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中国高速磁浮交通网络和磁浮工业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上海磁浮示范线的建设和试运行,德国TR磁浮交通系统的设备和我国自主开发的轨道系统在技术上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了证明。部分技术、产品通过国产化和改进以后,在经济上与其它交通方式相比,亦具有竞争力。根据磁浮交通系统独有的特点,发展磁浮交通体系,可优化我国客运综合交通结构,实现客运速度和服务质量的大跨越,还可能建立一个在国际上领先的磁浮工业体系,改变我国交通工业落后的现状,同时有利于推进交通体制、机制改革。从长远角度看,在中国发展磁浮交通体系是合适的,并且可以形成磁浮运输网络,建立和发展磁浮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速轮轨和磁浮技术在沪杭城际间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沪杭城际高速轨道交通建设众所关注。然而采用高速轮轨技术还是磁浮技术,将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影响。一、社会发展影响比较高速轮轨与磁浮技术作为现代地面高速轨道交通,由于技术特点不同,其在一个地区的引入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将有很大不同。1、磁浮技术作为交通历史发展的加速器,对推动社会进步有更明显的标志性效应磁浮技术作为当今人类最快速的地面交通,由于其更为先进的技术性能,以及更具时代性的创新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轨道交通的既有模式,突破了人类现有地面大众公共交通运行速度框架,成为首个速度达到400…  相似文献   

3.
磁浮上海示范线于2002年12月31日成功完成单线通车试运营。对于这种新交通方式的出现,社会公众既有好奇,又有许多疑问。因此,就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作出详细的解答。一问:磁浮交通有哪些特点?磁浮交通的技术特点主要有:高速、安全、舒适、环保、节能、成本低和适应性广。1.高速:磁浮列车采用无接触的悬浮技术,克服了车辆和轨道之间的接触、磨损,使列车的速度可达到500km/h以上,是地面交通工具中速度最高的,而且加速减速性能也是最好的,它可以在3分钟内从零加速到430km/h。2.安全:磁浮列车可以说是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磁浮列车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发展城市磁浮交通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初,上海全长30公里高速磁浮运营线投入调试运营,至2005年5月31日,已安全可靠运行883天,行驶156万公里,载人351万人次。2005年3月,日本名古屋全长9.2公里的中、低速磁浮列车“东部丘陵线”也顺利投入载客运营。这一切都说明作为人类第六种运输方式的磁浮交通已经诞生,磁浮列车已由技术发展进入实用交通发展的新阶段。磁浮交通应该在长大干线与城市快速客运交通(包括市内与城际交通)两方面大力推进,并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逐步占有其应有的位置。一、发展城市磁浮交通的意义整个人类客运交通发展的历史是速度不断提高的历史,磁浮列车的…  相似文献   

5.
杨涛  宗刚 《综合运输》2010,(9):27-32
本文从磁浮交通技术应用所面临的兼容性问题出发,指出磁浮交通技术在与高速铁路交通技术的竞争中可能会出现技术选择的路径依赖和锁定现象。鉴于此,中国磁浮交通的发展应当从运输技术变迁史和战略产业培育的更高层次来加以政府支持,注重沪杭磁浮项目的重要示范价值,促进其顺利建设与运营。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高速磁浮交通的意义,并探讨了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磁浮交通的定位和作用,最后对我国发展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可能发展形成世界第六大都市带,成为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前沿阵地之一。尽快整合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交通、法规等既有资源,加速长三角的一体化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国内外大都市带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交通的一体化。目前,长三角区域内交通网络的整合已经开始。然而,既有的外延型交通方式难以满足区域内核心城市间“公交化”运行的要求。只有建设城际高速轨道交通,才能在重塑区域交通网络的同时,实现区域内重点城市之间方便、快捷的连通。1.基于上海高速磁浮技术建设长三角城际线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磁浮交通发展的特点及其在综合交通系统中的定位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十二五"及未来发展磁浮交通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高速磁浮列车及磁浮技术发展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高速磁浮列车运营示范线开通以来,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广大科技工作者对于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的技术经济特征和磁浮技术在综合交通技术发展中的意义也非常关心。为此,作者根据上海高速磁浮列车运营示范线的建设和运营实践,结合“十五”863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的研究情况,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一些介绍,尤其为关心我国交通技术发展的科技及规划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美国政府针对其国土广阔、能耗大、环保问题突出的情况,积极支持和推动高速磁浮作为新一代高速地面交通技术的研究,立法确定国家磁浮发展战略并组织具体项目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磁浮交通的不断发展,布置灵活、占地面积小的磁浮交通移车台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与磁浮交通道岔相比,磁浮交通移车台电气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对多个横移驱动电机的同步控制。针对磁浮交通移车台电气控制系统这一特点,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电控系统方案的研究,可为轨道交通移车台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交通运输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要基础性产业,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性、先导性、准公共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社会公益性等属性特征,决定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纵观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的实践经验,作为政府引导、规制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政策对于交通运输有序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未来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也将更多地依赖于交通政策的手段来调节引导,因此,从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角度出发,进行交通运输政策的总体架构设计,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交通运输政策,来指导我国整个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不仅十分迫切而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磁浮轨道交通技术能够摆脱轮轨关系的束缚,近年来进展显著,为高速磁浮轨道交通系统的应用提供可能。通过提炼时速600 km以上超高速磁悬浮的技术特征,探讨其市场、成本、投资等经济特性,研究分析超高速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在实际投入运营时,亟待解决的安全风险、选线及试验线建设困难、客流需求不足、运输能力有限、经济性不佳等方面难点,并对下一步超高速磁浮系统的发展提出小型化、特殊应用、借鉴航空、扩大研究范围等建议。分析认为技术理论问题虽逐步突破,但需要理性对待超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建设,判断其短期投入商业化运营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媒介     
