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教师介绍     
<正>陆化普博士,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1993年3月获得日本名古屋大学交通工程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论文与著作:1994年以来,在清华大学学报、中国公路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76篇。著有《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与实践》、《解析城市交通》、《智能运输系统概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可持续交通:理论与中国实践》、《城市交通管理评价体系》、《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和《城市交通拥堵机理与对策》等25部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投资司副司长、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领导小组成员韩志峰出席"PPP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高端对话"并做主题发言。他介绍了供给侧改革对交通运输提出的挑战,国家发改委向社会推荐的两批PPP项目中交通运输所占重要地位,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推广应用PPP'项目的体会与建议。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领域是首先开放的领域之一,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五纵五横"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已经基本贯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基础装备和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历史性飞跃,建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交通运输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从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来看,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正式印发,则绘就了未来30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是新时代交通运输的新使命,也是交通行业共同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4.
我国综合运输的发展,以1959年国家设立综合运输研究所为发韧,按照建所者提出的"一个根据、两个综合、三个比例关系"的发展原则和指导思想,以交通兴国为初心使命,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改革开放前起步、探索、徘徊,改革开放后进入了恢复、赶超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见证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衰兴。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征程中,综合运输发展将不断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科学技术进步步伐,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需要在理论上不断创新,从"综合化"向"融合化"方向演进,拓展交通运输发展的内涵与空间,以指导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实践,为建设交通强国和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服务。谨此缅怀和感谢综合运输事业的开创者和贡献者,激励当事者和后来者。  相似文献   

5.
<正>多年来,我军军事交通运输部门根据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原则,坚持国防交通与国家交通同步发展,坚持在国家交通建设中积极贯彻国防要求,初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骨干、以公路水路运输为支撑、以航空运输为补充的多种运输方式相互配合的军事交通运输综合保障体系。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中  相似文献   

6.
“从交通领域的发展可以看出重庆整个城市充满发展活力。”8月20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听取重庆交通运输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重庆交通建设的发展,评价重庆在公路密度、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和国省干线改造等三个方面创下全国领先。  相似文献   

7.
张菁  王毅 《综合运输》2006,(1):84-88
聚集了宏观经济、交通运输等领域37位知名专家和权威人士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存2005年10月成立。在这些专家中,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上德荣先生作为交通运输界惟一的专家代表而引人关注。作为研究综合运输和物流的资深专家,他对“十一五”交通发展和完善我国综合运输体系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本刊记者如约干2005年12月27日来到王会长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交通之魂,文以化之;交通之神,文以铸之。自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人类发展文化总是与交通相伴而生。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赵州桥……一个个交通的物质性实体,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创造了璀璨的交通文化。2006年11月,交通运输部部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交通文化建设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交通行业文化建设研究总课题组和22个子课题组,  相似文献   

9.
黄芳 《综合运输》2003,(12):51-53
<正> 交通规划指根据国家、区域和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情况对交通运输设施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做出安排。其目的是为使用者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因此交通规划应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避免在制定具体的交通管理措施时产生重“车”轻“人”的倾向,这便蕴涵了交通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公众参与在西方国家就已经普遍开展起来,参与活动涉及到开发计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20日,按照"大交通"发展的思路,成都市交通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总揽全市城乡公路、水路、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和航空、铁路等交通运输综合协调和统筹规划等职能,既管城又管乡,既管规划又管协调.  相似文献   

11.
新起点,新征程;新形势,新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辉煌成就,奠定了交通运输由大向强的坚实基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紧要之年。审时度势,新的一年,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2019年12月26日,《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京开幕,总结了交通运输发展成就,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全体交通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华丽献礼,也更坚定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服务性行业发挥着支撑和引导作用,迫切要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走低碳交通运输发展之路。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基本完成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低碳交通发展经验,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本文结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碳排放数据研究提出四类经济与交通发展模式,分析了各国城镇化与机动化发展特征,研究分析了国外典型国家不同空间层次上的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模式特征。从运输结构优化、公交优先发展、管理政策等角度提出了国外在城镇化背景下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经验启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交通安全: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交通行为出现以来,交通安全就是交通运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机动车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并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交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类创造和增添了财富,但交通工具的使用导致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也给人类带来灾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人在车祸中丧生,1000多万人受伤,在机动化程度提高的过程中,交通事故日趋严重。 在交通发展过程中,交通安全的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交通安全的定义及重要性交通安全的定义从微观层面上理解涉及人、…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国家《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湖北综合交通体系,努力提升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的要求,我们对湖北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现状、总体要求、网络布局、建设重点、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新一轮国家区域战略的重中之重,要求各沿海港口城市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保障和先导作用。本文根据港口城市交通资源布局特点,开展了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为原则的港口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框架设计工作,并以连云港市为例对战略框架进行实例研究,明确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提出发展重点与对策。本文对于研究制定类似港口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4月,京津冀三省市交通一体统筹协调小组成立。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在规划编制、政策协调、建设推进、运输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6月9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下发,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总体规划也即将发布,三地陆路交通一体化的蓝图已经浮现。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在7月16日的交通运输部例行发布会上透露,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近期将印发。同时,交通运输部已编制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京津冀交通一体化2015-2017重点任务台账》、《京津冀交通  相似文献   

17.
磁浮交通: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的一种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年末,中国上海磁浮交通示范线试验运行成功,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浮交通线诞生,开创了一种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纪元。从20世纪20年代德国人提出磁浮原理,70年代开发出磁浮交通设施,到今天磁浮交通正式进入交通运输大家庭,经历了80年的发展历程。社会经济的永恒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社会服务属性,决定了交通运输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式的发展系统。磁浮交通作为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一种新方式,随着人类对科学认识的深化而产生与完善,紧跟社会经济的进步与提高而发展。可以说,磁浮交通是交通运输系统与时俱进的新发展。一、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18.
综合交通规划概念及基本框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对综合交通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对已有交通规划实践发展以及有关理论的总结和评价,本报告提出如下关于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及基本框架体系。1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素和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的社会属性、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外部性决定了交通运输业由市场完全配置不具有经济性和可行性,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把交通运输作为国家管制的对象,由国家通过规划进行运输资源的配置,以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综合交通规划是以有限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配置满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对交通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的交通运输网中,水路交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尤其是在对外贸易发展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经过50多年的投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水路交通的投资建设与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的需求之间,与日新月异的国际航运科技发展的需求之间,与发挥国家交通运输网的综合效益的需求之间,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通过国家的投融资政策导向来促进水路交通的建设发展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一、水路交通投融资的特征明确水路交通投融资的特征对于国家正确制定水路交通投融资政策导向具有十…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唯物主义发展观,顺应了当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趋势,明确提出了本世纪前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下,交通运输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谋求新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是需要创新的发展理论作指导的,我们应围绕交通运输发展理论的创新,从产业更新、服务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推进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一、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对我国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