境整治为重点,持续深入进行路域环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公路建设无论是公路建设的质量还是公路总里程,在世界上都是走在最前列的.公路建设之所以能够快速地发展起来,是由于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出行实际需要.然而,随着公路的路程数逐渐增多,各方面都对建筑公路的质量,尤其是公路的施工技术给予了更多关注.本文就公路的施工技术和道路路面的质量控制展开讨论,以期能够为我国公路建...  相似文献   

19.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省的公路施工企业只有改变观念,扎扎实实研究投标策略及技巧,搞好投标工作,才能赢得和占有公路建筑市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建筑垃圾再生砖混材料的原材料和无机稳定混合料的性能试验,文章分析了再生材料的不均匀性、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CBR值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究其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砖混材料的级配良好,同时吸水率较高,可以配合其他材料改善路基干湿状态;水泥和石灰均可有效提高再生砖混料的CBR值,且水泥稳定时对击实功变化较为敏感;再生转混料的整体性能完全满足规范对路基填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可以作为路基填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