翁孟勇副部长为《中国公路交通资源优化利用》作序3月12日,交通运输部与亚洲开发银行共同举办《中国公路交通资源优化利用》新书发布会暨赠书仪式。这是双方合作项目——中国公路行业资源优化研究的研究成果,是交通运输部在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研究领域的一种探索和尝试。这些成果进一步深化了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即通过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社会提供一个能耗少、排放低、污染小的交通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来临,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我国逐步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以及政府部门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行业也进入了黄金发展阶段。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正处于建设交通强国的起步阶段,如何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所以,交通运输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创新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方法,不断调整运输结构,优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体系。本文主要是就经济新常态下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逐步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满足未来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国提出了以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从而也指出了未来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化与集成化。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与集成化需要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之间、多个交通部门之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高速轮轨系统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孰优孰劣的争论,在对二者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寻求社会总成本最小为原则,构建了高速轮轨系统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选择评价模型。针对京沪第二高速铁路通道的案例研究,基于本文所构建评价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京沪第二高速铁路通道选择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社会总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与技术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问题,是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交通技术经济学科需要研究的问题。技术革命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极大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技术效率,交通运输发展史就是交通运输技术变迁史。本文从宏观上讨论交通运输与技术发展的一般关系,分析技术进步对交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讨论交通运输的技术应用、技术效率及新技术对未来交通发展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度改变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新技术为交通运输发展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交通运输用户的需求。忽视交通运输效率和质量的技术,再高再新也没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客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客运量增长迅猛;尤其是80年代,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全面增长;旅客运输全面紧张的状况,“买票难”一时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热点。客流的成倍增长,加剧了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也引起了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交通建设速度加快,投资力度有所增强,尤其是“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把交通运输作为重点加快建设;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段时期成为交通发展最快、成绩最大的历史时期。时入90年代之后,由于交通运输能力的增强,社会需求的趋缓,致使全面紧张的交通运输逐步得到了一定缓解。对于旅客运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交通运输业是重要的第三产业,属于战略性基础产业,具有准公共属性,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性作用。交通运输的发展集速度、效率、平等和环境目标为一体,是一个多目标集合,转变交通运输增长方式与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不同,中国交通发展战略选择要充分体现平等与效率的原则,而转变交通运输增长方式则主要讨论提高效率问题,体现平等是政府在发展战略中所要重视的。经典经济学指出经济增长具有三要素:即资本、土地和劳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经济学家又把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增加了一个:技术。不管是三要素还是四要素,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就是增长要素的不同组合,即各要素的投入多少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